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实干力度传递帮扶温度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定点帮扶工作侧记
永富村全景图。
在晓景农场参观学习。
赴五一会址红色游学。
向村民宣传政策。
永富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争星晋位”奖励兑现大会。
送文艺进村。
  □高敏娜

  仲夏时节,兴安盟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永富村绿树掩映,村容整洁。100多公里开外的突泉县水泉镇小泡子村,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今年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举措,共投入帮扶资金177万元,争取项目资金220万元,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转变群众精神面貌、助力帮扶村解决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上下功夫、出真招,以实干力度传递帮扶温度,让这两个曾经不起眼的小山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今的永富村和小泡子村,处处有新貌、处处好光景。当地群众安居乐业、安康富足的幸福笑容,更是从脱贫之路到振兴之路的最好见证。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开新篇

  戴上手套,拿起铲子和扫把,对道路两旁生长旺盛的杂草进行清理……近日,学校党员干部到该校新调整后的定点帮扶村——科右前旗巴日嘎斯台乡永富村开展“共同清理院落卫生”活动。虽然烈日当空、草杂虫多,大家依然齐心协力,干得热火朝天。经过几小时的辛勤劳动,村屯环境焕然一新。

  “我们学校先后3次组织全体教职工来帮扶村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此次除草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党员干部与帮扶村村民的关系,既把‘干部到乡’工作落在实处,又让‘我为群众办实事’从‘笔间’到‘田间’,从‘办公室’到‘地头’。”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党总支副书记张明宇表示,作为一名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共同“描画”永富村的美丽“新家园”。

  年初以来,学校党总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结合《2022年度全盟重点工作、亮点工作、难点工作“三本清单”》及《兴安盟“干部到乡”工程实施方案》,研究制定了学校重点工作、亮点工作、难点工作“三本清单”,并推出以“五助、八同、三促进”为载体的帮扶亮点工作思路,即助力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与帮扶村党员、监测户共同认领一棵树、共同种植一亩田、共同开展政策宣讲、共同召开主题党日活动、共同清理院落卫生、共同组织文艺汇演、共同参加技术培训、共同举办中华文化大家学活动;以全面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促进干部到乡结对认亲工作走实走深、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

  帮扶工作初始,学校把驻村工作队选派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做到严格标准、精准选派。在学校师资严重紧缺的情况下选派了一名环节干部和一名骨干教师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帮扶期间,帮扶干部积极做好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工作,成为学校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定点帮扶工作的缩影。

  “通过走村入户,深入179户常住村民家中进行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本村及村民的各方面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同时,积极配合村两委制定本村的乡村振兴规划,上报相关报告、数据等。”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派驻永富村第一书记杨金锋说,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人居环境整治第一次、第二次监测对象调查统计,对全村进行6次入户排查走访,持续开展“四到村五到户”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帮扶措施。加强监测管理,聚焦“十类户”等重点群体,做好跟踪走访、精准帮扶、动态管理。

  今年“七一”,永富村的主题党日活动有些特别,学校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及老年开放大学学员齐聚村里,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肖翠艳以《深刻领会把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为题,面向帮扶村党员、校党员讲授了一堂精彩的专题党课。随后,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再次接受洗礼,牢记庄严承诺,坚定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心和决心。

  自2017年起,该校党总支已连续六年在帮扶村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以签订联建协议、党员分享会、送文化进村、结对共建、讲党课、理论中心组联合学习研讨、节日慰问等形式不断夯实组织基础,有效巩固了帮扶桥梁,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组织振兴提供坚强的保障。

  建设美丽乡村,首要是乡村环境治理。学校在为小泡子村种植1300棵云杉的基础上,又投入15万元,为调整后的帮扶村永富村主干道两侧约3000余延长米种植云杉380棵、丁香树300棵,为帮扶村增添生态底色。

  与此同时,还对其两侧墙面进行了修缮粉刷,制作包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等内容的宣传墙,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新建村部、绿化维护设施等。

  “虽然盟电大对永富村的帮扶还不到一年,但帮扶成效显著,已使永富村从全镇的后进村提升为中上等村。”巴日嘎斯台乡党委书记王爱武说。

  争星晋位  乡风文明入人心

  “这个‘争星晋位’政策确实好,我们打扫自己家卫生,还给奖励,以后我们要做得更好……”永富村村民梁金广领取“争星晋位”满额奖金后,满怀信心地说。

  为进一步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实现“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百姓面貌新起来”的奋斗目标,学校结合创建文明村镇相关内容,制定了《巴日嘎斯台永富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争星晋位”实施方案》,对本村常住户进行全面入户打分评选并实行表彰奖励。

  自此项方案推出以来,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们对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家家户户都呈现出全家上下齐心协力整治环境的热闹景象。“你家打扫的咋样了?”“咱明天得把墙外头的砖都搬进来。”“明天院子还得再收拾一遍!”……这些对话成为了永富村村民们这些日子茶余饭后的常谈。

