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真情

——鄂尔多斯市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工作纪实
鄂尔多斯市纪委监委干部下访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当地。
在鄂尔多斯市纪委监委推动督办下,达拉特旗昭君镇9户造林户拿到了林权证。
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满仓等人在巴润哈岱村现场办公。
鄂尔多斯市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惠民资金落实专项监督检查。
伊金霍洛旗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组织村三委、信访当事人及村民现场丈量土地。
  □王玉琢 何晶

  11月17日,初冬寒气逼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侯家圪堵村里,却萌动着浓浓暖意。老刘在自家摆上大红的八仙桌,9户人家“掌柜的”围坐一圈,瓜子壳儿嗑一地,冬日里首场“群众会”热乎“开张”。

  老刘说过去这一年,他过得舒坦。因为连他在内的同村9户人家,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林权证。“你们来了后,村里矛盾变少了,事儿也有人办了,特别好!”这是老刘对鄂尔多斯市纪检监察干部吐露的肺腑之言。

  直抵一线

  “陈年旧账”家门口蹲点督办

  时针拨回一年前,老刘因林业部门从1982年至今不给他和其他8户村民在集体土地栽种的树木办理林权证,长期上访。“没有和村集体的林地承包合同,就办不了林权证。”旗林业局给出答复。因权属性质不统一,老刘的问题成为了一道“无解”难题。

  事情起源于造林户与村集体间的纠纷,找到症结后,市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布和带队入户走访,两个月来先后15次到村委会查阅资料,向当年的老社员、村民代表了解情况,并与村民及林业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最终敲定“三方见证、互信互谅”的化解方案。

  干部进村下访,现场解决问题,是今年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举措。由于60%以上的重复访来自基层,集中在宅基地、征地补偿、涉法涉诉等方面,这些问题时间跨度长,关联部门多,化解起来难度大。

  从年初开始,鄂尔多斯市纪委监委探索推行“包联督导、双进双督”,要求市旗两级纪检监察干部“进旗到乡、进村入户”,把办公场所与群众相连,把办公时间与基层对接,带动基层干部腿勤、心勤,帮基层解难题。

  在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温浩的办公室,白板上的一组行程十分打眼。“8月19日,与准格尔旗法院检察院研判案件;9月26日,自治区高院咨询案件;11月16日,面见反映人……”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着他的化解足迹。

  准格尔旗老王上访反映“对法院判决结果不满意”,包联此案的温浩主动找到上访人。为核实清楚情况,他带人多次赴市中院、自治区高院咨询,耐心地给上访人反馈,释法说理。看着为自己跑前忙后的干部们,老王渐渐放下了对法院的抵触情绪。11月16日下午,车子直奔120公里外的薛家湾镇,市旗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同时到老王家里解释疏导,协调属地政府办理困难救助后,老王打开了“话匣子”,积压内心的委屈也释放出来,最终这起“信访”变成了“信服”。

  在每周二、三的“下沉日”,市旗两级纪检监察干部腾出精力和时间直奔一线,“蹲”下来的天数达264天,累计走访3000余次。伊金霍洛旗纪委监委包联干部干脆把工作从办公室搬到了村委会,吃住在村委会。

  “干部不到,困难难了。”翻开今年的化解台账,一项项化解成果赫然在列:帮助达拉特旗枳机塔村原采石场承包人老李、老刘二人,要回2013年被村委会截留的90多万元的铁路征地款;帮助乌审旗塔来乌素嘎查牧民老赛,要回1984年被侵占的1900多亩草场;帮助伊金霍洛旗柳沟村村民老武,要回1998年村里不合理抽走的80亩荒地承包权……

  如今,在包联督导下,基层干部走出办公室,下沉一线,坐群众“热板凳”、听群众“心里话”、算群众“生活账”,疑难杂症逐渐明朗,民心所向越发清晰。累计解决群众诉求990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400多件,255人息诉罢访,52起10年以上的信访积案全部化解。

  事心双解

  将“满意”送到群众身边

  “我有几句话,想在这个场合说一说,敢做敢当,事情是我反映的……”3月4日,杭锦旗乌兰敖包村委会,不足百平方米的会议室,一大早挤满了赶来的村民,一场“云直播”正在进行。

  “今儿个有理大家说,咱们把反映现任支书白某某的事儿议一议。”原来,乌兰敖包村是个典型的“是非村”,每一任支书村长都会“被告”,事情炒到了网上。于是杭锦旗纪委监委借力打力,将案件调查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摆在明面上,以“现场+直播”的形式让大家评议说理。

  “反映的问题查清了,现在心里亮堂,心情也舒畅了。”坐在后排的反映人老马站起来,拉起办案干部的手笑着说。“要不是这种公开反馈,搁往常这种事儿能‘掰扯’清楚?”

