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日萧瑟今不再 继往开来谱新章

  □本报记者  薛来

  白墙灰瓦、庭院整洁,一栋栋大棚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地头,放眼望去,这片占地5200多亩的大棚蔚为壮观。掀起厚厚的棉门帘钻进大棚,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一颗颗红的黄的番茄挂满枝头,诱人的色彩和味道,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村不光颜值高,产业也好,番茄鼓了乡亲们的腰包。”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瓦南村党支部书记董显刚说,“脱贫之后大伙儿没有松劲,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呢!”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在我区,从茫茫雪域到沙漠戈壁,从高原低谷到深山老林,一支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力再出发,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项目纷纷落地,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经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履铿锵。

  稳政策、强投入,脱贫成效更持续

  脱贫之后怎么干?对摆脱贫困的地区,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今年以来,全区各地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

  政策持续发力,投入力度不减。“这几年的生活越来越好,陆续卖了20多头猪,现在还养着12只羊,大棚里的黄瓜能卖了,下一茬打算种西红柿,这都靠党的好政策啊!”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村民高贵新激动不已。高贵新先后贷款8万元买了10只羊、8头猪,随着养殖数量逐渐增多,高贵新尝到了小额贷款的甜头,今年他又贷款5万元扩大了产业规模。“今年,我市金融机构已累计为139户家庭发放小额贷款978万元,有效缓解脱贫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乌海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李智英说。

  看全区,今年,中央及自治区财政将原专项扶贫资金调整为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达到84.7亿元,同比增长5.5%。深化京蒙协作帮扶机制,北京市各级财政投入援助资金19.4亿元。各地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和帮扶资产后续管理,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接续帮扶实打实。“矿泉水厂终于落户嘎查了!”鄂尔多斯市乌兰陶勒盖镇巴音高勒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刘祥无比兴奋:“水厂的建成让嘎查集体经济实现从0到150万元的蝶变,还带动了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9月29日,自治区驻村包联选派动员大会暨驻村干部培训班召开,202个区级派驻单位包联帮扶241个嘎查村。全区各地热烈响应,尽锐出战,推进驻村干部选派轮换。五级书记抓振兴,一张张军令状直指最难啃的“硬骨头”,5341个驻村工作队、5682名驻村第一书记、16050名驻村干部同所有乡村干部一道,像“螺丝钉”一样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阵地上,他们与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为乡村振兴出点子、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密切了党同群众的鱼水关系。

  抓产业、促就业,增收渠道更多元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石,就业是根本。

  “新冠肺炎疫情对农副产品销售影响较大,我们和多个网络公司合作开展直播带货,没想到效果出奇好,目前销售额已超过同期线下销售额。”自治区消费帮扶集采中心主任王惠诚说。11月16日,该中心帮助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脱贫户霍石柱销售农产品,当天销售额突破1.2万元。“不知道该说啥,就是感谢!”63岁的霍石柱热泪盈眶。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我区各地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力度,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带动脱贫群众增收。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衔接资金的50%以上用于发展产业,持续扶持648家扶贫龙头企业、294家扶贫车间,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同时,持续深入开展消费帮扶,全区认定帮扶产品3290款,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85.6%和38%。

  “一出门就是蘑菇产业园,平时农忙完就来园区剪菇根,每天能挣100多元。”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移民新村的王连女喜笑颜开。“园区距离移民新村500米,用工人数多,劳动强度小,■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为移民新村搬迁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就业提供了便利。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解决6000人次就业,其中脱贫人口2200人次。”该镇党委宣传委员姜善尧告诉记者。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景欣农业的瓜子烘炒车间里,54岁的脱贫户孙桂花紧握大铁铲,来回翻炒着瓜子。“车间离家近,工资也还行,方便照顾生病的丈夫。”她说。

  今年以来,各地多举措落实用人单位稳岗就业政策,加强京蒙劳务协作,推广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已就业20.62万人,是去年总规模的1.04倍。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7.36万人。今年投入6.64亿元扶持易地搬迁安置区后续配套建设,确保搬迁群众有稳定的产业项目和就业岗位。

  补短板、密织网,振兴基础更扎实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当前,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筑牢“防贫坝”,补齐短板弱项,用脱贫攻坚的“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的“致富门”。

  密织保障网络,脱贫群众幸福感倍增。兴安盟扎赉特旗巴达尔胡镇塔本毛都嘎查村民佟玉山,去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负债5万元,被识别为边缘易致贫户。“嘎查村委会给我妻子安排了公益岗,每年6000元工资,又给我们一家3口办理了低保,每年补助1.5万元,还落实了医疗临时救助资金8000元。”说起这些帮扶政策,佟玉山泪眼婆娑。

  动态监测、发现响应、核查评估……各地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日益完善,对确定的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根据风险大小、类别、轻重缓急等情况,建立精准帮扶台账、跟踪落实帮扶举措,确保在乡村振兴路上无一人“漏网”。截至11月底,全区7.11万人被纳入监测范围,其中66.2%已消除返贫风险,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补齐短板弱项,增强脱贫地区发展后劲。走进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联星新村,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徽式建筑错落有致,457户人家的住宅房顶、院落和养殖圈顶安装着数以万计的光伏发电板,深蓝色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动着耀眼光芒。村内荒废的角落建起了休闲广场,泥泞的乡间小路也变成宽阔的水泥路,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夹道而立,勾勒出美丽乡村的别样景致。

  抚今追昔,村民杨改枝感慨万千:“原来的居住环境太差了,一下雨路上全是泥。每天用柴火做饭、取暖,家里到处是烟尘。如今,新村都是水泥路,天然气做饭,统一供暖,我们也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脱贫攻坚,让12.5万人搬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穷乡僻壤;13.7万户群众告别了透风漏雨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18.3万贫困人口喝上了放心水。全区新改建农村牧区公路超过6.5万公里,盟市所在地全部通高速路,脱贫旗县全部通一级及以上公路,具备条件的苏木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所有脱贫嘎查村全部通动力电,所有脱贫户全部通生活用电,99%以上的脱贫嘎查村通了宽带和光纤,扶贫直播间、云超市等平台让百姓的特产走出乡村……

  向日萧瑟今不再,继往开来谱新章。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广袤乡村正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万千农牧民正昂首阔步奔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4版:要闻
发展再上台阶 改革加速攻坚
自主创新 追求卓越
元旦火车票开始出售
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重装绽放”
中国援建柬埔寨国家体育场项目正式启用
向日萧瑟今不再 继往开来谱新章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