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台,中国北方主要地方戏曲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从清代起源于内蒙古以来,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以及晋、陕、冀、宁等省区,覆盖中国150多个旗县。
它兼容蒙汉艺术特色,同时吸取我国北方民歌、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精髓,是北方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见证、黄河文化与敕勒川文化孕育的艺术结晶。
民俗文化融合的结晶
段八旺,国家一级演员、自治区级二人台非遗传承人。今年62岁的他,早已是誉满全国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从呼和浩特市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拍精品剧目和培养后辈演员。
段八旺师承我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鼎鼎大名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刘全。
“从刘全的师父往前追溯三代,可以追溯到二人台最早的雏形表演者图勒木扣。”段八旺说,图勒木扣是蒙古族,出生于清道光十年(1830),其徒弟云双羊是二人台的奠基人。
清同治年间,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的百姓大量来到口外谋生,形成了春出秋归的“跑青牛犋”的习惯。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广阔的敕勒川平原上,大量的口里人向塞外迁移,汉族民间文化也随之涌入。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蒙汉群众通过对歌的方式相互娱乐,使社火、八角鼓、民歌、码头调、山歌、牧歌、爬山调等汉族音乐与蒙古族的长调、短调、民歌等相互融合,形成了“坐唱”。与此同时,晋剧、道情、大秧歌、耍猴腔等戏曲也越来越多地传入塞外。农闲时,大小村庄都以“打坐腔”的形式进行娱乐。
在每年的元宵节和二月二,蒙汉人民都要举办庆祝活动,比较富裕的大村庄外请艺人前来演出,小一些的村庄则以秧歌为主,自娱自乐。
“汉族人把学会的蒙古族音乐带回口内,蒙古族人也学会了汉族人的音乐,在草原上传唱,形成了最初的‘风搅雪’坐唱。”段八旺说,在这样的环境下,二人台音乐逐渐形成了以蒙古调、秧歌调、丝弦调为主,并借鉴其他音乐形式的曲调,被称作蒙古曲。
段八旺说,图勒木扣是演唱蒙古曲的著名民间艺人,是敕勒川平原和山西河曲一带演唱蒙古曲的第一人。他没有丝弦伴奏,仅在葫芦上安装两根木杆、用羊皮和马尾搓成弦作为琴弓,边拉边唱。
富饶辽阔的敕勒川平原上,图勒木扣天籁般的嗓音伴随着涛涛黄河水,唱响黄河两岸,唱出了蒙汉人民的人生百味。
云双羊,蒙古族,图勒木扣的徒弟,土默特旗圪力更村人,咸丰七年出生、民国17年去世。
云双羊擅长吹口哨、说串话,不仅能唱蒙古族民歌,还能唱山西和陕西移民带来的汉族民歌。逢过节或者喜庆的日子,农牧民们纷纷邀请他“打坐腔”说逗演唱。由于他的演唱惟妙惟肖、诙谐动人,人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双羊”。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云双羊对蒙古曲的演唱形式大胆创新,用一丑一旦的两人角色化妆演唱,表演中吸收了社火中踩高跷、踢股子和秧歌中跑圈子以及传统蒙古舞等动作。虽然化妆演唱形式仍比较单一,但是比原来的“打坐腔”要红火热闹,并形成了“打玩艺”“打小班”的表演团体,很快在敕勒川及河套平原流传开来,深受农牧民的喜爱。
随着“打小班”的发展,二人台的演唱内容逐渐丰富,伴奏乐器也由最初的四胡、竹板增加到扬琴、四胡、笛子、枚等“四大件”。
生动活泼广泛受欢迎
二人台表演形式活泼生动,演出内容往往摄取某一段社会现象,或者从蒙汉戏曲剧目及民间故事中撷取一节移植为二人台小戏;道白完全运用敕勒川方言,活泼自然、妙趣横生、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音乐别具一格、淳朴亲切、载歌载舞,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新中国成立后,二人台从“打小班”正式登上了光鲜亮丽的舞台,这一表演形式也被正式命名为二人台。
1953年,绥远省前进实验剧团成立。此后,二人台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人台工作者们紧随时代步伐,结合自身艺术特色,并融合内蒙古各民族文化,整理创作了《打樱桃》《走西口》《打金钱》《墙头记》等一批经典传统剧目,移植编排了《闹元宵》《方四姐》《茶瓶计》《白毛女》《江姐》《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红山湖》等剧目。
在《闹元宵》中,创造性地把一丑一旦的角色增加到四人行当之分,不仅促进了二人台发展,也使二人台的艺术风格趋于成熟。
在内蒙古这片广阔沃土的滋养下,迅速发展的二人台多次代表内蒙古进京演出,演职人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老舍、田汉、曹禺等戏剧名家在观看演出后给予肯定和赞扬。老舍先生更是挥毫盛赞:“亲切二人台,民间歌舞来。春风扬锦帕,玉蝶百花开。”
此外,二人台还到山东、河南、四川、广东、上海、辽宁、吉林、青海、西藏等省市自治区以及朝鲜、日本等国进行演出,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和欢迎。
