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扮靓幸福生活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王超 摄
乌海市举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王超 摄
乌海市市域社会治理中心。郝飚 摄
网格监督员穿梭大街小巷解决民生问题。
“乌海24小时警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齐越 摄
  □郝飚  铁帅

  2020年以来,乌海市紧紧抓住全国第一期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有利契机,立足于打造全区一流、争当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模范生”目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征,专班项目化推进,部门清单化实施,以创新“五大体制”、防范“五大风险”、深化“五治融合”为着力点,倾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乌海样本”。

  聚焦“五大体制”  打造市域善治指挥链

  “您好!欢迎致电乌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有什么可以帮您?”“我的车被挡住了出不去,需要车主来挪车!”“请提供对方车辆的车牌号码。”“请稍等,我们立刻帮您联系车主!”经过乌海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的一番操作,不到5分钟时间,车主便来挪了车。

  在乌海市,像这样的情景经常会上演,12345市民热线可以称得上群众解忧密码,市民只需拨打12345,就可以解决挪车、开门锁、通下水道等诸多问题。不仅如此,该市还整合41部行政、公用事业热线及心理咨询、校园欺凌、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铁路周边安全风险隐患、优化营商环境等热线,由12345“一号接听、两线联动、实时分流、限时办理、统一答复”。如今在乌海市,非警务类民生诉求由12345市民热线受理,警务警情类由110警务热线办理,市民只要记住12345和110就能获得全方位帮助。数据显示,“12345”年均受理处置群众诉求60余万件,事件办结率达99.17%,群众满意率达97.83%。

  这是乌海市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乌海市从创新完善党委领导体制、政府负责体制、群团助推体制、社会协同体制、公众参与体制“五大体制”入手,全力解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精准打造市域善治“指挥链”。

  该市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12个市级领导任组长的专项推进组,市、区分别成立正处级、正科级社会治理中心,各镇(街道)政法委员直接统筹平安办、综治中心工作,形成贯通市、区、镇(街道)三级的实体化联动抓试点工作体系。并建立市级统筹、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一体化项目推进体系,有序实施城市大脑建设、社会治理平台升级、智安小区建设等136个社会治理重点项目。同时,分地区、分领域、分行业开展“十小平安”创建,打造了一批平安村(社区)、医院、学校、家庭等,积“小平安”为“大平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乌海奠定坚实基础。

  乌海市出台党建带群建、群团共建共治实施方案,创建了一批“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四级婚姻家庭调解委员会实现全覆盖。推动企业依法履行劳动合同签订机制,百人以上企业合同签订率动态达到90%。成立了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吸纳会员1000余人。群团助推社会治理生动局面基本形成。

  此外,乌海市创新完善社会协同体制,由社会组织提供“需求清单”,指导服务部门以“目标清单”引领部署,以“专题清单”破解难题,以“执行清单”强化落实,以“日志清单”有序提效。深入实施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社区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共建共治项目,市、区两级社会组织孵化场所实现全覆盖。

  聚力“五项工程”  构建精准高效防控网

  在乌海市人流量较大的道路,每天都会有“智慧警车”开展巡查工作。据了解,“智慧警车”为纯电动新能源车辆,全车装备9个高清摄像头,配备车辆识别等前端设备,可动态化、自动化采集分析路面车辆、图像等信息,实现“人留影、车留痕”,有效辐射了全市车辆和人像卡点死角。此举在提升治安防控和应急处突的实战效能同时,也让市民群众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

  近年来,乌海市坚决扛起“防范化解五类风险”主责主业,全力守牢“不发生重特大案事件”底线,推动市域成为重大风险“终结地”。

  乌海市将推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作为首要性工程,坚决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健全完善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机制,有力提升维护政治安全实战能力。同时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基础性工程。“雪亮工程”国家示范项目率先通过中央验收,广泛应用于维护稳定、治安防控、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成“乌海24小时警局”,创新实施“警力跟着警情走”的等级化勤务模式和“警务工作站+智慧警车‘小蒙微警局’”零距离警务模式。与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签署平安建设跨区域合作协议,实现与周边相邻盟市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全市连续9年命案全破,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8%左右,2021年经自治区委托第三方测评达99.14%。

  与此同时,乌海市全面抓好社会矛盾化解控制性工程。区、镇(街道)矛调中心实现全覆盖,实践形成了医疗纠纷、交通事故、物业纠纷、治安纠纷等39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各区矛调中心、社会治理中心、综治中心全部实现“三中心合一”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全市151个调解组织、829名调解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全力实施公共安全防范底板性工程。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和“全周期管理”意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行动,建立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了“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形成前、把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前、把标准运用在生产作业前”的“三位一体”安全治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非现场远程监控,全市连续5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此外,为深化网络安全风险应对综合性工程,乌海市成立了市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多部门网络联合执法机制,网络安全风险应对能力明显提升。

  坚持“五治融合” 绘就市域共治同心圆

  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乌海市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全过程,坚持“五治融合”共同发力,不断创新丰富社会治理内容方式,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构建市域共治“同心圆”。

  该市坚持政治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议题”,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相关学习5119次,全面启动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三年全覆盖,有力保证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法治保障。出台全区首部城市管理地方性法规《乌海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制定《住宅物业管理条例》,用立法形式规范社会治理工作。创新成立乌海市法院综合执行指挥中心,结案平均用时、实际执行到位率等5项指标全部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

  坚持德治教化。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阐释,积极选树宣传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200余人。制定《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实施办法》,市级财政安排见义勇为专项资金,及时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营造人人向善的浓厚氛围。

  坚持自治强基。100%村(社区)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创新“初心会客厅”“邱叔说事”“百姓名嘴”等群众议事协商机构,切实做到老百姓的事情由老百姓做主。该市将全市整合划分为786个网格,创新“一格一长一警一专多兼”管理模式,人手一部网格通智能手持终端,全面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化解等8大项任务,累计推动69万余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在网格内有效解决。强化志愿服务,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11.5万余人,占市民总数五分之一的“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市民对志愿服务认同支持率达95%。

  坚持智治支撑。加快建设“城市管理一平台、数据融创一个池、城市运行一个屏、基础设施一朵云”的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新格局。升级完善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网格五级一体化社会治理智能平台,汇聚22个部门309类3.2亿条数据资源,建成市域社会治理8个“一张图”、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等多个智能化系统场景应用。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市100%村(社区)可代办政务服务事项,99.9%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97.6%实现“网上办”,86%实现“零跑动”。

  民之所安,政之所向。在奋进新征程的道路上,乌海市将全面发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决胜攻坚,确保如期实现“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目标,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乌海,切实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乌海市委政法委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乌海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扮靓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