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辽市:多点发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

霍林郭勒市工业园区。
通辽市政务中心。张启民 摄
为办事群众提供优雅的服务环境。
科尔沁区木里图工业园区。 张启民 摄
正在建设中的经安镍基合金新材料项目。
通辽新城区。
  □郭洪申

  前言

  今年,通辽市坚持把打造优质营商环境作为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策落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依法行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方面主动发力、积极作为,着力打造“时限最短、环节最简、材料最少、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金名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软环境,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党政联动 营造亲商富商的政策人文环境

  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才能激活经济发展的“全盘棋”。通辽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瞄准打造要素集聚的“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以高效、优质的服务,推动营商环境稳步提升,激活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坚持高位推动。市委、政府对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提格,成立以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1计划1决定1方案1措施”制度体系,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实施方案》《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的若干专项措施》,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通过17名市党政领导和17个重点部门联系对接68家民营企业和商协会,政企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建立全市服务民营经济专项智库,推荐87名优秀非公经济人士,为全市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制定了“两清单一承诺”制度,即党政领导干部与民营经济人士联系交往正面和负面清单以及“反对不按规则办事行为承诺”,规范政商交往行为。以“以案促改全面修复净化政治生态集中专项行动”为抓手,市纪委监委上线运行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平台,开展亲商助廉专项行动,推动营商环境脱胎换骨。

  变繁为简 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

  刀刃向内,简政放权,在推动政务服务优化过程中,通辽市围绕“做服务企业和群众‘店小二’”的理念,坚持“造流程、通堵点、强服务、提效率”四轮驱动,让企业、群众办事更便捷。

  高效推进“四办”工作。今年,通辽市持续深入推进“蒙速办・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工作,尽最大努力让数据多跑路,办事的企业、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一网办方面,全市已启用“综合一窗受理”办件系统,全市综窗可办理事项5391件、办件数量达6182件。全市已完成128类电子证照汇聚工作,电子签章系统已开通电子印章批量签章功能。一次办方面,市旗两级全面开展“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一窗受理。103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在全市推开,全市共受理办结“一件事一次办”联办主题事项3.85万件,解决了群众从跑“多部门”向跑“一窗口”转变。帮您办方面,全市设立了32个“帮您办”窗口、组建了“帮您办”队伍,为申请人提供工程建设项目咨询、指导、协调和领办等免费服务共517件。掌上办方面,已有16个重点领域28个部门的207项便企利民事项接入“蒙速办”,点亮智慧生活。

  强化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服务。坚持围绕招商抓营商的理念,制定《通辽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通辽市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项目建设的若干专项措施》。选优配强招商引资队伍,围绕建立政企沟通会商机制、抓实“项目管家”服务、全力推进“一制三化”改革、推进涉企事项“全市通办”、开展全流程代办帮办服务、优化企业经营环境、建立完善考评机制7个方面内容,提出26项具体工作措施,为项目引进、落地实施、生产经营提供有力保障。

  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聚焦企业公平便捷准入环节,着力优化企业开办服务,通过完善市旗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开办服务专区和网上办理业务引导区,建立重点企业“管家+专家”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全市企业开办时间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19年以来,通辽市连续3年由市政府印发改革方案,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工程项目改革服务专区,在全区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跨层级审批,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目前,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实现60个工作日内办结。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累计办理5000余件审批事项,办件量居全区首位。

  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全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作,现已完成市发改委、能源局等8个部门66项审批事项的划转承接工作,在全区已开展试点的7个盟市中划转事项最多,加快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深化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加强工程审批标准化建设,实行审批、测绘、审图、勘验、验收和区域评估“五联合、一统一”。确定3个试点地区,围绕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实行事前《信用承诺书》制度、推行“容缺受理”,探索一般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开工”,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

  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分类压缩不动产登记时限,年内实现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1日内办结,其他登记事项“即来即办”。

  深化基层便民服务改革。分期分批下放行政权力事项,基本建成市旗镇村四级党群服务中心,初步实现“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

