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成就生态之美。这句话用在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再适合不过了。
这是一个关于大自然修复的故事。
近10年来,一群来自内蒙古的“自然卫士”,本着生物多样性的共识,引入原生乡土植物,从改善土壤结构入手,通过引入蚯蚓让土壤变得疏松肥沃,植物得以茁壮成长,植物群落恢复,生态变好,引来各种动物来此安家落户。动物们的粪便又为土壤提供肥料,如此循环,生生不息。所有动植物在这里自我更迭、调节、和谐共存。因为生物多样性而焕发生机,这就是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能够如此精准地把曾经千疮百孔的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改造成水草丰茂的草原,源于蒙草集团“特色种源体系+数字技术”的支撑。
呼和浩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1050米左右,降水少而不均,在这个大的生态基底之下,应用生态大数据平台,采集呼和浩特地区每平方公里的水、土、气、植物、动物等指标,将这些数据充分融合、还原到生态系统当中,为各个地区搭配适合该地区生长的林、灌、草品种,用模拟自然的方式来进行生态修复,激发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
总面积近3万亩的敕勒川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就是生态修复与保护运用数字化实现的最好样板。这里曾经生态退化严重、历史上的敕勒川盛景不再,沿山地带土壤退化、沙石遍地、水源稀缺,原生草原和植被恢复难度很大。最终,自治区、呼和浩特两级党委政府提出通过“宜林则林、宜草则草、量水而行”的修复方向,改变既往的传统园林修复思路和方法,给了这片土地新生。通过对过去几十年土地空间的检测分析,了解“水、土、气、植、动、微”数据,按照环境细分坐标点,蒙草小草数字的生态大数据平台系统给出这个地方“能种什么、怎么种”方案,应用适合的乡土种子和土壤修复方法,用生态包技术配比多种草种进行多样性修复,才逐渐恢复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景。
这两年,呼和浩特市全面启动的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有效地应用了生态产业数字化。该平台主要对森林、草原、湿地、沙地和野生动植物等信息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及应用,让它成为生态变迁的“收集器”、生态发展的“显示器”、生态治理的“风向标”。
据了解,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由本土数字创新企业内蒙古小草数字承建,建设包括:物联感知“一张网”、 智慧管理“一平台”和数据指挥“一中心”。物联感知“一张网”是为林草系统构建智能化感知网络,通过各类物联网设备将生态数据采集并翻译出来,及时准确地传达给管理人员,从而做出正确的应对方案。智慧管理“一平台”是用数据构建“林草一体化”及“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生态建设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不仅符合生态规律,而且降低了前期建植成本和后期养护成本,是大数据指导下的“生态、可持续、低养护”的林草一体化发展模式。而数据指挥“一中心”则是构建全面的林草数字化业务系统。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林草局了解到,目前平台整体项目建设已经全部完成。所有智慧管理平台已上线试运行4个月,并交付各个业务科室,其中云图系统已接入呼和浩特智慧大脑(智慧青城大数据项目)。在硬件建设方面,所有前端感知物联网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数据已回传至智慧平台,设备均已开始运转。
通过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从业务及管理角度实现了多个提升,包括林草资源管理、造林绿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古树名木管理、林草防火、林木种苗、草原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管理等。比如在巡护管理上,原来对于巡护人员的管理多为人盯人,管理方式较为传统,巡护人员对于发现问题上报途径比较单一,问题反馈到具体负责部门传递速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现在通过大数据平台,一方面巡护人员每日的巡护轨迹通过青城巡护APP可以记录并传回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实现了在线监管。另一方面巡护人员现场发现的问题,巡护员通过一段语音、一条视频就可以直接推送到相关业务人员手中,节省了在中间传递的次数,提升了工作效率。
在生态大数据指导下,今年呼和浩特市林草局开始构建当地乡土植物采集、储藏、繁育、推广的完整链条,让乡土的树种、草种成为未来造林和生态建设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