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圆地方 天人合一

魏家窝铺遗址房址。
魏家窝铺遗址内部。
  ◎本报记者  王静宇  李倩

  苍穹浩茫茫。

  大地故恢恢。

  5000多年前,西辽河流域,红山先民们正在努力探索、发现、生长。

  他们建造温暖家园,他们用美来装饰自己的生活,他们学着认知自然,他们思考死去的世界,他们感恩自然赐予的一切,他们祈求福祚绵长庇佑后代。

  他们留下众多遗址,静静地等待着,等待后人们以不可预知的各种方式与他们“见面”。

  海内澹然  井然有序

  1992年秋的一天,上午九点,无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摄影师薛玉尧面对眼前的震撼,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喊着大家伙儿帮忙,一起将他从北京拉来的热气球放飞起来,他随着热气球慢慢升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座“华夏第一村”。

  只见,一椭圆形环壕怀抱着聚落,聚落里房址排列整齐有序,遗址中央有两座并排的大房址,面积超过140平方米,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内蒙古文物学会副会长王大方指出:兴隆洼文化遗址是我国东北地区与内蒙古东部经过全面考古发掘出土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为丰富的史前人类的聚落。

  “聚落外侧为环壕,内侧是成排分布的半地穴式房址,布局规整,秩序井然,显然经统一规划营建而成。”王大方说。

  “那两座大房址可能是聚落首领住的地方,或是举行公众议事、原始宗教活动的场所,说明当时社会已经有了等级、分层。”敖汉史前文化博物馆馆长田彦国说,“兴隆洼遗址的发掘,对研究辽西地区当时的社会结构、生产水平和生活方式具有典型意义。”

  兴隆洼遗址成为中国史前聚落研究的引人关注的、最完美的标本之一。

  而魏家窝铺遗址是红山文化时期规模最大的一处完整聚落。

  赤峰市红山区文物局文物保护股股长周雨时曾参与魏家窝铺遗址的发掘,2009年至2012年,4年间魏家窝铺遗址累计发掘面积15320平方米(勘探面积约93000平方米),确认房址114处,灰坑219处,壕沟3条以及灶址15座等,出土了大量陶器、石器、骨角蚌器以及动物骨骼等遗存。在魏家窝铺遗址临时展示棚内,周雨时指着房址说:“有两个点很有意思,值得思考研究,一是房址门的朝向不同,有可能是当时居住的人根据不同的季节、风向来选择住哪座房子;另一个点是,我们曾经在两个相邻房址中分别发掘出半块磨盘,原本整块的磨盘被分割归属于不同的房子,可以猜测这两个房子都是一家的,或者这房子主人之间是有关系的,或许是兄弟分家之类。”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说:“这些材料对于进一步研究红山文化的社会层级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兴隆洼遗址,我们通过发掘可以得知一‘家’有3到4人左右,那这个聚落大约有六七百人。魏家窝铺遗址面积更大、人口更多,可以想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天地和顺相生,人际间和谐相处’的状态,生产力水平提高,相应的人口也增长。”田彦国说,“单就敖汉旗境内,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遗址有2600多处,但是发展到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时,就只有300多处了,那么这里的人们去哪了?去中原了?这都是个谜。”

  未知,是考古的魅力。

  礼序天地  护国佑民

  “禘天于圆丘,禘地于方丘,禘祖于宗庙。”

  红山文化祭祀遗址,既有祭天环丘,祀地方坛,又有尚享先祖的庙宇。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动而万物生。”5000多年前的红山先民,感恩于大自然赐予的一切,因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怀着敬畏和希冀,祈盼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牛河梁遗址范围达到了50平方公里,坛、庙、冢齐全。“这个形制是国家祭祀的特征。说明燕山以北的‘古国’,走到了中华大地各个史前文化的前列。”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孙永刚说。

  田广林先生认为,不惜耗费巨大的社会资源去营造如此大规模的礼仪中心,其核心目的就是要借助祭祀近祖和“怀远尊先”等形式,达到团结部族、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郭大顺先生曾指出,独立存在于居住址以外的“坛庙冢”三位一体的配套组合,有主次和依南北中轴线的总体布局,“不仅见于牛河梁这样的中心遗址,也见于东山嘴、草帽山、半拉山这样的一般遗址,是建筑布局制度化的表现。”

  站在草帽山遗址前,田彦国讲述着一处坛冢合一的建筑形式,前坛后冢的南北布局清晰,有方有圆,层次清晰,十分规整,用琢成方形的石块砌筑的祭坛,层层叠起,有三层台阶,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金字塔”。积石冢东北部的石堆近似乌龟,中部隆起,四角各摆出一足,正前方伸出一首。

  “这也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礼仪建筑群之一。”田彦国说,“礼,就是来源于祭祀。”

  “距今5000年前,较早地在红山系列文化社会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以敬天崇祖为基本内涵特征的礼制传统,成为后世中国南北各族居民共同的精神产物和历史文化根源。这种文化上同根同源的内在亲缘关系,决定了古代中国在数千年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中,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分裂和割据的严峻考验,从而成功地维系了中华 5000 年礼制传统文明。”田广林先生在参加2022年度红山文化高峰论坛时说。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牛河梁‘金字塔’式建筑其实就是一个在盖天理论指导下法天之象修建的‘天’的模型。”董婕、朱成杰《牛河梁红山文化“金字塔”隐含5500年前北斗七星天象》一文中提到。

  牛河梁第二地点三号积石冢总体布局平面呈圆形,由三个长条状多棱形石柱组成的同心圆圈构成,直径分别为20米、15.6米、11米左右,外圈最低、内圈最高,三层递收迭起。

  著名天文考古学家冯时先生注意到这三环施坛的天文学意义,认为石坛的拱形外观可以视作天穹的象征,而三个同心圆正可以理解为分至日的太阳运行轨迹。它是“迄今所见史前时期最完整的盖天宇宙论图解”,是一幅与当地真实天象“完全相符”的“实用盖图”。

  “极星与天俱游,而天极不移。”董婕、朱成杰则认为,此金字塔式建筑与北斗七星天象相关,“说明红山文化先民已经掌握了高水平的天文观测技术,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天极的位置和北斗七星绕极轨迹。”

  “这个发现,不仅揭示了始见于汉代文献记载的关于北斗七星命名的古老依据,而且将中国人进行准确天文观测的历史推进到5500年前,早于英国的巨石阵。”

  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智慧的中华先民们在日复一日的观察中,发现朴素的自然规律,并将自己的认知总结记录下来,进一步创造了历法。“四时、八位、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些历法中有着中国人对自然的认知,以及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人们顺应这些时令秩序,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背后,蕴含着古人“观自然变化、与自然相和”的理念。

  这理念跨越时空,代代相传,如今,融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华儿女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7版:区域新闻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天圆地方 天人合一
【“两个打造”项目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