  “争星晋位”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在小泡子村帮扶期间探索开展的创新工作。2018年,在突泉县水泉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反复调研、征询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学校以“扶贫扶志,扶人扶心”为理念,发挥帮扶资金的激励效能,突出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实施了“争星晋位”工作。

  “争星晋位”共设立“十星”,包括家庭美德星、遵纪守法星、政策知晓星、环保卫生星、技术能手星、脱贫致富星、庭院经济星、产业发展星、乡风文明星、思想转变星,得分在5分及以上可获得该星,按所获星得分比例发放奖励资金,每星奖励100-500元不等,最高奖励3000元/户,通过评定、审核、奖励等程序,最大限度发挥帮扶资金的激励效能,促进贫困户努力争星晋位,增强内生动力。

  不久前,永富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组成的评定小组,对常住的168户进行全面入户打分,拉开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争星晋位”评选的序幕。

  驻村工作队多次入户走访,对168户房前屋后、宅内庭院进行实地查看,并多角度拍照记录,随后将照片及评定详情整理成册,形成档案,依据永富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争星晋位”实施方案评定办法进行打分和奖金计算。经过客观公正的打分评选,全村168户常住户中,共有143户兑换了现金奖励共计49200元,其中8户获得“争星晋位”满额奖金共4800元。

  在永富村人居环境整治兑换大会现场,获得“争星晋位”满额奖的8户村民依次上台领取奖金,其余135户获得“争星晋位”基础星的村民代表也有序排队,签字领取奖金,现场一片喜气洋洋。

  “‘争星晋位’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以外在行动促进内容转变,破除农牧民群众‘等靠要’‘慵懒散’思想取得了显著效果。小泡子村和永富村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转变,群众间形成“赶学比超”的氛围,村民们能够主动学习政策法规,增强自身素质,学习致富技能,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信心更加坚定。”肖翠艳细数着“争星晋位”带来的改变。

  据了解,自2018年“争星晋位”评比开展以来,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通过入户检查评比,共为农牧民发放奖励资金30多万元,并发放价值4.1万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争星晋位”积极营造了文明新风,突泉县在此基础上实施了“积分争星”评选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

  素质提升 激活富民源动力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除了送钱送物,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提升自身发展能力。以农牧民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增强农牧民内生动力,始终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校重视阵地建设、文化建设,先后为小泡子村、永富村申请配备价值10万元的“电大书屋”各一所,投入20万元为两个村部打造“村民大讲堂”及“党员文化阵地”,协调的永富村新建村部项目也即将开工建设。

  利用“村民大讲堂”,学校邀请来自北京农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地专家学者,围绕生产技能、生态护林、乡村旅游、智慧助农、庭院经济等内容开展常态化培训,并与北京开放大学签订对口帮扶合作框架协议,送教进帮扶村,为100名农牧民提供免费学历教育提升,培养了10多名专本科大学生,助推教育帮扶,助力人才振兴。

  “只有帮助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掌握新的致富本领,才能从根本上确保长期脱贫效果。因此,我们在永富村开展整村推进农牧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对170名村民进行分期免费培训。”肖翠艳表示。此次培训紧紧围绕兴安盟农业农村中心工作,结合永富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种植、养殖等技能培训,期间还带领学员赴晓景农场、义勒力特花香小镇、五一会址开展实地观摩,通过课堂讲授+实操+拓展活动,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针对性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有效促进乡村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整村推进农牧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只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校在兴安盟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下,被授予京蒙扶贫协作基地、林果业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已开展6期京蒙扶贫培训,培训贫困户、致富带头人、扶贫干部550余人,开展10期兴安盟农牧民林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培训学员800余人,切实提高了农牧民人文素质和生产生活技能,提升了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眼下,京蒙协作项目嘎查村社会治理示范培训也即将开班。

  “要树立定点帮扶工作典型,并且结合帮扶单位行业特点,在培训项目上予以倾斜,帮助帮扶单位进一步开展好乡村振兴工作,同时,正面典型也对其他部门单位起到正向激励的作用。”兴安盟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陆启国说。

  “通过培训,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学到更多农技知识,提升林果种植水平,实现增产增收。”学员们纷纷表示,参加林果业种植技术培训班后,受益匪浅。

  倾情帮扶不仅结出了硕果累累,也让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荣誉满载。在2018年兴安盟直属机关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和突泉县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2018年度兴安盟(中、区)直机关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半年考核和全年考核中被评为实绩突出单位,驻村干部被评为驻村干部先进个人;2019年获得盟、旗定点帮扶和旗县行业扶贫先进单位。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承载着广大百姓的福祉。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这条脚沾泥土、心系群众的帮扶路上,携手帮扶村村民,将脱贫攻坚的硕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基石。”肖翠艳说,下一步,学校还将拓宽定点帮扶领域、丰富定点帮扶内涵,为乡村振兴事业继续贡献电大力量。

  (本版图片由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兴安盟分校定点帮扶工作侧记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专题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云上103
   第11版:读图
   第12版:收藏
以实干力度传递帮扶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