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新能源煤基新材料项目厂区建设热火朝天,鄂尔多斯电冶集团200MW新能源光伏绿电替代项目有序推进,内蒙古同辉天科气体有限公司为节能减排持续发力,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工业技术研究院多项低碳绿色科技创新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初冬时节,鄂尔多斯市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到处是繁忙的建设生产场景,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处处焕发着蓬勃动能。
“十四五”开局之年,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自治区党委、鄂尔多斯市委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双碳”目标,统筹抓好能耗双控,扎实推进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到10月底,园区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千亿元大关。
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思路高度聚焦、愈发清晰。
着眼“高”和“绿” 制定发展图谱
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地处高原,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多年来煤炭、焦化、铁合金等产业占比较大。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于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来说,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今年,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深度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转型发展之路,提出高标准培育绿色焦化、新型化工、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高水平打造煤焦化一体、氢储能制造、硅基光伏新材料、染料颜料生产、可降解塑料循环产业、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链,高质量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园区、循环园区、创新园区、智慧园区。
聚焦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是鄂托克经济开发区驱动发展的重要路径。为推动产业循环化发展,形成上下游产品有序链接、循环转化增值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原料互供、优势互补、产业互融。鄂托克经济开发区依托现有产业规模,充分利用上游产业的副产品、废品做好深加工以及废物再利用,不断推动企业协同发展、循环融合。
开发区内全国独创首套硅锰尾气制甲醇项目,打通了硅系合金冶炼废尾气回收利用的工业化路径,创新性地开拓了硅锰尾气制甲醇这一工艺路线。该项目具有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与优势,年可回收硅锰尾气3亿方,生产成本是煤制甲醇的60%,天然气制甲醇的40%,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低,生产技术和设备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该项目实现了冶金与化工产业链的有效链接,为进一步推广矿热炉尾气综合利用生产高价值化工产品、实现大面积、大数量节能减排,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技术支持。“这个项目填补了园区甲醇产品的空白,对自治区乃至全国企业绿色发展,新旧产能升级转化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鄂尔多斯碳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高燕平介绍说。
为进一步减少排放,园区引进食品级二氧化碳加工企业内蒙古同辉天科气体有限公司,将硅锰尾气制甲醇项目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再次收集,生产加工为食品级二氧化碳,实现了整个产业链条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目前,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已制定出台绿色焦化发展方案、绿电进园区方案、双碳工作方案、零碳产业园方案等低碳改造方案,通过持续增链、补链、强链、延链,多产业、多样化、多级支撑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绿色循环经济正引领着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的新发展方向。
建设先行区 增量绿色崛起
“用最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立足现有产业结构实际,坚持不懈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方向。
鄂托克旗建元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是园区一家以煤炭洗选炼焦为主的企业,当前该公司正在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合作,完善综合利用粗苯、煤焦油等副产品深加工链条,实现资源就地高效转化,吃干榨净。“过去的副产品成了现在的主要发展方向。”公司总经理高恒说。
在鄂尔多斯市同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上不断奔忙的“机器人”,就是在技术、设备改造中应运而生的新产物。现在高温的炉台上,不再需要出炉工的值守,原来要靠六七个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出炉工作,现在已经完全被机器人所取代,不仅降低了生产风险而且高效节能。
作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的标杆,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工业技术研究院成果丰硕。拥有自主核心技术专利21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承担国家863课题2项,省部级技术研发项目36项,2020—2021年承担自治区“科技兴蒙”重大项目3项。值得一提的是,该团队还成功独立研发并建设了西北地区最大的氯碱催化剂生产线,弥补了该领域内蒙古地区的产业空白。
“今后我们将通过不断创新提升科研水平,深耕清洁能源、冶金、化工及环保等领域,探索产业低碳升级之路,引领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成为行业领先的工业技术创新平台。”冶金工程研究所所长颜艺专说。
今年,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把绿色低碳转型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对传统产业的绿色低碳改造。园区加强与区内外院校合作,推进绿色低碳科技攻关,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硅铁实验室和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各1个,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组织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及产学研用合作项目300余项。先后实施了8000吨多晶硅技改、同源化工6×25500kVA电石炉及其配套设施密闭升级改造以及硅铁电炉的加料系统自动化、无骨架水冷烟罩开发应用、无短网结构新型矿热炉开发应用技术等升级改造工程57项,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随着一项项新科技成果不断落地,将为传统产业变革升级积蓄新的力量。
走好新路子 存量转型升级
“新入园项目不仅在工艺、技术、装备上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上也要符合国内先进标准。”这是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招商定位。
为减少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降低单位GDP能耗,鄂托克经济开发区提高项目准入门槛,重点做好绿色焦化、绿电进园区、绿氢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对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起到支撑保障作用。
如今,在环保上下功夫,在“绿”上做文章,已成为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的共识。
不久前,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MW可再生能源替代项目首期100MW工程开工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400亩,项目所发绿电全部接入电力冶金集团电力系统自行消纳,首期100MW选址煤矿采空区,区别于传统光伏电站,采用“远程监控、无人值守、多能互补、低碳高效”的智慧运维体系。
“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为园区提供绿电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6.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15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750吨。同时,绿电替代可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缓解环境保护压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鄂尔多斯电冶集团新能源负责人高士强说。
内蒙古东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新能源材料的企业。该公司的在建项目对标国际一流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国际领先,主要产品包括煤系针状焦和新型高端锂电池负极材料和高纯多晶硅、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一体化等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50多亿元。目前,一期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
不断优化的还有营商环境、服务作风。从今年3月份开工到目前已完成主要基建工程,东日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煤基新材料项目建设创下了公司项目建设的高效率。“高效的建设,离不开园区对于我们高效的支持。”公司总经理郑斌说。
与此同时,开发区党工委高度重视以科技创新为绿色发展赋能。以园区内电冶集团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该研究院下属拥有全国首家“铁合金国家标准研发工作站”“自治区(氯碱)企业技术中心”“自治区(西金)企业技术中心”、能源化工研究所、冶金工程研究所等13个行业及技术科研机构,并于2016年与中国科学院张统一院士合作建立全国首个“氧化硅基”先进材料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2021年,与上海交通大学涂永强院士合作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并在上海交大科技园联合共建了校企科技研发中心大楼。依托丰富的内部科研资源和挪威工业科学研究院等业界一流国际科研机构,全力搭建开放型战略科研合作生态圈,推进铁合金零碳迹冶炼、二氧化碳捕获及加氢制化学品、半导体级多晶硅产业突破、工业智能机器人研发、氢储能与应用等重大低碳绿色科技创新项目。
“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党代会精神,培育绿色发展动能,持续推进转型提质,加快走好绿色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贾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