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扇之韵

  风来自无穷

  □张剑   

  扇子最早称“翣”(sh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初始象征权威的成分多于实际应用。据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源于殷商时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是帝王威仪的象征。汉代之后,才增添了引风逐暑的实用功能,因此亦称“摇风”“凉友”,它优雅的身影中蕴含着内敛含蓄的审美意趣与文化品格,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雅与精致。

  这柄文气四溢的古扇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君玉”,1975年出土于江苏金坛茅麓公社南宋周瑀墓,现藏江苏镇江博物馆。

  周瑀,宋代的一位补中太学生,是个读书人,墓中随葬的团扇应为他生前喜爱之物。该扇通长43.9厘米,扇面长25厘米,最大径宽20厘米,柄最大径2.6厘米。扇面椭圆形,细木杆为轴,竹篾丝为骨,左右两侧各以月牙形扇托托护扇面,扇面裱纸施杮汁,素面无纹。扇柄采用脱胎和剔犀两种髹饰工艺制成,形似橄榄,中间略粗两端稍细,柄把镂空,透雕对称的三组如意云头纹饰;镂空花纹围绕中间杆轴,可以自由转动;扇柄表层漆以黑漆,镂空刀口处漆色为赭色,在约5毫米宽的刀口上可看到十多道红漆,每道间以黑漆,其间细若发丝。“君玉”刻在扇柄头部,可能是墓主周瑀的号,亦为扇归周瑀的名证。雕漆工艺在以往出土物中极为罕见,该扇扇面上所用竹丝骨子细如鬃毛,扇面裱纸上施柿汁保存完好。扇柄上镂空雕漆三组对称的如意云头花纹,环绕中间的杆轴可以自由旋转,这种镂空雕漆工艺在以往出土的文物中极为少见,是我国出土最早而保存又最完善的中国古代雕漆器之一。

  诗凝母子情

  □郑学富

  扇子起初是一种礼仪工具,后来成为扇风取凉的实用之物。扇子的种类很丰富,大致有纨扇、羽扇和叠扇等。纨扇,主要是指团扇,圆形有柄,是我国传统的扇风取凉工具。以扇面为载体写字作画,最早出现在纨扇上,汉、晋时就有班婕妤题扇诗、王羲之为卖扇老媪书扇的故事。唐代出现了扇面书画,宋代宫廷画家更是画扇成风。明清两代,文人雅士尤喜在团扇、折扇上题字作画,一幅盈尺小品往往能体现创作者在自然情态下的艺术造诣和笔墨意趣。而清代皇帝尤喜于成扇之上题诗作画,特别是乾隆帝颇好此道。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着这把乾隆帝绘荷花图并书《恭奉皇太后御园赏荷诗》木柄团扇。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夏,乾隆帝陪母亲在圆明园荷花池赏荷,荷叶田田,芙蓉妖娆,乾隆帝灵感顿生,为博得母亲欢愉,他在一把木柄绢面团扇上临池写生,画设色荷花图,进与太后以展清夏之忱。此扇通柄长39厘米,面径19.5厘米。扇面上是一帧工笔设色花卉小品,构思别致巧妙,尺幅之中只着两花,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荷叶两片,一叶铺开伸展,一叶卷缩未开;几株水草率意地穿插其间。乾隆帝以无骨法画荷花图,晕染工致,花、叶的线条工细而不呆板,敷色艳丽而不浓腻,将荷花的叶脉甚至纤维也用细笔毫发无遗地勾出,光彩奕奕,栩栩如生。整个画面显得气闲神静、恬润温雅。在团扇的背面,有乾隆帝亲题御制诗《恭奉皇太后御园赏荷作》:“南巡甫回跸,弥月值愁霖。晴定农民庆,荷开圣母临。得申欢养志,久鉴敬勤心。试听龙池乐,都成角徵音。” 这首诗凝聚着殷殷母子深情。

  团圆似明月

  □李喜庆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是中国汉族传统工艺品及艺术品,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又被叫做合欢扇,最早寓意对新婚男女的祝福,后来慢慢也引申为对每一个家庭的祝愿,阖家欢乐。

  团扇起源于商代,流行于宋代,在宋元时期团扇画广为流行,制作多且精。团扇为圆形,象征团圆,为书画家书写作画的宠物。南宋画家吴炳的这幅《出水芙蓉图》描绘的荷花因勾染精工、设色艳丽,深得文人雅士喜爱。

  吴炳,生卒年不详,毗陵武阳(今江苏省常州)人,工画花鸟,写生折枝,妙夺造化,所画精致工整,华丽富贵,极受皇家赏识,绍熙年间授画院待诏。

  《出水芙蓉图》,绢本,设色,纵23.8厘米,横25.1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描绘一朵盛开的粉红色荷花,占据了几乎整个画面,在碧绿荷叶的映衬下,显得生机勃勃。花瓣勾画工细,俯仰折转,极其自然。花中的莲心已经具形,花蕊茂密。荷叶则用墨绿色染出,留出浅绿色的叶茎,绿红相映,格外耀眼,更能入木三分表现出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画呈圆形,人们称此形制为“团扇”。

