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板蓝根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条条”

  本报鄂尔多斯2月13日电  (记者  王玉琢  实习生  张忠义)2月8日,春意正浓。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薛家湾镇海子塔村委会办公室里喜气洋洋,村里的种养殖合作社正在给村民集中发放务工人员工资。村民杜当小喜滋滋地数着厚厚的一沓工资,乐得合不拢嘴。

  “大家不要挤,排好队,念到名字的就过来签字、领钱。”合作社负责人马飞和同事维持着现场秩序,挨个与村民核对账目,确保工资分毫不差地发放到村民手中。

  村民杜当小今年60岁,看上去很硬朗,精神头十足。“这样的好事儿去哪找!自从村里有了合作社,不出村就能打工挣钱,现在领上工资,能好好过个大年喽!”杜当小高兴地对记者说。

  杜当小说,2019年,海子塔村成立了种养殖合作社,以每亩每年200元的价格流转了部分村民的土地,进行土地整合,规模化发展。2020年,合作社调整了种植结构,把种玉米的地拿出来试种了板蓝根。由于种板蓝根和种玉米不同,需适时科学进行播种、锄草、浇水、打药和收获,要雇佣大量务工人员。因此他便主动去合作社务工,虽辛苦些,但劳有所获,一年下来,仅打工一项就能收入近3万元。

  据了解,从采收的情况看,板蓝根产量在每亩200公斤左右,若按市场价格每公斤15元计算,一亩地毛收入3000块钱左右……2020年,海子塔村集中连片种植板蓝根280多亩,加上农户分散种植的,全村共种植板蓝根400多亩,仅村里合作社种植的板蓝根,预计总产量就将超过5万公斤,比种玉米效益高。

  和杜当小一样,很多村民都能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由于离家近,不仅能照顾家,还能赚钱补贴家用,可谓一举两得。

  “这次合作社共发放了劳务工资15万多元,有70多户村民从中受益。板蓝根种植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还为实现乡村产业化发展铺出了一条新路。”马飞告诉记者。

  “就要过年了,今天发了工资,可以和家人去添置年货,感觉好开心!”领到工资的村民崔明阳脸上堆满了灿烂的笑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做到两个“绝不让” 确保群众安心舒心开心过年
“金色边疆”有我守护
山村小院升国旗
春节里的坚守
巴彦淖尔市首批 进口坚果加工后销往香港
曙光村“环境整治红黑榜”晒出比先争优精气神
让留下的你过幸福的年
欢欢喜喜过大年
板蓝根成为村民致富的“金条条”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