源自内蒙古的二人台,且歌且舞走向了全国。
改革开放后,二人台与时俱进,围绕内蒙古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王满囤卖鸡》《叔嫂情》等经典剧目,以及大型民族历史剧《也兰公主》、大型历史题材剧《刘统勋私访河口镇》、大型现代剧《花落花开》《万家灯火团结梦》等优秀剧目。
精良的剧目必需要有好演员来出演。
历年来,内蒙古二人台先后涌现出了亢文彬、刘全、任粉珍、董文、宋振莲、邸文杰以及武利平、段八旺等一大批深受老百姓喜爱的人民表演艺术家。
2006年,文化部正式确立二人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二人台正式成为内蒙古的地方戏,荣居全国36个大型地方戏曲剧种之列。
贴近群众传播正能量
二人台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走西口”这一特殊缘起,依托悠久的敕勒川游牧文化,博采众长,吸收蒙汉音乐、舞蹈、曲艺、戏剧之精华,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位。
近年来,位于敕勒川平原的土右旗连续4次获评“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2012年,内蒙古首届二人台艺术节在土右旗举办,土右旗也被国家定为永久举办地,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今年,土右旗二人台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进入新时代,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从历史走进现代的二人台该如何应对?
“音乐也有地域性,在保持二人台原有基调的前提下需要做出改变,适应时代发展,弘扬主旋律。”段八旺说。
2011年,由段八旺导演的二人台音乐晚会《古道乡音》,就是一台“传统+现代”的代表作,晚会以二人台传统音乐为基调,加入了四重唱、二重唱、合唱、伴唱以及大乐队等现代音乐元素,演出后叫好又叫座。
29岁的李佳琦是呼和浩特市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青年编剧,入职4年的时间里,他写出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呱嘴《胖婶》系列,以及好评度极高的革命历史剧《多松年》等多部二人台原创剧目。
对于二人台如何延续辉煌,走进年轻观众的心里,李佳琦有自己的想法,“无论何时,戏曲都是与时俱进的,否则必然会被淘汰”。
李佳琦说,在我们父辈、爷爷辈那个年代,一部戏要慢慢地、细细地把它讲出来,下乡演出的戏时长最少得3个小时,不然,老百姓会说戏没演好。现在不一样了,戏的节奏要快,剧情翻转要快,短时间内要产生丰富的情节变化,还要融合很多信息量,就像电影,要尽可能地把各种各样的信息融进去,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
从2010年至今,由呼和浩特市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创作的二人台现代戏《花落花开》已连续演出10多年、历经3代演员、全国巡演600多场。该剧常演常新,每代创作者都会在剧中加入与时代相符的潮流元素,贴近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
近些年,根据国家惠民演出政策,我区二人台演出团队把演出地点多数放在了年轻人居多的企业、大中专院校等地方。
“要想戏好,首先剧本要好。”李佳琦说,要想吸引观众,就得贴近群众、说他们的话,并且要传播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作品创作中,倡导健康文化风尚,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群众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起来。
让二人台艺术 在新时代绚丽绽放
□徐亚军
初识二人台,源于20年前的一次下乡采访。当时,在一个村子简陋的小剧场里,一男一女两位演员正在表演节目,因为方言的缘故,太多的唱词我都听不懂,但演员土气的扮相、悲切的唱腔、夸张的动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之后的工作中,我采访接触过多位二人台演员和名家,观看过很多场二人台表演,对于二人台,我也从最初的了解、接受,到后来的喜欢。
不可否认,二人台艺术作为一种地域色彩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多年来,这门艺术在我区历代二人台艺术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扶持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要求也更高了。二人台艺术工作者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必须推动传统文化继续保持自身优秀特质、发挥自身优点长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在当代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其结合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更好地融入当今时代、服务当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