  《出水芙蓉图》画面无款印,此画虽长、宽不满一尺,但画得十分精致生动,极注意疏密、虚实的经营,留下大片的空白,给人以想象空间。此画用笔轻细,敷色柔美,几乎不见笔痕。浅粉色的花瓣,嫩黄花蕊,墨绿荷叶,浅绿色叶茎,给人一种清纯艳丽之感,仿佛来到荷塘边,欣赏荷花,清风徐来,无比惬意。

  数摺聚清风

  □程磊磊

  清代诗人荣汝楫曾作《咏扇四首·其四·折扇》“楮先生共竹君子,巧制人人买聚头。宜画宜书争月旦,可舒可卷剧风流。层层曲似屏痕展,幅幅轻如帆影收……”不仅将折扇的特质以竹为材,君子之风;书画皆宜,文雅之貌;可曲可展,变幻之姿;携风驱暑,功能之用进行了详细描述,而且还点出了竹质折扇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诗中的“聚头”就是折扇。

  这柄清晚期御制棕竹折扇,长30厘米,扇骨以棕竹为材,刻有山水图及万寿纹,分14档,和尚头制式,其上配玉。两扇面花卉系出清代女宫廷画家缪嘉蕙之手,以工笔绘牡丹盛开之姿,花团锦簇,雍容华贵,秀韵多姿,枝叶繁茂。扇面画法娴熟,于素雅古朴中流露富贵气息,实为精典之作,不可多得。

  缪嘉蕙(1841-1918),字素筠,云南昆明人,自幼即喜书画,尤精翎毛花卉,并善小楷,无闺阁媚弱习气。慈禧对其钟爱有加,令其居储秀宫,被封为御廷女官,教慈禧绘画,也代慈禧作画,以花鸟画为主,也画山水、人物及扇面等。慈禧赏大臣花卉扇轴,均出其手,时称缪姑太。郭沫若曾有诗曰:“苍天无情人有情,彩霞岂能埋荒井?休言女子非英物,艺满时空永葆名。”对其艺术才情大加赞赏。

  折扇扇骨的材料可以分为竹、木、牙、角4个大类,常见的是竹、木类,所有的竹质折扇中棕竹折扇最好用。明代开始制扇重扇骨,《万历野获编》中称:“凡紫檀、象牙、乌楮,俱为俗制,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唯骨为时所尚。”由此可知,棕竹折扇在明朝时就备受推崇。棕竹的特点非常鲜明,颜色深且有深黄色条纹,纹理细而柔韧,简单素雅。常见的棕竹,深棕色里夹杂着深深浅浅的金棕色条,经过打磨抛光后极其光润,在阳光下浅金棕色像一根根金丝游走在表面,所以棕竹又有“金丝竹”之称。

  摇动一身香

  □周小丽

  在没有空调的古代,扇子是古人消暑的好工具,因此被冠名为“凉友”。为了追求美观,人们便在扇面上作画题诗,扇子上面的饰物也开始多了起来,其中以扇坠最为精美。

  “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 这是蜚声文坛的《桃花扇》剧中的一首诗,说得正是扇坠。扇坠一般用玉石、珊瑚、玛瑙、象牙、香木等雕成,长不盈寸,精致小巧,便于在扇下悬挂、随身携带。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枚清代早期的核雕松阴渔乐扇坠。这枚核雕扇坠在高仅3公分的橄榄核上,以通景式构图,浮雕溪岸松阴下,渔船两艘泊于岸边,船客与岸上的人正对饮言欢。尺寸虽小,擅用高浮雕、镂空等雕刻手法,呈现画面主题,人物表情生动,极富动态,松树船舶等细节处理上也极为讲究,且用斧披皴刻山石肌理,阴刻细线描绘远山空间。整件核雕备极工巧,在技巧表现上如同竹刻般层次分明,又如山水绘画般空间感十足,上有刻款“庚辰孟夏望前,陈子云製”。陈子云是清初苏州一带的雕刻家,他在构图及雕刻技法上的妥善运用与处理,呈现出如诗画般的核雕微型空间。

  扇坠,不仅质贵文心,也是古代爱情的信物。它曾撩拨了旧时文人的情思,成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一抹靓色。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第一回即道:“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写扇坠,英台央师母做媒,并把自己的玉扇坠(蝴蝶形)作为定情信物,交与师母,寄下对山伯的一片情思。孔尚任先生在《桃花扇》“访翠”“眠香”两出中皆写扇坠,“侯方域抛扇坠至李香君楼上,一缕情思天可见。”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令人哀婉的爱情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草原号
   第05版:特刊
   第06版:地方盟市
   第07版:观察·锡林郭勒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扇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