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山村里的女“牛倌儿”

李俊辉每天都和牛在一起。
  □本报记者  蔡冬梅  郑学良  

  徐跃  金丹  刘墨墨

  李俊辉,初次听到这个名字,记者还以为是个敢闯敢干的后山汉子,然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位看上去似乎很柔弱的女子。

  据李俊辉介绍,她创办的“上鱼得养殖专业合作社”,名称来源于她生于兹长于兹的小山村——武川县可镇上鱼得水沟子村。这里虽然山青草绿,却也是典型的落后山区,年轻人走出这里,就很少再回来。

  早些年通过做生意,李俊辉赚到了一些钱,并在城里买了两套房,生活过得不错。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拿着积累的资金返乡创业,投身到肉牛养殖事业中来。“我觉得农村是很有潜力的,家乡需要人。”李俊辉的回答简单又朴实。

  从2014年成立养殖场到现在,合作社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李俊辉最初养殖的是草原笨牛,一头牛只能卖个六七千块钱,最高也不过上万元。这让她萌生了改良品种的想法。2016年,她来到通辽市一次性购买了28头西门塔尔牛,经过几年的品种改良,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肉牛数量的增加,牛饲草料的高额费用和单一化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她和家人商量后,打算自己种饲草料。他们先后承包了900多亩土地轮番耕作,自家地里的莜麦秆、玉米秸秆、葵花饼都成了喂牛的绝佳饲草料。

  “不是不让烧秸秆了嘛,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都增强了,我们将周边农户家的秸秆全部收上来变废为宝,还为他们增加了一份收益,乡亲们特别高兴。”李俊辉说。

  ■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  

  从什么也不会到能熟练地给牛打防疫针,从回收秸秆到租地种饲草料,从为乡亲们创造就业机会到每年向村委会分红,李俊辉边干边学,不仅掌握养殖技术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科技特派员,还成为带领家乡人一起致富奔小康的女汉子。几年来,李俊辉的养殖场逐步扩大,养殖的肉牛总数达到172头,解决村民就业达30多人,每年为他们每人增收2万元左右。

  如今,“上鱼得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自治区级专业合作社,现代化牛棚、宽敞的草料棚和明亮整洁的办公场所……每一项工作都被李俊辉打理得井井有条。回顾创业之路她感慨不已:“当初因为饲养不当,一次损失了七八头牛,那时候真的很绝望,一个人躲在车里偷偷哭,但哭过之后还得继续干啊!要感谢自己当初的坚持,谁能想到合作社现在发展得这么好,我还能当上科技特派员,挣上国家给的工资呢!”

  很多返乡创业者在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资金“瓶颈”,李俊辉也不例外,尤其是搞肉牛养殖,需要不断扩大规模,充足的资金保障是前提。李俊辉很庆幸自己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助农贷款帮助她在一次次机遇面前乘势而上,发展为今天的规模。

  依托国家助农政策,当地农业银行为她量身定制了3年期贷款业务。采访中,中国农业银行武川县支行行长王永红告诉记者:“我们每隔一两个月就过来探访养殖场,每次来都能发现可喜的新变化,李俊辉一直在努力往前走。看着她的合作社一步步成长壮大,是一件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

  现在,李俊辉不仅是当地农行的贷款大户,更是存款大户。她正在把更多的乡亲们吸纳到合作社中来,并积极努力向国家级专业合作社目标进军。“自己发光才能照亮别人,这条路上不能独行,要和父老乡亲们抱在一起建设家乡,这样做才能无愧于这片土地,无愧于支持我的人们。”李俊辉笃定地说。

  李俊辉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武川县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她养殖的绿色生态牛肉,“我还想扩大经营,把‘上鱼得’绿色有机牛肉系列产品送进超市,并在牧场建设体验店,配套建设养殖技术实训基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云上103
   第05版:论道
   第06版:乡村振兴
   第07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8版:评论
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
书写体育强国逐梦奋进新篇章
谱写全运荣光 展现时代风采
清欠:一场关乎万千市场主体的惠企行动
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鄂尔多斯开幕
小山村里的女“牛倌儿”
三合村和睦融洽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