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肥沃耕层 筑牢增粮根基

万亩玉米大田开镰收割。 孟来 摄
专家现场测产。 孟来 摄
籽粒直收。 孟来 摄
导航播种。 侯显峰 摄
巨日合镇乙旦扎拉嘎查村民正在“扬场”。 白敖敏 摄
丰收的喜悦。胡建华 摄
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开展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指导。李明冉 摄
40万亩集中连片高产田。郭洪申 摄
  □郭洪申

  10月13日—14日,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对通辽市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片、千亩方、百亩田进行测产,结果令人振奋。奈曼旗义隆永镇方家营子村12500亩万亩片,单产平均达到1043.65千克(折合14%籽粒含水率),开鲁县开鲁镇飞机场村千亩方,单产平均达到1227.58千克(折合14%籽粒含水率),刷新了东北春玉米区千亩和万亩大面积单产纪录。

  通辽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是全国27个百亿斤粮食地级市之一,其中玉米在粮食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将“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作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构建肥沃耕层,筑牢增粮根基。

  集成技术精准调控增粮

  ……

  ……

  ……

  ……

  2018年,“通辽黄玉米”参加了自治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以28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2019年,经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重新评审,“通辽黄玉米”品牌价值达到301.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牌”。2021年,通辽市玉米产量167.5亿斤,玉米产量占全市粮食产量的92.7%,占自治区玉米产量的27.8%,全国玉米产量的3%;2022年,预计玉米总产将突破200亿斤。

  近年来,通辽市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深入合作,在绿色高质高效、优质高效增粮等行动的支持下,大力推进节水增粮,积极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模式,选用耐密抗倒品种,采用大小垄种植、精细整地、合理密植、滴水出苗、化学调控等关键技术,强化田间管理,实现了玉米的优质高产。

  “今年种了140亩地,平均单产2000斤(潮粮)以上,最高亩产达2300斤,今年肯定是增产了。”10月15日,正在收获玉米的奈曼旗义隆永镇方家营子村种粮户张祥忠高兴地说:“这块地预计产粮近30万斤。”

  伴随着轰鸣的收割机、运粮车在田间地垄来回穿行,方家营子村委会副主任张玉辉介绍:“以前我们村这片地,玉米(潮粮)单产在1800斤左右,今年在这个项目区采用了密植滴灌技术,比以往年景每亩地增产300斤到400斤,增收500元左右。”

  在科尔沁左翼中旗架玛吐镇,2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的收获已近尾声。“今年是头一年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我们把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管护,这样小田变大田,管护成本也降低了。”架玛吐镇镇长陈宏岩说,今年镇里合作社共种植2000亩玉米,其中200亩地采取一穴双株,1800亩地种植了鲜食玉米,均采取60%的玉米和40%的大豆比例模式,玉米(潮粮)亩产是1500斤左右,鲜食玉米亩产2500穗,两种玉米亩产值基本一致。大豆亩产100斤,加上国家的政策补贴,比以往的种植模式每亩要增收300元。

  目前,集成推广玉米高产创建已成为通辽市玉米高产的法宝。该市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等11家科研教学机构的合作,全力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三大技术模式(浅埋滴灌、管灌、旱作)和集成11项关键技术(精细整地、精量播种、导航作业、密植品种、滴水出苗、适期蹲苗、理化除草、化控防倒、水肥运筹、病虫害综合防控、籽粒直收)。在绿色高质高效、优质高效增粮等行动的带动下,2022年,以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推广示范基地为核心,通过“1+N”模式在8个旗县建设玉米密植高产万亩片30个、千亩示范区120个、百亩示范点58个,推广面积100万亩,辐射带动全市玉米种植密度由4500株/亩逐步增加到5000株/亩以上,亩产平均增加100公斤以上,技术应用区灌溉水生产效率提高近30%,肥料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技术模式因其高产、节本、减损等优势,逐渐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

  技术培训田间观摩稳粮

  为了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通辽市组织开展了冬季师资培训,春季巡回指导,关键季现场观摩演示,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多点多地全面开展,千方百计扩大技术覆盖面,让广大农牧户受益。2022年,通辽市农牧部门与中国农科院等联合培训师资230人,组织专家逐旗县巡回培训两轮,旗县直接培训到镇、到村、到户,节水增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等主要技术培训做到了全覆盖。坚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全市统一组织了精细整地和精量播种观摩周,理化除草、化控防倒、玉米螟绿色防控、水肥管理观摩周活动,目前已有8个旗县15个乡镇20个示范基地开展观摩活动26场次,线上、线下直接观摩人数4万人次以上。年初以来,全市通过各种方式举办培训班1800期,制作发布农技视频768余期,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4万份,线上线下培训农牧民102万人次。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带动,2022年,全市高效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推广面积2983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2133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率达到90%以上,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面积700余万亩,导航播种近200万亩,机械侧深施肥技术基本普及。应用高效标准喷头近25万个(套),精准用药技术推广面积1500万亩次。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各种措施综合应用,提高了水肥药利用率,进一步净化了产地环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要闻
   第07版:乡村振兴
   第08版:通辽
构建肥沃耕层 筑牢增粮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