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那片新绿

  □本报记者  李国萍  通讯员  宋福恒

  隆冬时节,气温骤降,大多数农民已经农闲在家,张罗着年货。然而,乌兰察布市凉城县鸿茅镇泉卜村一片200多亩的樟子松育苗基地却是人来人往,工人们分工合作,两人一组把一棵棵丈许高的樟子松齐根挖起,用草绳扎捆好带着冻土的根部,小心翼翼地抬到路边的重型卡车上。忙前跑后的兰素平抚摸着壮实的树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兰素平,20年前从西北农业大学苗木系毕业后,跟随爱人回到泉卜村,她办过鸡场、养过牛羊,凭着一股拼劲儿,事业干得风生水起。回归所学专业培育苗木,缘于一次出行。那年,兰素平到山西省杀虎口旅游,放眼望去,山坡沟壑树木郁郁葱葱,涌动的绿波直击心灵。那一刻,兰素平亲身感受到人工绿化的巨大力量,她决心自己育苗,保护生态、绿化山川。

  2014年春天,兰素平成立了绿化公司。此后,她多次到河北雄安、宁夏银川、呼和浩特市等地参加苗木会,进一步学习苗木知识、掌握育苗技术。经过4年多的摸索,基地里各种苗木长势喜人,她又收购了凉城县岱海镇泉卜村农民张艳红200亩樟子松苗木基地,扩大规模,苗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正当绿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全面展开,她的育苗基地正好在拆迁范围内。她看着茁壮成长的苗木,建基地时没日没夜苦干的艰辛,浸种时没掌握好温度的失望和痛心,潮水般涌上心头。可身为共产党员的兰素平,还是积极响应县委号召,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于2018年拆除苗圃。后来在凉城县鸿茅镇南营村和丰镇市贾家村各流转100多亩土地,重新建起了苗木基地。

  谈到苗木事业,内向的兰素平打开了话匣子,她深情地说:“那一次杀虎口之行,震撼了我的心灵。后来,又看了电视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更坚定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决心。现在我主要精力都放在多育苗,育好苗上。针对岱海流域的土壤、气候育出更加适合当地的苗木,为建设绿色凉城出力。”

  冬阳普照,天朗气清,站在黄绿色樟子松下的兰素平,心中涌动着浓浓的绿意。贮存了养分的樟子松进入了真正的休眠期,正是移植的好时机,兰素平冒着严寒,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工人们。

  待到春暖花开,将又是一片新绿……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出彩
   第05版:出彩
   第06版:出彩
   第07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8版:要闻
   第09版:生态环保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视界
   第12版:收藏
沙棘柠条绘出“绿色版图”
让“生态饭” 越吃越香
【纵览】
村在景中立 景在村中现
为了那片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