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民区:文旅融合给居民带来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本报融媒体记者  郑学良

  回民区融媒体中心  李珍

  上个周末,呼和浩特市民陈红带着6岁女儿,到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段家窑村莫尼山非遗小镇游玩。母女俩参观体验了托克托面塑、和林格尔剪纸、布贴画、蒙古族刺绣,品尝了现场制作的地方特色小吃,满足而惬意。

  骑行爱好者王利,也在周末来到了回民区东乌素图村,沿着平坦蜿蜒的水泥公路一路骑行而上,极具特色的农家乐、整洁有序的乡村环境、热情好客的乡亲……王利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幕幕场景。

  “我在这里出生,也在这里长大、工作、生活。我把拍摄的照片上传到网上,得到了众多网友‘点赞’。”王利说,这几年,家门口的特色旅游景点越来越多,不仅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给附近居民带来了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用文化表达吸引游客,将民俗、非遗融入旅游”,是回民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回民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玉蛟介绍,近年来,回民区依托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强化文旅融合发展的效能,加强内部资源整合,挖掘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产品建设和品牌培育,激发城市活力,把地方的特色优势、历史民俗文化等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中,着力构建“文化+旅游”新业态,提升旅游品质和综合竞争力,拉动城市消费。

  “随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新景新貌和旅游配套设施等新载体层出不穷,回民区文旅产品日益丰富、不断提质升级。”回民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伟华介绍说。

  “十三五”时期,回民区大青山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区活力迸发,蒙亮民族风情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莫尼山非遗小镇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和自治区级特色小镇,成吉思汗西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功能不断增强,乌素图召、坝口子古戏台等重点文物保护性修缮工程全面完成,成功举办4届乌素图杏花节。5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6亿元。

  今年伊始,回民区紧紧围绕首府打造“美丽青城、草原都市、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目标,延伸“文旅+”产业链,以产业大融合推进文化旅游大发展。

  启动实施“三河一山”特色旅游带建设,依托扎达盖河及其周边野生动物园、滨河公园、新钢公园等市民休闲旅游资源,强化河道治理,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绿化品质,规划建设扎达盖河城市休闲旅游带。

  依托乌里沙河周边乌兰夫纪念馆、荣祥故居、蒙亮演艺广场等文化景观,丰富红色文化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打造乌里沙河文化旅游带。

  以古杏园、乌素图召、赵北长城等自然人文资源为依托,实施乌素图河道景观整治,打造乌素图河特色旅游带。

  挖掘赵北长城、莫尼山非遗小镇、乌素图召庙、坝口子古戏台等历史文化内涵,以敕勒川草原丝路文化为特色定位,推进大青山前坡生态修复治理,创建“千年白道川·魅力回民区”文化旅游品牌,精心打造大青山前坡生态旅游带。

  同时,通过办好杏花节、冰雪节、非遗民俗文化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拉动旅游经济发展。

  “回民区通过做好‘业态加法’,促进人气聚集,持续提升吸附力,推动文化和旅游真融合、深融合,让每一位游客都能从不同角度来感受回民区的优质文化旅游风采、神秘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打通文化和旅游要素的沟通壁垒,实现资源互通、互用、互享,提升回民区品牌形象。”李伟华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5版:云上103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影像力
   第08版:出彩·文件
回民区:文旅融合给居民带来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云吧〗
云闪
村里来了“会飞的客人”
科右前旗: 土地“生金”巧解贷款难
喀喇沁旗: 修好致富路 全力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