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峰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量居全区首位

  本报赤峰4月16日电  (记者  魏那)阳春四月、草长莺飞,放眼翁牛特旗广德公镇四分地村2万多亩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路渠联通,农民忙碌春耕的身影点缀其间,显得生机勃勃。该村共有坡地2万多亩,2021年以来,这里通过机修梯田、深翻旋耕、修建机耕路和田间作业路、栽植防护林等措施,已经全部建成旱作高标准农田。

  村民周海东告诉记者,去年他家80亩玉米喜获丰收,主要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让玉米产量明显提高了,每亩产量2200斤左右,比过去增加了500斤。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老百姓得到了很大实惠。

  翁牛特旗农牧局副局长周建说,今年,全旗计划在白音套海苏木、乌丹镇、乌敦套海镇、桥头镇等13个苏木(乡、镇、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0万亩。其中,节水高标准农田10.5万亩、旱作高标准农田9.5万亩,总投资31250万元。目前,项目整地、土地改良、田间道路、节水工程等环节有序推进。

  赤峰市旱坡地面积大,地下水资源匮乏,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为从根本上解决坡耕地土壤质量不高、粮食产能偏低等问题,赤峰市积极抢抓国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旱作高标准水平梯田建设,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为重点,同步推进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逐村逐乡制定工作目标和实施计划,整村、整乡、整建制、整流域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万亩以上旱作水平梯田片区和116个千亩以上旱作水平梯田片区。2019年至2023年,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49万亩,占自治区总任务量的17%,居自治区之首,为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出彩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7版:公告
   第08版:公告
神舟十五号乘组完成第四次出舱活动 刷新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
中国巨大市场意味着更多机会和潜力
中国为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发挥重要作用
奋力耕耘正当时
读书千字摘
赤峰高标准农田建设总量居全区首位
我区入园入学报名一网通办
兴安盟开启“春播第一犁”
政策红利助企业“轻装前行”
文学月刊《鄂尔多斯》面向全国征稿征订启事
更实惠更鲜美的进口水果水产品来了
本报职业道德监督热线:0471-6635350或0471-665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