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才能实现内蒙古发展进步,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与共同繁荣
●正是在党的英明领导和全面关怀下,内蒙古各族人民之间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更为凸显,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精神风貌也得以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续写新时代“模范自治区”新篇章
□王奇昌
有灯塔才能引领航向,有核心才能万众一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回顾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赢得并长期呵护“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根本上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民族才会越来越富强,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幸福。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内蒙古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强化政治引领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关于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贺电中指出,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的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创造性落实党中央精神,内蒙古各族人民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赢得并始终如一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了主人,终结了旧中国民族压迫、纷争的痛苦历史,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
中国共产党还培养了一大批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的民族干部。从新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看,我国民族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尤其是在近些年国际风云变幻,不少国家和地区民族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我国始终保持了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很重要的一条,是因为我们有一支能够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群众服务的干部队伍。
正是因为有了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的推动,内蒙古自治区才能在解放战争尚未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得以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全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为内蒙古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内蒙古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提供物质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祖国北疆的生态屏障和安全屏障作用日益突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砥砺奋进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援的结果。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才能实现内蒙古发展进步,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与共同繁荣。
内蒙古自治区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支持和帮助。包钢的建立就是典型一例。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俱兴。在五十年代初制定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党中央就将包钢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包头作为重要工业基地进行建设。当时的包钢所在地还是一片荒漠,在那里建设大型钢铁企业、建设新兴工业基地,是很不容易的。为了完成包钢和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任务,带动整个内蒙古经济发展,党中央发出了全国支援包钢的号召。正是在党中央的调度和号召下,支援包钢、支援包头、支援内蒙古自治区建设的大军,从全国各地源源而来,设备和物资也成批地调进。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工人同当地建设者一起,不知疲劳地在艰苦条件下共同奋战,为内蒙古的经济文化繁荣提供了强大助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关心支持内蒙古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莅临内蒙古,关怀指导内蒙古的各项事业,并为内蒙古的未来发展把脉开方。总书记还根据内蒙古的情况,要求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做到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这些重要指示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全面繁荣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不竭动力。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内蒙古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夯实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前,各民族初步形成了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的多元一体格局,但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中,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特别是1840年之后,中国逐渐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西方列强不断对各族人民进行挑拨离间乃至发动武装入侵,屡次制造边疆危机。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因为畜牧地、水利、婚姻、抢劫等问题而数十年不能解决的不同民族之间的纠纷。
新中国的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束了这种局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我们党不仅是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者和捍卫者,而且也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者和捍卫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致力于各民族的解放,致力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国家更是高度重视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对于内蒙古而言,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隔阂、同一民族内部的不团结得以消除,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
党中央还大力支持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建设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充分肯定内蒙古的乌兰牧骑,曾热情赞扬内蒙古艺术家们的表演,并指示要他们到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去巡回演出,以扩大影响,进而带动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建设。1983年乌兰牧骑在参加全国会演时,邓小平同志和邓颖超同志都给乌兰牧骑题了词,指出了乌兰牧骑今后的发展方向。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鼓励他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博物馆亲切接见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时指出:“我今天来看你们,就是要表明党中央是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正是在党的英明领导和全面关怀下,内蒙古各族人民之间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更为凸显,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精神风貌也得以逐步形成并不断强化,续写新时代“模范自治区”新篇章。
历史与实践证明,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才能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克服各种风险挑战,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展望未来,内蒙古自治区也必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模范自治区”建设,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