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产融合融出发展新动能

  □本报融媒体记者  胡日查  高敏娜 

  实习生  李洋洋

  寒冬时节,走进兴安盟突泉县,你会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在温暖如春的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园的大棚内,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在高精尖精密铸造的兴美科技有限公司厂内,各类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各司其职;三连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热火朝天,工人们正按工序将马铃薯加工成粉条……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近年来,突泉县以现代农业为根基、以工业发展为支撑、以特色旅游业为翅翼,完善政策机制体系,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将县域资源优势转为发展优势,谱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推进新型工业扩规升级。“ 一节PCCP管重45吨,长6米,生产期每天能生产40节,每天两班倒,必须要保证咱们内蒙古这个最大的水利项目稳步推进。”承担引绰济辽工程输水工程管线段工程的北京韩建河山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经理白福山介绍,2020年公司实现年产值1.4亿元,利税600万元,解决突泉当地150人就业。

  近年来,突泉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实施五业联动、百亿攻坚“5211”工程,积极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使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发展,蛇纹岩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又有新突破。装备制造集聚发展,金属精密配件铸造、锻造、加工项目相继落地,5万套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项目稳步推进,填补了兴安盟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的空白。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多点开花,绿丰泉年屠宰分割10万头肉牛生产线、年屠宰分割50万只肉羊生产线、高温肉制品生产线及速冻调理牛羊肉生产线项目投入使用,禽类产品加工业形成了安达牧业等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近5年,突泉县实施重大项目69项,累计完成投资145.34亿元,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现在种地可不像以前那么累了,全都是机械化耕种、管理、收割,产量高、效益好,我们的收入成倍增加,这日子是越来越好、越老越幸福。”水泉镇胜泉村村民徐宁看着家中黄灿灿的玉米堆开心地说。

  作为农业大县,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突泉县深挖现代农业潜力,规划建设“兴安盟金玉米雪花牛百万亩产业融合示范区”,把传统种植作物玉米产业做到极致,全县粮食产量连续5年突破20亿斤,晋升全国超级产粮大县。

  同时,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大棚种植业,全县以曙光、赛银花和城郊为代表的园区日光温室大棚总数达到6210座。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培育力度,叫响了“突泉小米”“溪柳紫皮蒜”“突泉绿豆”等多个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绿色产品认证企业7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3个。

  “现在这‘牧业再造突泉’政策是真的好,买牛有低息贷款,养殖有畜牧120,保障有牛保险,我们就是放心大胆地养,积极努力地干,守家在地的就把钱挣了!”突泉县杜尔基镇光明村李中海说。

  自2018年“牧业再造突泉”工程实施以来,全县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县牛存栏头数从2017年底的2.8万头发展到目前的18.2万头,其中安格斯等高端牛2.34万头,建成蒙东地区最大的安格斯牛养殖基地。

  推进全域全季旅游。眼下正值隆冬时节,突泉县大棚采摘进入了火热期。在曙光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园区聚美恒果四季采摘园内,草莓和小柿子已经成熟上市。一颗颗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十分惹人喜爱。

  近年来,突泉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盟旅游业“全域、全季、全业态、全要素、全民”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县域旅游品位和档次, 打造了东有设施农业可采摘、西有地质公园可观光、南有花海瓜田可休憩、北有自驾营地可驻足的全空间、全时间、全服务和全景观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近5年,突泉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94%和162%,2021年突泉县旅游接待游客56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达4.2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社会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主题宣传
   第07版:要闻·广告
   第08版:云上103
【云集】
【云听】
三产融合融出发展新动能
打卡地铁网红街
牧民骑着骆驼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