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进入新赛道

鄂尔多斯电冶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16万吨/年煤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鄂尔多斯碳中和研究院。
黄河十大孔兑综合治理。
  □王玉琢

  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列、跻身2021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实现刚性引进院士“零”的突破……一项项标志性成果折射出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进入新赛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事业高歌猛进、突破提升的十年。特别是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落实“科技兴蒙”行动,高能级创新研发平台加速建设,高端化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高水平区域创新体系加紧构筑,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持续增强。

  科技投入稳步增长 创新能力大幅跃升

  鄂尔多斯市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作用,建立财政科技投入刚性增长机制,有效带动全社会开展科技创新。2021年在全区率先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三清零”行动,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总量达到64.75亿元。经国家统计局按照最新规定核算反馈,2021年鄂尔多斯市全社会R&D经费总量达到38.7亿元,创历史新高,较2020年(28.5亿元)增加10.2亿元,增速达到35.7%,R&D经费增长跑赢GDP,高于GDP现价增速(34%)1.7个百分点,呈近十年来最高增速。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0.82%,在全市GDP总量基数大、增量高的情况下实现了增长,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潜力持续加强,鄂尔多斯市跻身2021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城市。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投入8.17亿元,同比增长15.2%,是2012年的2.8倍,年平均增长12.2%。2022年预算9.79亿元,同比增长19.8%。

  科技企业初具规模 创新主体量质齐升

  高新技术企业是加快实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是带动社会各个领域进步的主要力量。自2021年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以来,鄂尔多斯市扎实做好挖掘培育工作,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2021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2家,总数达到170家,同比增长28%,是2012年的14倍,年平均增长34.2%。2021年,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同比增长53.2%。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6%,高新技术企业收入达到1820亿元,同比增长46.4%,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收入总额的27.2%。2022年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6家,同比增长21%。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58家,较2021年增长110%。

  科技项目前瞻布局 创新成果接连涌现

  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坚持把科技项目集中布局到重点产业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争取国家、自治区级科技项目672项,获得资金支持6亿元。煤液化、煤基新材料、高盐废水提纯、北斗卫星放牧、智能矿山建设等重大科研项目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全球首套万吨级二氧化碳制芳烃、高铝粉煤灰制备铝硅合金、黄河十大孔兑综合治理、抗癌药物等一批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近三年共投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专项资金3亿元,组织实施重点专项36项,其中,2022年立项15项,支持资金1亿元,为示范区全面建设打下扎实基础。2022年,布局实施黄河流域15项科技重大专项。在全区率先发榜签约6项“揭榜挂帅”项目,项目总额1.15亿元。争取首批自治区“双碳”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4项,占全区1/3,支持资金5000万元。启动鄂尔多斯零碳智慧制氢示范项目,开展千吨特种蜡和万吨氧化蜡中试示范,推动4MW级先进电解水制氢和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示范基地在鄂尔多斯市布局,为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蓄积了新的发展动能。

  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202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13项,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鄂尔多斯市专利授权量3841件,是2012年的17.5倍,年平均增长37.5%。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科技平台加速建设 创新力量持续壮大

  高站位、高标准谋划布局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研发平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全区率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4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6家、重点实验室3家、企业研发(技术)中心122家,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7家,新型研发机构7家。2022年,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家,揭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内蒙古研究院、鄂尔多斯实验室,签订共建北京大学鄂尔多斯能源研究院合作协议,成立羊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刚性引进武强、金之钧两名院士,聘请葛世荣、欧阳明高等21位院士专家担任政府科技顾问;累计引进国外高端人才6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79人,入选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科技创新战略力量不断壮大。

  大力实施鄂尔多斯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积极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呼包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鄂托克经济开发区升级自治区级高新区工作,加紧布局零碳产业园项目,获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1家,区域创新体系加速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科技改革纵深推进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突破科技创新瓶颈短板,加强政策引导激励力度,2021年出台“科技新政30条”和“人才新政30条”,制定30多项配套政策和分领域专项扶持措施,构建形成强投入、全覆盖的人才、科技政策体系,进一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大力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修订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出台专项资金和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积极探索定向委托、“揭榜挂帅”“包干制”等项目立项和经费支持方式,精准部署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断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全市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积极推动项目规划、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分离的办法,优化指南编制、申报受理、评审立项、实施执行、结题验收等环节流程,为项目高质高效组织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各工业园区设立人才科技局,建立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和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扁平化管理机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鄂尔多斯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面向”,牢牢把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深做实人才和科技创新驱动三年行动,不断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加快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持续壮大创新人才力量,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创新生态,为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供能续航。

  (本版图片均由鄂尔多斯市科技局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文件
   第06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8版:文件
   第09版:文件
   第10版:文件·国际新闻
   第11版:兴安
   第12版: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进入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