“长大了,我想成为竖笛演奏家!”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牛场学校六年级学生刘嘉兴的眼里闪闪发光。这所贫困乡村小学五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破旧的平房变成宽敞明亮的教室,音乐、绘画、剪纸等兴趣课让校园生活愈加丰富。
在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毕业生们找到了理想的工作,为梦想打拼!五年间,学院通过“订单培养”,先后在风电企业、马铃薯加工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开展相关教学模式探索,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一技之长,也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
走出去,请进来。五年间,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成立了首个“中蒙俄智库”“中蒙俄丝绸之路沿线大学联盟”,与国外院校合作开办孔子学院、联合培养学生,涉及多个专业……
“十三五”以来,我区全方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让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点亮学子们的人生梦想。
“十三五”期间,我区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创建书香校园”等活动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覆盖31个国贫旗县、985所学校(教学点)25万名学生,提升学生健康水平,丰富学校美育教育,改善学校美育条件,强化美育课程供给。
有效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17年投入资金6.61亿元,集中解决了涉及全区8个盟市、48个旗县、81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大通铺”、旱厕、学生宿舍卫生和淋浴设施短缺、食堂土灶台、火炉取暖等突出问题。
职业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实施“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建成国家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4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21所,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15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推进“双一流”建设,投入9.7亿元重点支持内蒙古大学等7所高校的16个学科建设。搭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打造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全区来华留学生增加到3535人。
2019年,我区建成北疆就业网,就业需求线上报,就业指导线上听,就业岗位线上找,就业服务线上办,重点打造“毕业生线上就业服务不断线”。
一串串数字让人欣喜,也见证着内蒙古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面向未来,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创造生活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