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宝力皋吐遗址:

科尔沁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墓葬群

南宝力皋吐遗址。 复原的先人居住区。
▲玉璜。
▲带柄彩陶罐。
▲玉坠饰。
▲玉牙璧。
▲双耳陶壶。
  南宝力皋吐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境内。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4500年左右。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北方农耕文明和游牧、渔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第一手考古资料,印证了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大意义。

  刮出的古代文化遗存

  位于科尔沁草原北部的扎鲁特旗,北倚连绵起伏的大兴安岭,南望古老的西辽河,东邻肥沃辽阔的松嫩平原,西眺巍巍的燕山山脉。这里地域开阔,水草丰美,自远古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纵横驰骋的历史大舞台。千百年来,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

  遗址最早发现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春夏交替时节,草原上强风盘旋,狂风将埋在地下的陶片刮到地面上,被当地村民发现,但是村民并不了解其中价值。“2006年夏天,我到现场捡到陶片后就判断‘这是新东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原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时任考古发掘领队的吉平回忆道。

  塔拉、吉平所著《内蒙古扎鲁特旗发现新石器晚期墓葬群》中表述:遗址位于扎鲁特旗东南道老杜苏木境内,2006年6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辽市博物馆和扎鲁特旗文物管理所对这一地区展开调查,并着手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就此,距今4500年左右的史前遗址展露于世。南宝力皋吐遗址的房址平面形态是“凸”字形,面积一般为10平方米左右,为半地穴式,墙壁和居住面涂有白色黏土,发现的作物主要是黍谷之类。从2006-2009年4年间,吉平带队对遗址进行发掘,清理房址18座,清理墓葬295座,遗址出土陶器300多件,骨器、玉石器等1000多件。

  2006-2008年,南宝力皋吐遗址发掘项目获得“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并入选国家文物局举办的“2007-2008年度中国田野考古学论坛”六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5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现史前冠饰

  遗址分为聚落房址区和墓葬区,在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距今4500年左右的史前人类帽子——冠饰。出土时冠饰很紧密地套箍在遗骸头颅上,帽子的形状十分清晰。

  据检测发现,组成冠饰的是剖割成弧形条片的动物牙齿,每个骨片两端都有孔眼。骨片长短、弧度非常讲究,每顶冠饰由十几片骨片组成。此外,戴冠饰的人均为仰身直肢葬,骨骼保存完好。

  吉平介绍,冠饰可能与该地区原始族群狩猎的生活习惯有关。用猎取的动物牙齿制作冠饰,有利于长期保存。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盖之庸介绍,南宝力皋吐遗址所显示的农业与采集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而先天的地理环境优势,又使这里成为当时的文化交会中心。遗址中带有许多周边考古学文化特点,似乎是在讲述几千年前发生在这里的关于文明交会的故事。

  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博物馆馆长刘志强介绍,遗址出土有精美的玉璧、玉璜、刺猬形陶器,以及“人”形孕妇陶壶等。既有石刀、骨锥、纺轮等生产工具,也有五角星形石器、冠饰等礼仪用品。五角星形石器呈黑色,煤晶石质地,在上面以浮雕的形式叠加了一个小的五角星,小五角星的尖角正对着大五角星两个尖角之间,两个五角星的中心是圆形的孔,可以装木柄,这很可能是类似于权杖头之类的礼仪用品。

  《内蒙古扎鲁特旗发现新石器晚期墓葬群》中介绍:南宝力皋吐墓地是一处新石器晚期的墓葬群,其文化性质有待于进一步确认。南宝力皋吐墓地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文化面貌也相当独特,因而在东北地区史前原始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承起意义。

  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研究材料表明,早在5000年前,科尔沁草原就是我国古代北方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也是重要的历史舞台之一。南宝力皋吐遗址的发掘证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与东北地区就已发生密切接触。该遗址出土的丰富且珍贵的文物引起专家学者高度关注。

  2010年8月,参加南宝力皋吐遗址学术研讨会的国内30多位知名考古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南宝力皋吐遗址规模巨大、形制特殊、出土文物丰富、文化面貌复杂,它的发现对研究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史前文化都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学术价值非常重要。“这一遗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很难归入已经命名的文化类型。”时任北京联合大学历史学学科带头人韩建业说。

  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表明,该遗址所体现的多元文化现象可能与扎鲁特旗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有关。“扎鲁特在蒙古语中意为‘驿站’,南宝力皋吐遗址恰恰体现了这一特点。”根据目前出土的材料来看,南宝力皋吐遗址除了与东北的史前遗址有密切联系,而且南与山东,西与新疆、甘肃,北与俄罗斯等地存在文化交融现象。

  北京大学教授李水城认为,南宝力皋吐原始生活区具有文化通道的作用。“这里发现的火烧墓和叠肢葬等墓葬形式,在同时期的中国西北与河西走廊一带也出现过,因此,两地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吉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遗址出土文物为研究北方农耕文明和游牧、渔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第一手考古资料,印证了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较大意义。”

  让文物开口讲故事

  6月1日召开的通辽市委常委会提出,要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通辽历史和西辽河文化研究,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口径15.6厘米、腹径39.2厘米、底径12.4厘米、高23.5厘米的‘人’形陶壶以360度全息投影展示了典型的女性孕育形象……”金秋时节,通辽市南宝力皋吐遗址博物馆内,利用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以3D动画的形式展示了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新颖的展示方式让文物“开口”讲故事成为现实。

  南宝力皋吐博物馆于2015年动工建设,2017年8月布展完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以还原史前文明、展示新石器时期文化、宣传优秀文明成果为宗旨。另外,为了增强实物性和直观性,在展厅外的复原区,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史前先民的生活场景。

  刘志强说,随着“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创新传播吸引着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南宝力皋吐遗址的发现对深入探寻通辽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真实情况提供了依据,其历史意义深远。博物馆的成立就是在对南宝力皋吐遗址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打造扎鲁特旗集历史文化、历史人文景观、科普教育、草原自然风光等于一体的多元素遗址博物馆。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连吉林介绍,“凝聚民族之魂,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文物‘活’起来的根本之义。”利用现代虚拟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参观者更直接地接收到文物的相关信息,激活文物的内在价值,不但让文物影像动了起来,更实现了文物与参观者之间的“交流”,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了中国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伟伟 武峰)

  (图片由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博物馆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广告
   第04版:出彩
   第05版:国内新闻·专题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北疆文旅
   第09版:国内新闻
   第10版:国内新闻
   第11版:锡林郭勒
   第12版:乡村振兴
科尔沁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墓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