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均衡发展,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大投入、稳步推进改革,办学条件有效改善、教学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全盟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1回顾:“十三五”时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健全完善盟、旗两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展教育系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建设主题系列活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修订完善盟教育局党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等25项制度。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切实筑牢廉洁防线。注重探索创新,以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抓手,在全盟教育系统开展了“育人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增强了党建活力。
教育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盟各类教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较“十二五”末提高了2.98个百分点。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73%,居全区前列。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较“十二五”末提高6.1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9%,较“十二五”末提高0.77个百分点。职普招生达到3.5:6.5,列全区第二位。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4.63%,较“十二五”末提高11.53个百分点。
立德树人结下累累硕果。健全“五育并举”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思政课、文明校园、书香校园等作用,在全盟中小学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个认同”“三个离不开”教育进校园、进班级、进课堂。举办以校园足球“三级”联赛为引领的各类体育活动,连续5年获得“全区校园足球最佳阵容选拔成绩突出盟市”殊荣。遴选12所幼儿园申报国家级足球特色幼儿园,复核评审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64所。28所学校荣获第二届盟级文明校园称号。创建自治区劳动教育试点学校1所、盟劳动教育试点学校5所、自治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个,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教育布局结构更加合理。推进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迁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1所,增加学位12330个,有效缓解了“入园难”问题。实施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全面改薄”为抓手,投入5.25亿元,完成66所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实现了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锡林郭勒职教中心进入国家级示范学校行列,3所学校进入自治区现代学徒制试点行列,1个专业被列入首批国家“1+X”试点专业。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升学)率分别达到90%和96%以上,中职开设15大类56个专业,较“十二五”末增加14个专业。
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两轮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制定实施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试点开展县域内教师交流制度和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班主任津贴每月不低于700元、教研经费每年人均不低于1.5万元等激励机制得到有效落实。
教育公平得到充分保障。教育资源配置向乡镇苏木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大力建设和改造乡镇薄弱学校,13个旗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认定。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助学体系,累计投入助学资金近10亿元,其中学前教育3.7亿元,惠及25万人次;义务教育8863万元,惠及学生81万人次;高中阶段教育5.2亿元,惠及学生14万人次。
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2016年以来,全盟教育经费总投入192.26亿元,是“十二五”的1.5倍。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两补”政策,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得到切实保障。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教育”,全盟“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覆盖率均为100%,“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师生注册比例分别达到99%和95%,“同频互动课堂”覆盖全部义务教育学校。学校、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安全“三防”进一步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全盟小学专任教师专、本科率分别达到99%、76.2%,初中专任教师本科和研究生率分别达到92%、4%,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专任教师研究生率分别达到13%、4%。各类学校积极开展教研、质量检测以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选活动,创建名师工作室18个。完成1604名中小学教师招聘、上岗工作,组织盟级以上各类培训24689人次,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6000余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考录幼儿园教师1459人,进一步缓解了学前教育教师短缺的问题。强化乡村教师队伍,补充特岗教师129名,落实乡村教师工作补贴和周转房政策。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获得自治区及以上奖励569项、创新创业创造和社会活动(实践)受到自治区及以上表彰者1029人次,分别比“十二五”末增长46%和38%。
2展望:“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砥砺前行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巩固深化教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牢牢掌握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推动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加强对中小学校、民办幼儿园党建工作的分类精准指导。围绕“最强党支部”建设,全面开展全盟教育系统“提升育人能力,争当锡林郭勒树人先锋”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完善学校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督促指导,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健全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党团活动、民族传统文化体育项目等形式,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学校体育“两节双提高工程”,全面开展“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创建和“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推进“阳光体育”“校园足球”“艺术展演”“劳动实践教育”“研学旅行实践教育”以及“家长学校建设”等系列活动,积极创建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到2025年,创建盟级以上文明校园50所,全盟共达到110所;创建盟级以上劳动实践教育试点学校24所,全盟共达到30所。
全力抓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持续巩固和提升教育质量,制定出台《锡林郭勒盟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保障各类教育经费需求。健全中小学校教研体系,以区域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优秀教学成果培育推广为重点,构建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格局。有效衔接教研指导与信息技术应用服务工作,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建立“智慧教育”云平台,构建“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教学环境,普及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2022年完成全盟“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启动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盟、旗县市(区)两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新建、迁建、改扩建28所城镇和苏木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公办幼儿园占比不低于75%的目标。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使用,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加强农村牧区普惠性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服务点建设,保证具备条件的苏木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幼儿园。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内机编发〔2020〕100号),科学测算、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数,严格依标配齐教职工。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稳定在9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稳定在92%以上,旗县市(区)政府所在地至少创建1所自治区示范性幼儿园,全盟自治区一类幼儿园占比和专任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占比均达到50%以上。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按照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25%的旗县完成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加强学位紧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教育。建立健全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加强教育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不断加强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无人辍学失学。严格学籍日常监管,加大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违规行为清查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双减”“五项管理”等政策措施,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探索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改革创新,引导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向综合高中、学科特色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合作办学高中等不同方向转型。落实管办评分离,给予普通高中学校应有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改革,有序开展选课走班。建立普通高中学生跟踪管理机制,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研究重点高校“强基计划”等自主招生政策。做好全区中考统一命题教学衔接,有针对性调整高中年级教学重点,有效衔接新高考改革。支持普通高中与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试点。实施基础薄弱县域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到2025年,每个旗县至少办好1所优质普通高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定在97%以上。
推动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逐步建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送教上门及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加强锡林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建成特殊教育融合幼儿园,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充分发挥义务教育中小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建设作用,为更多残疾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课程资源建设,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优化师资配备,为特殊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到2025年,新建4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8个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市场需求、服务产业、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锡林郭勒职教集团平台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发展引擎,开设社会发展前沿专业,巩固长线专业,灵活设置短线专业,持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契合度,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承担社会培训任务。实施“双高双优”计划,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3+2”中高职衔接,探索“3+2+2”中高职和本科贯通分段培养模式。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中高职应用型专业贯通,增强职业教育竞争力。到2025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到70%,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比例大体相当。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跟岗挂职”“名师引领”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模式,形成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新常态,确保中小学教师5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要求。加强“名校长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名校长、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增长机制。选派名师和名师工作室成员下基层开展支教、教研活动。积极落实幼儿园教师同工同酬,不断完善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招聘机制,通过重点院校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盟外优秀教师等多种方式及时补充教师,保障教育教学。持续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的落实,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牧区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出台《锡林郭勒盟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办法》,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坚决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2021年春季学期,全盟民族语言授课义务教育学校和民族幼儿园推行覆盖率达到100%。2021年秋季学期,全盟29所义务教育阶段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1-8年级全部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下一步,将全面完成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任务。
(本版图片由锡林郭勒盟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