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镇赛罕大坝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银河家摘掉了“穷帽子”。“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真是沾了‘光伏扶贫’项目的光啊!现在我身体结实,啥活儿也能干,当嘎查保洁员一年还能挣五六千元呢!”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逢人就夸。
光伏扶贫工程是我国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的一项开创性工程,是我国产业扶贫的一种新探索、新方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抓手。自国家2017年实施光伏扶贫以来,内蒙古能源局会同自治区扶贫办等部门全力推进光伏扶贫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至2019年,全区共建设光伏扶贫电站165.5万千瓦,覆盖全区11个盟市、2335个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盟市覆盖面达到91.7%、建档立卡贫困村覆盖面63.4%。全区光伏扶贫电站优先上网、全额消纳,截至2020年11月,已累计发电50.8亿千瓦时,电站运行良好。
赛罕大坝嘎查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这里有较优越的日照时数,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积极争取到国家第二批光伏扶贫村级电站项目。通过利用嘎查荒地,自治区在这里规划建设了154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于2019年8月开工建设,于2019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光伏电站的收益,全部纳入村集体收入,通过设立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奖励补助、完善基础设施等,有效帮助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自嘎查光伏电站并网以来,因地制宜,按需设置,设置4个公益岗位,安排就业4个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增收。”赛罕大坝嘎查党支部副书记谢国平动情地说。
“这项工程惠及人口多。2020年2月,我区光伏扶贫电站全部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全区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共惠及15.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光伏扶贫可持续收益长达20年,在产业扶贫中受益时间最长。这是党和政府送给贫困村的‘阳光存折’!”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指出。
光伏扶贫电站建在嘎查村内或者周边,贫困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光伏发电收益主要用于开展公益岗位、小型公益事业和奖励补助扶贫,为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区光伏扶贫设置公益岗位3.4万个,吸纳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3.34万人,已发放岗位工资1.32亿元,有效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