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呼和浩特市团结奋进、砥砺前行的5年。5年来,呼和浩特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对呼和浩特市提出的“走在前、作表率”要求,在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昂首奋进、阔步前行。
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5年来,呼和浩特市牢牢抓住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中心不放松,紧紧围绕提高产业链水平、提高产业体系供给质量,全力推动调结构、转动能、促升级,培育形成乳业、光伏材料、生物医药、现代能源化工、大数据云计算、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乳业方面,启动实施了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乳业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两家企业分别挺进全球乳业五强、八强,千亿级乳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再次荣获“中国乳都”荣誉称号。光伏材料方面,依托中环光伏产业园,已经形成近40GW的光伏级单晶产能。围绕补齐建强产业链,加快推进中环五期、半导体二期、中晶二期、欧晶科技等项目建设。生物医药方面,拥有三大国家级实验室的金宇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口蹄疫苗智能制造基地,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金达威集团生产的辅酶Q10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60%,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由原料药向成品药迈进。现代能源化工方面,中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分公司按照油化工一体化向精细化工产业链延伸,久泰100万吨煤制乙二醇及6万吨聚甲醛、旭阳中燃焦化及制氢综合利用等现代化工项目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方面,呼和浩特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试运行,已具备到全国18个省会城市、直辖市的直通链路,大数据服务器装机能力达72万台,大数据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大数据云计算产业正在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方面,立足打造内蒙古及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现代商贸中心、物流集散中心、跨境商品交易中心、休闲旅游度假服务中心,全力做强做优现代金融、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产业,服务业占全市经济总量接近70%。
■下转第7版 ■上接第2版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再上新台阶。5年来,该市立足自治区首府、呼包鄂榆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呼包鄂乌一小时经济圈和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腹地城市、“一带一路”战略、黄河“几字湾”和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和定位,精心规划城市、精致建设城市、精细管理城市,城市功能品味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一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京呼高铁正式通车,呼和浩特市历史性跨入“高铁时代”。作为区域枢纽机场、京津冀机场群主备降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的呼和浩特新国际机场全面开工建设。地铁1、2号线建成运营。金海路、巴彦路等高架道路建成通车,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组织实施了老旧小区提标改造、城市用水和产业用水保障能力提升等基础配套工程项目。大力优化公交线网,成功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三是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全面启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互联网+城市治理”行动。制定实施了32项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深入推进疏堵保畅工作。实施物业管理改革。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建设,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基本建成。
改革开放不断激发新活力。5年来,该市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发展、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要活力。一是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为重点,大力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公平、高效、便利、亲清、诚信、满意等关键问题,下决心把助力发展的“软环境”打造好。二是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正式获批,综合保税区加快推进。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承接北京产业项目转移,加强与呼包银榆经济区和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协作,主动引领呼包鄂及乌兰察布协同发展,区域发展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新成效。5年来,该市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全方位推进“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重点推进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编制呼和浩特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规划,实施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哈素海和南湖湿地水生态治理、海流水库湿地生态和大黑河故道人工湿地净化等工程,水环境、水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改善。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推进燃煤散烧综合治理,加快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首府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土更净了。
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新进步。5年来,该市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任务圆满完成,并进一步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千方百计保障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和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工作,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推进“阳光招生”“阳光分班”,开展“名校建分校、名校带弱校”工作,努力办好更公平优质的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获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完善更稳固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