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和国家建设者,钱学森的成功实践伴随着20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记忆。2022年10月31日,是钱学森逝世13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这位杰出的科学家,本报特别刊发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撰写的回忆录,与大家分享钱学森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何评价我的父亲?
在大家眼中,钱学森拥有传奇的人生、超常的智慧,是公认的天才。而作为他的儿子,我对父亲的评价——他既是一个不合格的父亲,又是一个十分合格的父亲。
大家都会认为,我守着这么一个大科学家父亲,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对我的学业一定有所帮助。实际上,他基本不过问我的学习情况。小的时候,我还暗自庆幸:我爸不管我,让我自由自在。
但随着我升入初中、高中,学习任务越来越重,课程难度越来越大,学习就有点吃力了。我曾跟父亲抱怨:“您也不帮帮我,点拨点拨,提教提教,就让我一个人在那儿‘艰苦奋斗’。”试想,如果父亲那时多向我播洒“爱心”,说不定今天的钱永刚本事会更大一点,成绩也会更多一点。母亲曾对父亲说:“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但是在我心目中,他又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因为他教会了我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让我知道了一个有作为、成大器、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舍”。他的言谈举止、高尚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我,使我受益匪浅。
小时候的我不知天高地厚,还在父亲面前班门弄斧。一次,我去天文馆听课外讲座,回来便在父亲面前炫耀。父亲看我高兴极了,于是问我:“在课外讲座上,都听了点儿什么?”我说:“我学到了如何辨别星座,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变化……”父亲面露微笑,让我继续说下去,看得出来,他很开心,这种开心实际上就是一种鼓励。作为父亲,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对知识有好奇心和探索欲,便给予了回应及肯定。
我上中学的时候,一位中国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对我说:“你父亲给我们讲授航天方面的知识时,发现我们连基础的天文知识都不懂,有点儿恼火。他说你对天文知识很感兴趣,了解较多。”这是我第一次从别人那里听到父亲对我获取知识的肯定,逐渐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父亲素来做人低调、淡泊名利。这种低调和淡泊名利相辅相成,如果一个人总是追名逐利,怎么可能做到低调做人呢?父亲在很多场合说过:“我更愿意在一个无名无利的环境中工作。”
在中国航天事业初创的时候,父亲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舍小家为国家。父亲曾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最后人民对我的工作满意,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我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我的母亲蒋英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军事教育家蒋百里。但是她从不会因为出身名门或嫁给名人,就觉得高人一等。她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表现得非常沉稳大气。母亲用她一生的行为,完美体现了一个职业女性的自主、自信、自强的风范,从而赢得大家对她的尊重。
她是一位声乐教育家,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她的学生在欧美声乐比赛中斩获大奖,为国家争了光。母亲和父亲一样,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几十年在课外义务辅导学生,从不收一分钱,赢得学生、老师、家长的尊重、爱戴和赞誉。母亲去世后,她的学生们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追思音乐会,我在现场观看,非常感动。
他拥有3万多册藏书
在《你好,钱学森:成长启示》这本书里,有关于我父亲多读书、会读书的介绍,里面有一个细节令人震撼——我父亲有3万多册藏书、1.5万多册期刊、50多个书架。在二十世纪90年代被评为北京市海淀区家庭藏书状元户。
我知道不少人家里的书都是几辈人积累的结果,和别人不同的是,父亲这3万多册图书基本上都是他一本一本买来的。父亲看书有自己的习惯,他不是从第一页一直读到最后,而是一本书来了,先翻看序言,阅读第一章,然后再看结尾,书中间的部分他基本上都是翻着看,左翻翻、右翻翻,大致浏览,所以他看一本书的速度非常快。
父亲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即便是节假日,他也把看书当作他一天的主要内容。每年的大年初一,他都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并跟我们交代说:“有人来了,就说我出去拜年了。”实际上,他是在屋里看书,一看就是一天。
