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山山脉七老图山系深处,有一个小山村,村内有一座山峰形似马鞍,这个小山村因此取名马鞍山。马鞍山地处赤峰市喀喇沁旗,这里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也是多民族聚居区和生态脆弱区。村里人均耕地少,地力贫瘠,干旱缺水,“一把锄头二亩田,面朝黄土背朝天”曾经是近400户村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
然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走上乡村振兴的路途上,马鞍山村却在葆有本真的基础上嬗变成新模样。当记者再一次走进马鞍山村时,一幅产业兴旺的蓬勃画卷跳入眼帘。
一场透雨过后,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59岁的刘瑞侠正在自家的山葡萄园劳作,她一边除草一边剪枝。这位靠种山葡萄还清借款、摆脱贫困、日子殷实的勤劳母亲,望着一树树晶莹剔透、青翠欲滴的山葡萄,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再过半个月,山葡萄就能采摘了。这5亩多地的山葡萄,往合作社一送,两万多元就到手了。”刘瑞侠禁不住笑起来,“数着嘎嘎新的人民币,心里别提有多畅快啦……”
大自然的孕育,赋予了马鞍山特殊的风物。自从第一棵山葡萄树生根结果,这方土地上的村民,生活便有了新的味道。而一棵树、一个村和一个合作社的联结,不断演绎着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动人故事。
马鞍山村地处北纬41.5度,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病虫害少。2000年,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志通过外出考察时得知,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山葡萄生长,于是,他先后引进各种优质葡萄品种进行试种,结果不仅色泽好、糖分足,而且营养价值高,很快就带动本村、邻村的农户种植起来。高峰时期,本村及周边种植面积过万亩。种植户多了,种植面积扩大了,逐步实现了统一购苗、统一浇水、统一技术指导,也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扩大市场规模创造了条件。
山葡萄主要是给相关企业作原料。怎么卖出好价钱,让村民们犯了愁。2009年前后,受市场变化影响,山葡萄大量滞销,很多村民含着眼泪把葡萄树刨掉。面对这种情况,张国志和村干部们反复合计,下决心筹资办起了山葡萄专业合作社和葡萄榨汁厂,以每斤高于市场0.5元的保护价收购本地种植的山葡萄。如此一来,村民们不用再操心销售和储存的问题,而是由合作社代表全村与酒厂洽谈买卖,直接出售原酒。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乘势而上,不久便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进行企业改制,兴办了金马鞍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自己发展成品酒酿制。
有了自己的酿酒企业,村民的脑子更活了。如今,村里山葡萄酿制出来的红酒共20多个品种,高中低端都有。酿红酒剩下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再次发酵后又制成白兰地,酒渣则做成饲料。在销售上,除传统渠道外,还依托电商平台将销路扩大到全国,村里有四五十人更是利用社交软件做起了微商,实现了“人人种,人人卖”。不仅如此,村里还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并在山下建起红酒庄园,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而马鞍山村山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志,为了村民的富裕,65岁的他依然带领村民到地里劳作。“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做的事情,”张国志告诉记者,“靠着山葡萄,我们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使村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全村现有山葡萄种植户240多户,种植山葡萄亩均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去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900元。”
65岁的村民李义,看到种山葡萄效益好,便不断扩大规模。现在,他的山葡萄已经发展到8亩多。“自己种植山葡萄,同时还在葡萄酒厂上班,年收入超过5万元。”他自豪地说。得益于山葡萄产业,李义盖起了5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还买了轿车,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现在,3500余亩的葡萄种植园与马鞍山景区相叠加,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92%。葡萄种植园就如梭织的绿色地毯,连绵铺展,与迤逦叠翠、万物滋荣的马鞍山,构成一幅相依相偎、和谐共生的美丽风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村民在葡萄园里劳作时,经常见到狍子、野猪、狐狸、野鸡、山兔……每至夏秋,松林里蘑菇遍地生长,榛子林里榛果满枝。勤劳的村民们上山捡蘑菇、采榛子,将成品拿到马鞍山脚下的山货市场售卖,深受游客的喜爱。一个采摘期,拾捡山货的村民多达数百人,有人年收入甚至可达两三万元。
漫步在绿意盎然的马鞍山脚下,品味着葡萄美酒的芳香,大批游客举起相机,捕捉绿树与红瓦的互衬,将葡萄藤蔓的延展定格,也把一个村的繁荣故事传向祖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