  着力打造整治“办事难”问题和“通辽政务服务会客厅”品牌。着力打造以“政府‘办难事’,解决企业‘办事难’”为主题的整治“办事难”问题品牌,累计征集企业和群众各类“办事难”问题1431件,目前已办结1420件,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着力打造“通辽政务服务会客厅”品牌,在市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涉企法人政务服务平台“通辽政务服务会客厅”,推行“会谈式”服务模式,在事项受理上将涉企行政服务事项进行整合,按“一件事”模式提供“全科、全流程无差别综合受理”服务,让企业办事更加高效快捷。此外,实行24小时自助服务,市本级(包括分中心)现配备93台自助机提供服务,政务服务移动端已完成144个特色应用的接入。同时,设置“不间断服务窗口”,除法定节日外,均有专人正常接待办事群众。工作日、双休日均有固定联系人,企业可通过“不间断服务窗口”的预约、代办、转办等服务实现业务办理不间断。

  扎实推进12345市民服务热线归并。截至目前,已完成41条政务服务热线的归并工作,实现与紧急求助热线、相关涉法涉诉类服务热线、公共服务热线的话务转接,与市信访局共享数据,畅通“一号通办”渠道。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不断拓宽受理渠道,开通了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蒙速办app和邮箱受理等渠道,使群众诉求得到更加广泛表达、民生意愿得到充分体现。

  动真碰硬 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通辽市着眼于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多措并举,动真碰硬,为企业发展提供长期保障。

  着力构建现代化监管机制。围绕“高效服务市场主体,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筑牢安全稳定屏障”的任务要求,以推动“四个环境”建设(市场准入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市场消费环境、质量发展环境)和创新完善“四大体系”(重点领域点面结合体系、监管执法体系、协同监管体系、基础支撑体系)为目标,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互联网+监管”、信用监管、包容审慎监管等综合监管工作,全面构建了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监管机制。

  实施诚信政府建设专项行动。针对市旗两级不同程度存在的新官不理旧账、对企业承诺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政府失信问题,以及法院涉企案件审判周期较长等法治保障不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整治整改及诚信政府建设专项行动,建立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投诉举报机制,使纳入台账的无分歧账款全部还清,累计兑现涉企优惠政策资金4096万元。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30个市直部门面向社会作出103项承诺,对140个前期手续办理缓慢的项目责成相关部门限期办结。

  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针对在市场监管方面多头重复监管、执法不规范、检查“任性”等问题,开展了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通过科学编制涉企行政执法检查年度计划、扩大“双随机、一公开”覆盖范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指导意见、统一编制全市企业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免责免罚清单、制定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等措施,积极构建文明、和谐、规范的执法环境,使企业家投资更放心、创业更放心、经营更安心。

  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市场主体年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管理,开展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专项行动,吊销“僵尸企业”2058家,化解率达90%。抓好信息公示归集与共享工作,全市共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登录信息11万条,行政许可信息75067条、处罚信息18442条、日常监管信息18007条。

  强化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针对自治区党委专项巡视反馈指出的水电气暖服务便利化程度不高、电信网络诈骗高发频发、中心城区私搭乱建严重和房地产“三难”等问题,加大专项整治力度,加快问题整改。目前,已实现水电气暖报装业务统一纳入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办理”;通辽中心城区89个小区供热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电信诈骗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今年破获电诈案件536起,同比上升280%。

  标本兼治 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的土壤,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证,而法治恰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通辽市高度重视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结合以案促改全面修复净化政治生态集中专项行动,以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典型案例为戒,标本兼治,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切实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提高涉企案件执行效率。不断加强涉企案件执行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深化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执行模式改革,全面推行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和团队化、集约化办案模式,加快执行立案、执行分案、网络查控、查封扣押、评估拍卖、案款分配等办理速度,最大限度减少办案周期。同时,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既对有财产但拒不履行义务人员采取拘留罚款、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消费、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责任等惩罚,也对涉困企业区别处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企业预留必要的流动资金和往来账户,确保企业能够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且,对公检法机关正在办理的涉企类案件全面排查起底、实行台账销号管理;全市法院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99.9%,正在集中督办的旗县级政府及所属部门作为执行人而未执行案件,今年底前将全部清零。

  优化办理破产资源配置效率。探索建立政府法院联动办理机制,设立破产审判专项资金,对涉及企业财产处置、信用修复、税收减免等方面问题,协调相关政府部门联动解决;建立专业化破产审判合议庭,加速推进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建立破产快审机制,制定实施《通辽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简易程序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对案件进行有效分类,实现破产案件繁简分流,要求一般案件审理周期不得超过24个月;探索建立破产企业的工商简易注销机制、税收优惠措施及税务注销机制,优化注销流程,压缩办理时间,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注销业务25313项。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广告
   第04版: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
   第05版:要闻
   第06版:锡林郭勒
   第07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8版:通辽
通辽市:多点发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