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方显担当本色。
“十四五”开局之年,风雨兼程、步履铿锵,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又走过了坚实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冲击,自治区党委、政府念兹在兹、唯民为大,城乡建设从未止步。
“小区的变化可真大,花草树木多了,楼下增加了休息长椅,楼里加装了电梯,住在这样的小区里心情非常愉悦……”谈到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科苑佳园居民边梦雅深有感触。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的科苑佳园共有63栋楼完成了提升改造。“从今年5月开始,科苑佳园小区作为试点开始安装电梯及监控,新加装12部电梯,新建了活动室、门房,增建了南、北大门,在广场新设2处LED大屏,新建10处电动汽车充电桩,为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农科院社区书记王宇介绍。
这一年,内蒙古扎实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已开工25934套,基本建成5984套;老旧小区改造计划1698个、21.29万户,已完工14.39万户,完工率67.63%;农村牧区危房改造任务6814户,已开工6825户,竣工6489户;公共租赁住房已开工1541套,开工率100.1%,保障性租赁住房已开工2400套(间),开工率100%。
……
一组组数据,生动记录着内蒙古以人民为中心的责任和担当。
逆风飞扬,共建大美城乡。
10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事业规划》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规划》聚焦两个工作重点,坚持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全区城市和村镇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在村镇建设方面,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推进建制镇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推进提升村容村貌、农村牧区农房品质和乡村建筑风貌。
乌海市凤凰河改造工程让周边居民一出门就能逛公园。“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公园锻炼一下身体,周末带孩子来打打球,生活特别惬意!”居民王新成说。目前,乌海市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全部达到60%,村庄绿化覆盖率26.3%,农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这一年,内蒙古着力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管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动呼包鄂启动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继续在盟市所在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巩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覆盖面和精准投放度,加快推进示范片区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建立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加快建设城市体检评估信息平台,初步形成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城市体检工作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以县域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截至11月底,全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行政村43.14%,黄河流域达到65.22%;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制镇占24.55%,黄河流域占51.15%;全面淘汰燃煤供热小锅炉,清洁取暖率达到89%。
……
一步步探索,深刻诠释着内蒙古的任务和使命。
笃行致远,创新绿色发展。
发展绿色建筑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我区大部分区域冬季严寒且漫长,供暖期多在半年以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中海地产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倡议,在呼和浩特市落地内蒙古首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以下简称“被动房”),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被动房就是不需要主动加热,基本上是依靠被动收集来的热量使房屋保持舒适的温度。热能主要来自太阳、人体、家电及热回收,不需要主动热源的供给。”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中海河山大观项目现场,该地产公司工程负责人张建军向记者介绍了被动房的特别之处。“被动房要想实现恒温,建筑物采用的保温设施是关键。”在外墙保温施工样板区,张建军指着厚达250毫米—260毫米石墨聚苯板说,“它的厚度是传统住宅保温材料厚度的2.5倍以上,等于给建筑穿上厚厚的‘羽绒服’。”据了解,被动房与普通新建住宅相比,供暖节能率达90%以上。
这一年,内蒙古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培育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个,自治区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个,推进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落地;出台《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和课题小组,组织编制《自治区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自治区“十四五”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规划》《自治区“十四五”新型建筑工业化专项规划》,推动全区住建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
一项项举措,深切表达着内蒙古的深谋和远虑。
城市因提质而靓,生活因提质而美。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处处公园景色秀美……内蒙古长期以来坚持为民谋福利、谋福祉,织密民生工程保障网,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路一街的变化让人喜悦,我们看到了内蒙古飞速发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