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语同音·书同文·人同心

  □许晋

  统一的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以来,“语同音·书同文·人同心”一直都是历代王朝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先秦的“雅言”、汉代的“通语”、明清的“官话”、民国的“国语”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推广的“普通话”,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通用语言的追求从未中断过。在这一过程中,汉字也逐步摆脱各地的发音,以形表意,系联起九州方圆的语义世界,为文明赓续、文化繁盛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方言纷繁。据传,黄帝时中原有万国,《礼记·王制》载,商代以前,“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周代以后中央集权的国家形态逐渐形成,语言发展的大势始终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如《论语·述而》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通过雅言得以周游列国讲学并喜获三千弟子。纵观三千年语言发展史,中华大地上的通用语言一直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演进,但统一和融合始终是我国语言发展的大势和主流,追求“语同音”一直是中华各民族的梦想。

  汉字是记录中华民族优秀语言文化并形成浩瀚中华文献典籍的符号,历经周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有过篆隶之分、正俗之别、繁简之变,它或铸刻,或书写,或版印,或数字化,发挥着“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重要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沟通着不同民族和不同方言。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汉字的统一将不同时代、不同方言地区的人焊接在一起,也将我国的各个民族熔铸成一个伟大的集合体。

  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都直接使用过汉字,也有不少民族借用汉字或受汉字影响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在少数民族古文字体系中,参照和借鉴汉字的古文字占据了半壁江山,如北方的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南方的方块壮字、方块哈尼文、京文、水书等,也有用少数民族文字给汉语注音的,如20世纪20年代,我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杨成志在云南省昆明东郊阿拉撒梅彝区(今官渡区阿拉彝族乡)三瓦村调查时,发现当地祭师们记录汉语经文时,习惯用彝文来给汉语经文注音。这种彝汉文融合现象,成为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有力佐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有56个民族130多种语言,30个有文字的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6种。在这个有着14亿人口、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如果没有统一的语言文字作为交流基础,大家各讲各的,谁也听不懂谁,就难以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无从谈起。

  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民族能够以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深化交往交流交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如艾思奇、李四光、旭日干、萨本茂等,他们都能够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教育、科研、经济、体育等各领域发挥了巨大才能,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言文字事业发展道路。

  “语同音·书同文·人同心”是中华民族恪守的文化原则,是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是中华儿女割不断的文化纽带。统一的语言文字使各民族人民间的情感得以沟通、文化得以认同、政令得以畅行,统一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加强团结、走向强盛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动力。中华文明能够在不断包容中吐故纳新,语言文字居功甚伟。

  (作者系内蒙古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特刊
   第05版:论道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寄情乡土田园 端稳中国饭碗
语同音·书同文·人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