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东
藏品:葡萄松鼠牙雕洗。
年代:清代。
质地:象牙。
规格:高1.4厘米,长19厘米,宽12.7厘米。
特点:整只笔洗呈葡萄叶片型,一枝藤蔓遒劲蜿蜒,枝叶交会处,一大串葡萄晶莹剔透,葡萄叶片硕大肥厚,脉络清晰。叶片上,一株菊花迎风开放,满是秋天的气息。叶片外缘,一只红色蜘蛛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螯肢挺立,一只青色巨蛛,趴伏叶片上,圆目鼓腹。笔洗的外沿,一只褐色的松鼠蜷卧于葡萄叶片之中,鼠尾低垂,鼠耳高耸,鼠目紧盯着那串饱满圆滚的大葡萄,一副垂涎欲滴的模样。
渊源:笔洗是用来盛水洗笔的传统文房用具,以形制乖巧、种类繁多、雅致精美广受青睐。象牙雕刻历史悠久,明清时代的象牙雕刻吸收了竹、木、犀、石、砖的雕刻特色,逐渐形成了线雕、浮雕、圆雕、镂空雕等诸多工艺,日趋炉火纯青。
笔洗上的松鼠葡萄纹饰大有讲究。元代诗人郑允端吟咏秋日葡萄: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葡萄果实成串成簇,特别贴近人们祈盼子孙绵长、家庭兴旺的愿望,松鼠乖巧可爱,在中国传统文化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中,鼠对应地支为“子”,故松鼠与葡萄的结合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点评:传世的明清笔洗精品颇多,牙雕的却很罕见。这只牙雕笔洗,借鉴了清代宫廷仿生瓷的工艺技法,因形就势,巧妙地将笔洗雕刻成葡萄叶片的形状,雕工流畅细腻,运刀遒劲老辣,葡萄、松鼠、蜘蛛、菊花,无不惟妙惟肖,巧夺天工。
藏所:安徽博物院。
一叶落知天下秋
□李晋
藏品:一叶知秋纹盘。
年代:清朝。
质地:瓷。
规格:高2.6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4.9厘米。
特点:主图为一片倒垂的大树叶,勾勒娴熟,皴染得当,以浓淡色显现出清晰的脉络,层次分明,绘制随性自然。树叶的右端写有“梧桐一落,天下尽秋”,字体朴实纯粹。
渊源:在中国青花瓷中,一叶知秋纹饰的盘子为清顺治朝瓷器当中的名品。清代顺治年间,政权尚未稳定,瓷器制作技艺总体延续了晚明风格,但也有一定变化。这只一叶知秋纹盘虽无款识,但属于典型的顺治朝瓷器。“一叶知秋” 出于《淮南子·说山训》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后唐人有诗曰“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点评:此盘器型周正,敞口低圈足,胎体厚重,釉面白中透青,呈鸭蛋青色,口沿带有一层酱黄釉边,底足露胎。盘中青花色调平稳暗淡,应采用了国产浙料描绘。
藏所:私人收藏。
淡淡红生细细香
□刘卫平
藏品:粉彩像生瓷荷花杯盏。
年代:乾隆。
质地:瓷。
规格:杯直径7厘米,盏直径11.8厘米。
特点:杯以荷花造型饰之,小巧隽秀,胎体轻薄,制成荷花模样,外壁施像生粉彩釉,内壁施白釉,施彩清新柔美,荷花的颜色极其贴近自然。工匠捏塑手法细腻,花瓣刻划清晰流畅。杯盏正面以粉彩绘仿生莲瓣纹,小杯内刻划一朵荷花,口沿装饰一圈绿色莲叶。绘画与彩塑主题对应,相映成趣。小杯及杯盏底部均有彩塑荷花、荷叶与莲蓬,杯盏底分别由弯曲的荷叶和荷梗作足,浑然天成。
渊源:荷花风雅之至,韵味十足,在中国的花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宋代诗人张继先有诗赞曰:淡淡红生细细香,半开人折寄山房。只缘清净超尘垢,颇似风流压众芳。将荷花纯净高洁、艳压众芳的姿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像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曰:“果子局,掌装簇饤盘看果、时新水果、南北京果、海腊肥脯、脔切、像生花果、劝酒品件。”由此可知,“像生”一词在当时是特指仿制的供陈设观赏的盘装花果工艺品。像生瓷是指模仿花果类或动物形象的瓷器,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江苏宜兴窑用各色紫砂泥制作的紫砂陶像生器,开创了像生陶瓷制作之先河,但在那时,像生瓷一直是以单色釉的品种存在。