《钱学森书信(十卷本)》于2007年正式出版,共有书信3331封。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教师利用一个寒假的时间把这套书全部读完,并且做了一个统计,就是父亲在16个大年初一给社会各界写了76封信。这个数字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父亲的勤奋。如果有机会到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参观,你会看到一面墙上展示的这76封信,大家能够真切地看到及感受到一位科学家的勤奋。
90岁仍坚持剪报
大科学家一生博览群书。科学家的目光所及除了书籍,还要有期刊、报纸,甚至是随意看到一些对他们有用的东西,都会记在本子上。父亲就有这个习惯,但凡他看过的报刊杂志,发现有用的点滴信息,必会自己动笔记下来,或剪下来保存。
分享一个父亲剪报的故事。剪报这类事情都是父亲自己亲手做,即使岁数大了,也都是亲自操刀,从不假手于人。他每天都要看很多报纸,剪刀、胶水或糨糊都是必备品,看见感兴趣的内容他会及时剪下,然后粘贴在一张白纸上。而当迈入老年,他拿剪刀时手就会抖,所以剪出来的报纸边缘是锯齿状,不太美观。父亲偶尔也会跟自己生闷气,说:“老了,真是不中用了,剪一个东西都剪得这么难看!”这时一旁的工作人员就会过来,帮他剪贴,结果我父亲还是不满意,觉得不够细致。有时候我在旁边,就过来接手,说:“爸,我来吧。”也许因为我是工程师,做这种事会让他比较满意。剪完了,我说:“爸,您看这样行不行?”他就会说:“可以。”因此后来我也给父亲做过一些剪报。
通过剪报这个事情,我感受到一位科学家,虽然当时已经90多岁了,但是学习新知识的劲头,依然不减当年。孜孜以求,只要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探索一天、研究一天。
现在我也会做剪报,但是没有父亲那么细致,只是觉得这一张报纸有用,我就保存起来。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是学习、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好的手段。除了读书看期刊、做笔记,剪报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
每当看到钱学森图书馆展示的父亲的那些剪报时,我都会为父亲生前的勤奋而深深触动。知识是怎么来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和他一辈子永远不停止地学习分不开。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只读两本书和没读书其实没什么区别,你要试着一本一本坚持读下去,当你读到二十本、三十本书时,你自己都会觉得眼界、格局、谈吐、知识量比你不读书时进步了一大截。
现在有些人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憧憬着,将来自己的人生价值该如何得到实现。我要说:“你要有行动呀,你不能光在那儿想,你要去做具体的事。只要持之以恒,不间断地做下去,相信你总有一天也可以像钱学森一样。”
父亲的教导
父亲对我的学习基本上不过问,当然我的学习成绩总体来说一直都比较好。记得那时主课语文总是得4分,感到很苦恼,别的学科都能得5分,为什么语文总得4分呢?
在一次语文作文课上,老师说:“今天的作文我不出题目,你们自己选题,自由发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知当时是什么冲动,现在我也记不清了,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首长诗,结果被当成了范文,老师表扬了我,夸这首诗写得好,还让语文课代表把那首长诗贴在年级范文栏中展示。
父亲知道后,面露微笑。他既不会因为我的语文总得4分而生气,也不会因为其他课程得5分而高兴。在他眼中5分、4分都很正常。父亲经常鼓励我多看书,鼓励我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看更多的课外书。
现在是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相信这对每个学生将来的人生一定大有好处。也希望学生们多看课外书,不要一张口就只是课本里的知识。只有知识面宽广,未来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淡泊名利不求闻达
1985年美国总统科学顾问访华,他代表美国政府向钱学森发出了邀请,希望钱学森来美国接受有关学术机构颁发的勋章……
父亲听了以后,淡淡一笑,很果断地拒绝接受这些“荣誉”。
1994年何梁何利奖首次颁奖,奖励钱学森奖金100万港币,父亲连支票都没看,就对秘书说:“捐出去。”
自父亲回国后,凡是有大额稿费收入或科学奖金,父亲都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很多人会问,钱学森这是图什么呢?我要说,父亲从小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这些名句、格言,激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也激励和教育了钱学森。他要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事儿,所以他没有精力、也没兴趣去想那些追名逐利的事儿。