  从相互猜忌到事心双解,这场“云直播”持续了近3个小时,1600多人在线观看,83%的人认可结果,最终反映人签署了“同意”意见,村民的“心结”终于解开。

  为群众办实事,怎么才能让群众满意?“身”入基层,还要“心”入基层,通过唠家常、听心声,讲政策、送温暖,找到症结、打开心结,真正把群众装到心里,才能将“满意”送到群众身边。

  今年1月,东胜区嘉铭商住小区19户居民突然收到法院的公告,要求他们腾退房屋。原来,法院在判决该小区开发商的一起借款合同纠纷案后,决定扣押这些房产执行给债主。入住数年的居民们提出异议,却因未办理产权证而被驳回。到了6月份,眼看法院要强制执行,居民们无奈,开始上访。

  为什么明明是按章办事、程序合规,群众还是不满意,不买账?现实生活中,很多“法理没问题,事实不合理”的涉法信访案例,司法机关并无过错,而群众反复上访。

  “群众上访肯定有为难处,我们要设身处地考虑实际困难和事实原由,将情、理、法融入到化解工作中。身到诚意到,总会有办法。”东胜区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聂俊告诉笔者。这场保全案,最终在市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连续8次的调解下,法院更换了查封房屋的协议,达成了三方都满意的结果。

  “化解基层信访矛盾,必须身要到位、心要融入、事要解决,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是我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体现。”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信访举报治理成效明显,初次检举控告数、重复访总量均大幅下降。

  作风变了

  增强群众“获得感”

  半年前,一封自治区纪委监委督办的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哈布其勒村重复件,引起市纪委监委的关注。信访人反映村委会原主任在防疫鸡仔发放、农网改造、养殖项目等存在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重复信访,是村委会做事不公,还是邻里矛盾导致情绪化上访?伊金霍洛旗纪委监委迅速组成核查组,走访了39户群众,9次与反映人沟通交流,对10余项问题逐一核实。经查后,违纪资金被追回并归还村民。

  “以前吧,总认为纪委动辄就查处上百万的大案,但当我亲自上手化解了村民积怨十多年的矛盾,看见他们的笑容,获得感一点也不比办大案要案少。”案件主办人林永桢说道,“这一年中,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人民是谁?就是你身边的群众,以人民为中心如何落到实处?就在于这些细微点滴。”

  群众期盼处就是正风肃纪发力点。在下沉一线中,市纪委监委紧盯背后作风问题,持续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让群众感受到自己的事有人管,切身利益有人护。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47起,党纪政务处分39人,组织处理23人,追缴违法所得6.6万元。

  深入贴近群众,密切了干群关系,解决了不少难题,也历练了基层干部。经过一场保全案的化解,东胜区法院院长张海龙道出了如今法院系统上上下下的新变化:

  “跳出法院看法院,离开法庭看公正。大家一改过去照搬法条的调处思维,逐步向兼顾法理人情转变。”张海龙说道,“尤其是接过群众发自内心送来的锦旗,干警手中那份沉甸甸的感动,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万家忧乐到心头。针对群众反映高频的急难愁盼共性问题,市纪委监委还开展“点题”整治。细览点题“清单”:大到疫情防控、教育均衡化、医疗服务,小到拖欠工资、欠缴养老费、老旧小区电梯安装……通过挂牌督办、调度催办、实地促办,市纪委监委穿针引线,实打实推动解决了停车难、农牧民饮水难、农民工工资拖欠、不动产办理纠纷180余项,确保“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

  乌审旗境内的巴汗淖湖水域萎缩,大面积盐碱滩地,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而20公里外的一座煤矿,疏干水排放又经常淹没牧民草场。一时矛盾激化,环湖群众长年上访索赔。

  对此,市纪委监委包联干部想深一层、多做几步——既立足当下,解决好群众烦心事,也着眼长远,带动他们生活好转。

  “自从包联干部协调,将疏干水引来为湖区应急补水后,盐碱地改良成水稻种植,企业和我们成立合作社,富了口袋,美了生态,再没人告了。”笔者顺着牧民所说望去,滩涂外,曾经白茫茫碱沫密布,如今水天一色。

  “村里产业旺了,心就齐了”。在示范作用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像榕树一样扎根大地,市属国有企业纪委纷纷发挥驻在企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市国投集团纪委推动1950万牧光互补项目在杭锦旗阿门其日格村落地,每年给村集体带来25万元收入;市转型集团纪委协调企业在独贵塔拉镇筹建电厂余热供热项目、沿河四镇节水灌溉工程等民生项目……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看得见的发展,成为看得见的民心。

  (本版图片由鄂尔多斯市纪委监委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鄂尔多斯市纪检监察干部下沉一线工作纪实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广告
   第04版:草原全媒传播活动
   第05版:理论特刊
   第06版:锡林郭勒
   第07版:要闻·广告
   第08版:鄂尔多斯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