随着制瓷工艺的不断发展,到了清代,像生瓷有了彩瓷制作,乾隆时期,我国的彩瓷工艺达到巅峰,景德镇御窑厂对瓷器在胎型塑造、釉色配方及烧窑技术等方面的水平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使得御窑厂及督陶官有能力迎合乾隆皇帝求奇求新的嗜好,于是,惟妙惟肖、几乎乱真的像生瓷不断被烧造出来。像生瓷由于仿肖逼真而又不会干瘪变质,可随时观赏,在清代宫廷深受皇帝和后妃的喜爱。
点评:这套乾隆彩塑杯盏造型新颖别致,釉面莹润匀净,色彩粉嫩清新,充分体现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花与器相得益彰,尽显高雅之姿。
藏所:个人收藏。
折枝楸叶起园瓜
□郑学富
藏品:广窑楸叶式洗。
年代:明朝。
质地:陶瓷。
规格:高6.7厘米,长26.3厘米,宽18.9厘米。
特点:此洗通体仿楸叶形,内外雕刻凹凸叶脉,叶边堆贴4朵盛开的花,并刻出7枚花蕾。
渊源:“楸”与“秋”同音,楸叶象征着秋意。南宋诗人范成大《立秋》诗云:折枝楸叶起园瓜,赤豆如珠咽井花。洗涤烦襟酬节物,安排笑口问生涯。
民间还有立秋戴楸叶的风俗,由来已久。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记载:唐朝时立秋这天,长安城里售卖楸叶,供人们剪花插戴。到了宋朝,此俗风靡全国,有的地方不仅戴楸叶,而且还把楸叶或楸树枝编成帽子戴。《东京梦华录》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明代,立秋这天戴楸叶的风俗更加流行。除了戴楸叶之外,还做成中药楸叶膏。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养生学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立秋,太阳未升,采楸叶熬膏,擦疮疡立愈,名楸叶膏。熬法以叶多方稠。迄今,仍有一些地方保留立秋戴楸叶、熬楸叶膏这一传统民俗。
点评:石湾窑简称广窑,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制作陶瓷的古窑址,其窑变机理与宋代钧釉相同,但烧造出的窑变釉陶瓷外观效果与宋代钧窑瓷器相去甚远,颇具浓郁的地方特色。石湾窑以蓝色为基调,宋代钧窑之窑变釉则以紫红色为基调。这款广窑楸叶式洗胎体厚重,釉层凝厚,深蓝色釉中渗化出葱白色雨点状花斑,造型新颖,窑变花釉挥洒自如,卷曲的叶边仿佛被微风吹动,颇有天然韵致。
藏所:北京故宫博物院。
家和人兴百福至
□周小丽
藏品:松鼠葡萄纹盖盒。
年代:清代晚期。
质地:精铜。
规格:高30厘米,直径32厘米。
特点:这个景泰蓝盖盒制作于清代晚期,采用的是掐丝珐琅彩工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掐丝珐琅多以蓝色为基调,这个盖盒却是黄色基调,以精铜为胎,再施以鎏金,呈现出一种金碧辉煌的质感。
渊源:吉祥纹饰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发展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明清时,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松鼠葡萄纹为明、清两代瓷器装饰题材中较为名贵的一种。文人用葡萄来比附君子做人、为官应有的品德,尤其是明代中后期朝政腐败,社会上更加看重士大夫的清正节气,所以民窑瓷器上大量采用葡萄纹,以彰显正人君子的寓意。
这件清代晚期景泰蓝松鼠葡萄纹盖盒,是笔者在藏友处看到的,立即被它灵动精巧、秋韵十足吸引。盖盒为南瓜形状,上盖塑铜鎏金瓜蒂把手,造型精美别致;盒身堆雕松鼠葡萄纹,机灵可爱的松鼠,令人垂涎的葡萄,在这个盖盒上“喜结良缘”,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藏一露,使松鼠与葡萄呈呼之欲出之状。葡萄果实堆叠,象征五谷丰收和富贵,成串的葡萄还有“多”的含义;松鼠乖巧机灵,葡萄和松鼠的画面有后代子孙又多又聪明的美好寓意。
点评:整个盖盒以精铜为胎,以金属丝线盘出动植物图案,黏固在胎上,再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在图案框架内外,经过烘烧、磨光等工序成器,工序相当繁杂。盖盒胎薄,掐丝细,彩釉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精美雅趣,堪称佳作。
藏所: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