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乌海:开局之年步履铿锵 转型发展乘势而起

绿意盎然美丽城区。王超 摄
乌海能源公司打造5G智慧矿山。郝飚 摄
自治区首座民用加氢站。郝飚 摄
发展现代农业,促农区居民增收致富。 孟和朝鲁 摄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赵荣 摄
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建设提速推进。图为东源科技1,4-丁二醇项目。乌达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郝飚

  回首“十四五”开局之年,乌海市在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上矢志不移,在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上持续发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上步履矫健。这是产业转型破题起势的一年,是绿色发展全面起势的一年,也是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的一年。一年来,乌海市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展现了新气象,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展望新的一年,乌海市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沿着“坚持一个遵循、贯彻一条主线、推进两大任务、实现‘三高目标’”的蓝图砥砺前行。

  产业转型势头强劲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寒冬时节,走进位于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的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企业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自2020年3月开工建设以来,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建设速度快速推进,目前一期已有3个车间投入试生产;其他8个车间设备已经基本安装完成,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设备。

  据介绍,项目主要生产氟苯类精细化学品,着力打造中间体到原料再到制剂的垂直一体化发展路线,60%以上产品出口欧美及日本市场,产品主要供给世界医药企业500强。项目建成后对乌海产业转型升级,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开局之年,乌海市的产业转型展现出强劲势头。一年来,该市精准定位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聚焦产业转型重点领域,实施重点项目146个,完成投资14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氢基熔融高纯铸铁等56个项目建成投产,争取光伏风电指标84万千瓦,海勃湾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列入国家试点,乌海进入新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锂电池、可降解塑料等一批优质项目布局落地。积极培育数字经济、临空经济、首店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5G智能化矿井项目顺利推进,数字化应用工业企业达到790家,56家餐饮、零售等知名品牌首店入驻。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理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四园”被认定为达标化工园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9个科研团队入驻乌海市科创中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5.9亿元,4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

  这一年,乌海市推深做实关键领域改革,100项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稳步推进,形成一批制度和实践成果。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力推进“五减三最”,推出“大表审批制”等10项“硬核”举措,全面推行“一网办”“掌上办”“一次办”“帮您办”,5586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减81.6%,“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9.7%。制定规范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建立企业家诉求直达反馈机制,政务服务“无事不扰、有事立办”。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合作持续扩大,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3亿元,增速居全区第一位。

  生态治理扎实推进 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天蓝、水清、地绿”……这是如今乌海市民对城市发展最直观的感受,“十四五”开局之年,乌海市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全力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为城市转型发展赋能的同时也不断增强着百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这一年,乌海市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聚焦“七治”系统发力,聚力开展百日攻坚。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达136平方公里,黄河乌海段水质保持Ⅱ类。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大力整治“两高”违规项目,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8%。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完成。组织实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67个,扎实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推进冬季清洁取暖,集中供热改造1344户。实行矿山治理“双责双长制”,协同推进矿权整合,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面积10.7平方公里,排土场火点实现“动态清零”,200多公里矿区道路实现全封闭管理,8家绿色矿山通过评估。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1天,剔除沙尘天气后达标率89.8%,完成自治区下达考核任务。

  这一年,乌海市还坚持城乡融合、协调发展、建管并重,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推进城区提质和乡村振兴,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6个,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2360套。S217海勃湾绕城段主体全线贯通,北上广深等10个一线城市航班稳定运行。新建改造市政道路、管网近600公里,公园景观提升工程获得市民赞誉。滨河二期开发提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一批公建项目启动实施。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树立“绣花式”管理理念,停车秩序、占道经营、文明养犬等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建成垃圾中转站12座,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用,垃圾分类试点有序开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等工程进度加快,海勃湾、乌达、海南城区5G网络全覆盖。乡村振兴精准发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项目19个。接续推进农区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村庄清洁、庭院美化、道路提升等工程,卫生户厕普及率居全区前列。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支出,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乌海市给出的民生答卷。

  这一年,乌海市发放稳岗返还、以工代训补贴资金和创业担保贷款768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夯实社会保障基础,低保标准提高到810元,居全区第三位。连续1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连续6年上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在全区率先制定低收入家庭财产认定标准,困难群众救助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列入全国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案例。全力解决房地产领域“三难”问题,10个问题楼盘基本化解,解决延期交房4326套,安置回迁群众1218户,历史遗留不动产权证登记应办尽办。农区居民“暖心煤”全部发放到位,在寒冬中送去党委、政府的温暖。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1545万元。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成投用,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开工建设,新增养老床位587张。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落地见效,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全面推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居全区第一,人民健康保障指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居全区前列。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63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事项有序推进。

  这一年,乌海市加快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治理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化解政府债务总额83.8亿元,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得到有效处置。加强平安乌海建设,“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雪亮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过去一年,乌海市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旗帜鲜明讲政治,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建议提案241件,满意率达98%以上。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回首过去成绩丰硕,展望未来信心倍增。新起点新征程上,乌海市将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把握时代大势、抢占发展先机,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迎接自治区两会召开
   第06版:兴安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乌海
乌海:开局之年步履铿锵 转型发展乘势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