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军 摄影报道
3月10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阿拉坦仓畅谈民族团结一家亲。其中,一名蒙古族学生身患残疾,得到各民族同学共同帮助的小故事,温暖了所有人。
3月10日傍晚,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看着“委员通道”的视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他,就是故事中的主角,那日斯格。
来自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那日斯格,2岁时被诊断为罕见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导致下半身瘫痪。他深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梅花香自苦寒来,2020年10月11日,那日斯格如愿迈入大学校门。
那日斯格的父亲说,儿子的名字,是友善的意思。这个蒙古族小伙儿也一直被友爱、善良包围着。学习中、生活中,老师和同学们都无微不至的关心他、照顾他,让他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每天上下学,同班的12名男同学主动排了值班表,准时准点接送他,从没耽误一节课;学校了解到他的情况,不仅减免了学费、申请了资助,还特意把他上课的教室调到一楼,方便进出;他的父母来到呼和浩特陪读,学校特别安排了后勤工作,还协调租住了附近一楼的房子……
“这种感动就像草原上的风,清凉而舒适,我像爱我的故乡一样,爱着他们,我爱我的祖国!”那日斯格的眼睛里闪着光,他立志,一定要努力学习,回报老师,回报社会,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校园里,暖心的故事还有很多,汉族、蒙古族、满族、锡伯族、俄罗斯族……无论哪一个民族的学生遇到困难,各民族同学都一起帮忙,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团结一心、和睦相处,民族团结的理念深深地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在我们内蒙古人看来,各民族就是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全国政协委员阿拉坦仓的话语动情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