1987年,父亲率中国科协代表团访问欧洲,在英国和留学生座谈,父亲动情地对他们说:“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断。革命先烈为了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献出了宝贵生命,血沃中华热土。我个人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能追随先烈的足迹,在千万艰难中,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我觉得这段话很好地表达了他的内心。
居于老房子49载
1960年秋,父亲搬入了北京西郊玉渊潭公园北面的航天大院的一幢宿舍楼,从此,父亲居于此处49年。实事求是来讲,不能说他住的房子又小又破,因为那个房子在刚搬进去的时候,已经算是很好的房子了。只不过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显得有些破旧而已。像他这样的大科学家,他的卧室不足16平方米,书房也只有7平方米,但他住在这儿却很知足。一位老领导曾说:“钱学森的朴素,绝对不是故作谦虚、做样子,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的真实写照。”
一个房子,父亲住了49年,占他98岁人生的整整一半。他不是没有条件住大房子,组织上要给他换房子的事情,光我知道的就有4次,但都被他拒绝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
关注科技人才培养
父亲早在40多年前就明确提出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他当时负责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改建工作。如何定位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出自身特色,他指出,要办的大学是与国家战略任务紧密结合的大学,这样的大学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将来就是要解决国防尖端科技问题,办国防尖端科技方面还没有的专业,培养能够向国防科技现代化进军的先锋部队、领军人物。父亲提出了培养这种人才的模式是按技术科学学科设系,理工结合,加强基础。
40多年的光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学校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为国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人才。
绿进沙退变模样
知识密集型大农业理论是父亲晚年的一个重要创新理论。上世纪80年代,面对我国常规能源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凸显、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关注,父亲首次提出该理论。他认为要把沙漠治理好、草原利用好,需要用高科技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知识密集型大农业理论包括5个方面:农产业、林产业、草产业、海产业、沙产业。
知识密集型大农业理论是他在1984年提出的。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沙产业研讨会上,沙产业、草产业的理论得到宣传推广,开始在甘肃省张掖地区得以践行,成果超过预期,几年间张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量发生了大变化。
20多年来,在东起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到新疆天山南北的荒漠化土地上,出现了一批成效显著的沙产业案例。这些案例是在“有奉献精神的科技人员,负责任的基层干部和热心的企业家”共同努力下完成的,通过人工设施,按“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建成了一个个现代化绿洲:内蒙古科尔沁沙地40万亩玉米膜下滴灌,将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测土配方模型计算合为一体,可实时查询相应地块用户信息、机井信息、土壤状况,根据生长阶段实现了智能化水肥一体化,建成了农产业新业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螺旋藻产业园区,实现了不毛之地变沃土的梦想;甘肃省河西走廊建成地下式暖棚种植真菌双孢菇的养殖基地;甘肃省武威养殖大棚实施现代化管理,通过传感器系统可显示大棚内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物理参数;甘肃省祁连山下的日光暖棚里培育出红提葡萄……
初始践行的案例虽稚嫩,但其实质是沙漠戈壁上人工控制环境的新型绿洲农业(包括养殖业和种植业),是未来的智能化植物工厂和养殖场的雏形,预示着父亲“用工程技术加高新技术”创造知识密集型的大农业理论得以实现。
以上就是我对父亲钱学森的一些认识和理解,虽然粗浅,但确是我的真实感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你好,钱学森:嘉言利行》《你好,钱学森:成长启示》《大科学家钱学森》三本书,从读者的角度看是专门面对小朋友的,但我认为更是老少皆宜的优秀读物。通过这三本书,我希望能把我父亲的成功实践经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甚至科学道德及科学知识,传承给现在的青少年朋友,对他们有所启迪,能够发扬光大,当然,如果他们还能有一点儿创新,那就更好了!
(本版图片均由钱永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