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拉特后旗:

偏远牧区牧民用上数字文化信息资源
  本报巴彦淖尔1月5日电  (融媒体记者  图古斯毕力格  实习生  李琰  贺晓敏)地广人稀的草原深处,牧民居住分散,通讯网络信号无法达到全覆盖,牧民与外界沟通十分困难。但在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韩乌拉嘎查,牧民不仅与外界沟通十分顺畅,还能够利用无线网络享受到同步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

  近日,该旗图书馆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来到该嘎查苗长青家,对“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数字资源接收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可别小看这个接收设备,它让苗长青打开手机就能查资料、学技术。

  “真不敢想象,以前看个电视都有很多节目收不到,现在打开手机,想看什么随时都能看。有文学艺术、医药保健、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内容,看电子书,还有电影、电视剧,特别方便。”苗长青拿着手机给记者介绍说。

  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数据盒子里,存储着2T至4T的资料,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公共图书馆。在接收设备1.5公里范围内,牧民们只需要在手机里下载APP,就能随时随地享用上面的视频、音频、文字资源。

  “以前,都是图书馆定期给我们的草原书屋送书,嘎查队部里的书籍更新周期更长。现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掌上图书馆’。”小小的“加油站”,成了苗长青取之不尽的智库。

  “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工程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自治区图书馆实施的一项创新型数字文化服务,根据边境苏木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没有手机信号的实际情况,通过在苏木镇、嘎查村建立一级、二级数字加油站,充分利用无线WIFI技术,为边远地区的农牧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数字文化信息资源服务。

  自治区图书馆数字信息技术部主任张耀天说:“我们在移动加油盒里灌装了4T的资源,包括热门电影、电子图书、法律知识、养殖技术资源,并且每日更新,农牧民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同步的信息资源。”

  通过这一数字化的服务,不仅让优质的数字文化资源走进了偏远农牧区,而且打通了乌拉特后旗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边境牧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同步的文化资源,共享文化改革的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偏远牧区牧民用上数字文化信息资源
扎兰屯市 话剧《不灭的火焰》首次排演~~~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评论
   第06版:乡村振兴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观察·兴安
乌拉特后旗:
〖云吧〗
云闪
额济纳旗:农牧民喜领文旅收益“大红包”
为80岁以上老人集体过寿
86岁老人出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