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呼和浩特:文明浸润一座城

  □本报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刘军  李海珍

  一座城,该有怎样的底色,才能映衬出色彩斑斓的图景?

  一座城,该有怎样的气质,才能与众不同、别有韵味?

  呼和浩特,给出了两个字的答案——文明。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呼和浩特全市干部群众携手同向,对照文明城市坐标,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上不懈努力,以持之以恒的韧劲和执着,共赴“文明之约”,唱响“文明之歌”。

  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

  “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为了拿一块奖牌、得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使城市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便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市民素质得到提高、群众得到实惠。”

  基于这一认识,从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城乡一体化文明构建,再到提升城市品位、培育创建品牌……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攻坚,将文明城市创建一次次推向新境界。

  今年,呼和浩特市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上下联动、整体推进,首府全市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创建领导机构不断调整升级。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机构,形成了党委组织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严格的督办考核办法出台。建立立体化督查体系,通过开展驻区督导、行业专项督导、重点项目督导和第三方模拟测评,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每周督导通报、督查整改,推动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街巷、社区、学校、市场……每一处都成了文明城市创建的主战场,每个人都是文明城市的主人翁,首府文明创建氛围愈加浓厚、底气更足。

  塑造城市“美丽面孔”

  环境是一个城市的“脸面”。

  为改善生态环境,多年来,首府重点在生态建设上做文章,逐渐形成了“青山环抱、森林环绕、绿水相依、花团锦簇”的园林式城市生态格局。

  盛夏的首府,树油绿、天碧蓝、水清澈,全然一副秀美灵动的面貌。如今,这个“美丽青城、草原都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72平方米,今年更是荣获“2021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

  不懈努力,换来了呼和浩特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的不断进步。但建设者没有因为取得的成绩而骄傲,他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

  “要全力补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短板,就要重点解决一些区域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秩序混乱、城市卫生脏乱差等方面的问题,切实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呼和浩特市文明办负责同志如是说。

  以前,一些呼和浩特市民有这样的感受:忍着内急冲进公共厕所,却被里面的脏乱场景吓出“内伤”。为此,呼和浩特开始了一场“厕所革命”,如今干净整洁的公厕遍布街头,方便着市民和游客。

  开展城市卫生“大整治”、交通秩序“大整顿”、群众满意度“大提升”、农贸市场“大改进”、养犬管理“大规范”等十大专项行动,开展飞线整治、非机动车上牌管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各项攻坚工作……这场捍卫美丽家园、全民共同参与的“创城”行动,让首府城乡环境变得整洁、有序、美丽。

  文明像涓涓细流浸润心田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灵魂。如何有效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呼和浩特从“立规矩”入手,引导群众逐步形成文明习惯。

  “不得随地吐痰、便溺……不得在市内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如今,在首府,《呼和浩特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成为广大市民熟知熟记的行为准则。

  “文明礼仪、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网络”等文明引导行动,“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德润青城、移风易俗、诚信建设”等主题活动,“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文明网站”等创建活动……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融入,引导市民自觉参与,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成为城市文明的重要力量。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传播文明。在呼和浩特,到处都能看到包含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市民文明公约等内容的文化长廊。街头巷尾、公园绿地也都随处可见精心制作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

  道德模范能够带动一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文明城市的重要力量。

  在呼和浩特,也不缺少这样的力量:善行无疆、温暖大爱的传播者付兵兵;烈火英雄、侠肝义胆护群众的巴特尔;爱岗敬业、“青城鲁班”韩佳彤……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满城春风。这些身边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首府平添了无限魅力,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一再拉长的“民生清单”

  一大早,玉泉区残障居民王勇拄起拐杖,扶着单元门前安装的助残栏杆,顺着通道顺利地走到了小区院里。“别看小小的助残设施,体现的是政府的关怀。”王勇深有感触地说。

  文明城市创建,主体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多年来,呼和浩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创建成果,更多享受到创建实惠。

  “老小区焕发新活力,我们越住越舒心。”作为老旧小区,赛罕区春雨小区一直以来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缺损、顶楼漏雨严重等问题长期困扰居民。随着老旧小区改造的推进,这里的居民彻底从忧居走向了安居。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是每一个首府市民的幸福梦想,也是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施政目标。

  大力推进“接诉即办”,切实让群众家门口的事有人管、有人办;深入实施“公办民办同招”“阳光招生”“阳光分班”,让教育更加公平;强力推进房地产遗留问题专项治理,25万户居民拿到期盼已久的房本……

  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不胜枚举,温暖民心。

  目前,呼和浩特市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始终保持在70%左右。一再拉长的“民生清单”,不断增加着市民的幸福感,也成为文明城市创建最好的注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要闻·广告
   第05版:鄂尔多斯
   第06版:首府
   第08版:通辽
勇攀高峰,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稳”字背后有深意
呼和浩特:文明浸润一座城
为生存而呐喊
让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坚如磐石
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