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辽市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通辽5月16日电  (记者  郭洪申)日前,记者从通辽市“十三五”成就巡礼生态环境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时期,该市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完美收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蓝天保卫战方面: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实施燃煤污染专项整治,分区施策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市火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1台737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87.4%,48家燃煤供热企业的145台锅炉完成烟气治理,累计拆改燃煤小锅炉1180台,城市建成区原煤散烧总量比2015年削减40%。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122家,治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企业25家,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34999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任务全部完成。严格实施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较2015年提高30%以上。

  碧水保卫战方面:坚持水污染、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落实河长制湖长制,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2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31.48万吨,13家污水处理厂全部实现一级A排放标准。2020年,全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为80.3%、达标率为99.4%、再生水利用率为54.4%,较2015年分别提高11.1%、17.1%和29.4%,“三低”问题提前解决。划定“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26个,划定率达100%。常态化开展河流“清四乱”整治,累计投资1782万元实施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西辽河大桥断面水质提升为Ⅳ类;松花江流域宝尔呼吉尔断面水质于2018年提前达到自治区目标,实现稳定好转。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霍林郭勒市超采区实现采补平衡、科尔沁区超采区压采量达到超采量的60%以上,地下水位下降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净土保卫战方面:完成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提前完成“十三五”重金属总量减排任务。全市医疗废物日安全处置能力达17.4吨,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及时、有序、安全处理处置。全市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1.3万吨,安全处置率达10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365座加油站的1546个地下油罐完成防渗改造。全市化肥、农药用量实现持续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累计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208个,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出彩·广告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8版:地方盟市
通辽市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首批北奔新能源电动车 交付首钢集团
我是祖国小小兵
乌兰察布市 重拳打击草原林地 违规违法行为
通辽市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举行
兴安盟 蒙中医护理南丁格尔 志愿护理服务支队成立
呼和浩特 探索推行 承诺制审批模式
兴安盟乌兰牧骑讲好讲活红色故事
文化拥军进军营
阿拉善盟重点项目建设开复工率达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