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麻鸭嬉戏觅食,白鹭曲颈饮水,灰雁飞舞盘旋……栖息越冬的野生鸟类与波光粼粼的水面相映成趣。
这是记者日前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七圪台村附近一处水域看到的景象。这里原是什拉乌素河,干涸后成为一处荒滩,后来部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到优级标准后排入这里,形成了该片水域。
“入河排污口设置了水质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现水质动态监管。”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水源安全有了保证,且排出的水温总保持在十几度,让干涸的槽滩变成生态环境良好的“不冻河”。
“我们每天都要通过红外相机和人工巡护来拍摄、记录越冬候鸟的生活点滴。大家发现,部分越冬的赤麻鸭已经变成‘留鸟’,在这里安了家。”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赛罕分局保护中心副主任党海龙介绍说。
候鸟监测员张凤鸣是赛罕区七圪台村的村民,也是这条河的河长。与这条河槽相伴几十载的他,看到如今鸟类成群、生机勃勃的景象,十分感慨:“荒滩时这里死气沉沉,后来有了水源流入,才吸引了大量候鸟前来栖息。从起初的几十只到后来的几百只,今年更多,达到了上千只。”
鸟儿因水而居,“不冻河”的华丽变身,也是呼和浩特市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真实写照。人与野生鸟类和谐共生,乐享青城“宜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