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诉求有人倾听、遇到难题有人帮办、“我帮你”志愿服务蓬勃兴起……如今,这样的情形正覆盖并温暖着乌海大地。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乌海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主题活动为重要抓手,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敞开大门倾听民声,梳理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大力推动解决群众的闹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赢得了群众好评。
“五个着力” 为百姓解决难题
不久前,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海勃湾区矛盾纠纷联合调处化解中心启用。走进这里,群众只要把合理诉求提出来,就能享受便利的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该中心统筹海勃湾区信访局、人民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物管办、卫健委、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市公安局海勃湾区分局8家单位成建制入驻,建立了13个调解室,同时吸收民间调解、心理服务、社会帮扶、公益服务等力量,变“多中心”为“一中心”,可实现群众来访“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乌海市紧紧围绕“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个方面谋划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务实举措,切实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让群众“评”起来,让社会各方面监督起来。
在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方面,乌海市全力用铁的决心和务实的举措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海勃湾区聚焦京海热电厂排灰场及周边无主排土场着火点治理工程,持续整治矿区生态环境,目前乌海境内火区已全部熄灭。乌达区启动苏海图小铁帽子采空区综合治理项目,明确治理目标、任务、时限,全面接受社会、群众、新闻舆论监督。海南区大力实施运煤通道两侧地质灾害治理、自然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14万。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乌海市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区细化实化“一村一策一项目”方案举措,积极推广“订单+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推动农区企业发展与农户增收共赢。目前,全市13个村共实施集体经济项目56个,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其中超过20万元的有8个。
对照自治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乌海市发布市级层面重点民生项目63项。同时把解决“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群众诉求作为着力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重要途径,及时转办,认真办理。截至目前,“12345”市民服务热线通过电话、微信、微社区等渠道共受理市民反映问题2.24万件,办结1.58万件,办结率70.5%。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解决信访问题年”专项行动有机结合,着力化解一批信访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共受理民生信访问题34件,已办结15件;中央巡视组移交该市的191件民生类信访案件已全部化解。
乌海市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站式”服务模式,进一步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实现了70%以上的高频事项“不见面”审批、8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制定《乌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条措施,对全市4713个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压减,4645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同时,乌海市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按照“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要求,在全市设置网格786个,招录专职网格员786名,村、社区100%实行严密的网格化管理。按照“一厅六区多元”模式建设119个四级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大门常开、群众常来”的运行机制,目前,115个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率96.6%。
“我帮你” 让群众感受温暖
日前,乌海市委网信办组织党员志愿者到包联共建的维多利小区开展“你有困难你找我,我是党员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党员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奔走于小区中为居民讲解防疫知识,发放口罩、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并提醒大家要勤通风、多洗手、戴口罩,用实际行动助力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今年8月份,乌海市将全市各级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主题确定为“你有困难你找我,我是党员我帮你”。目前,这项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广大党员志愿者们积极走进包联小区为民服务,受到了群众一致点赞。
如今,像这样的“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已在乌海市成为常态。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乌海市坚持把“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品牌项目和重要方式,通过项目化实施、品牌化创建、特色化开展,迅速在全市各行各业掀起活动热潮,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乌海市积极搭建“1+8+N”志愿服务体系,市直单位立足职能职责成立119支专业化“我帮你”志愿服务工作队,各区通过整合、规范和优化志愿服务资源,成立538支“我帮你”志愿服务工作队,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成立蓝天医疗救援协会、“雷锋车队”等22支志愿服务队,构建起区、镇(街道)、村(社区)、社会志愿团体协同联动、互通共融、全域覆盖的志愿服务工作网络。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服务队达679支,志愿者达11.47万人,在职党员占比达到22%,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700万小时。
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乌海市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建成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构建起志愿服务有队伍、服务群众有人员、开展活动有平台的志愿服务新模式。
该市坚持把实现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作为目标,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精准化提供志愿服务项目,结合“三问”活动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建议,根据城市和农区群众的差异化需求,形成农区类、城市社区类、医疗服务类等15大类90余项志愿服务项目,并通过北疆新时代APP,“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各区级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和载体直接把志愿服务“菜单”延伸到群众身边,让广大群众通过“指尖”上的操作享受到优质的志愿服务。同时,重点打造“我是党员,我帮你”“我是法律工作者,我帮你”“我是科技员,我帮你”“我是医务人员,我帮你”“我是人大代表,我帮你”等35个特色志愿服务品牌。
此外,乌海市还坚持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活动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以启动“万名基层干部下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示范引领,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志愿服务队和志愿者紧紧围绕“我帮你”主题,通过开展疫苗接种、科普下乡、扶贫济困、政策宣讲、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切实解决了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红色马甲在全市各领域随处可见。截至目前,乌海市累计开展这类志愿服务活动9000余次,服务群众达50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