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开中华典籍 汲取文化力量

  《长短经》 讲述谋略真谛

  □马小江

  《长短经》是唐代赵蕤(ruí)所撰。赵蕤与诗人李白交往甚密,当时有 “李白文章,赵蕤术数”的说法。

  《长短经》大到治国用兵、识人用人,小到世故人情、生活智慧,全方位、多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的谋略思想。该书在恢弘的历史画卷展示中,升华出谋略的内核,通过鲜活生动的历史事件和生活故事,叙说出剔透的谋略真谛,令人读之荡气回肠、掩卷难忘。

  《长短经》是传统谋略经典中逻辑体系最完整、最严谨的一部。全书从谋略智慧的养成、历史上的谋略智慧、谋略智慧的应用技巧3个层次,讲述了谋略应用方方面面的问题,受到乾隆、南怀瑾等古今名人的推崇。该书以历史为基石,以谋略的思想串起了唐代以前的华夏历史,堪称古今谋略第一书。它比《孙子兵法》更实用,比《资治通鉴》更精彩。

  重现《长短经》的版本有四库全书本、读画斋丛书本等,而最具版本价值的当数宋刻绝世孤本杭州净戒禅院刊本。宋刻本也是目前发现刊行最早的《长短经》。

  现存《长短经》共9卷、64篇。分文、霸纪、权议、杂说、兵权5类。从这本书的书序里,我们可以知道,《长短经》的全称是“儒门经济长短经”。不过,虽然书名有“儒门”二字,但主要内容却并不局限于儒家,而是汇集了儒家、法家等各家的说法。“长短”二字,出自代表纵横家学术的“长短纵横之术”这个词。

  《长短经》在宋代虽然刊刻过,但到了元、明两代却流传很少,也没有人重新整理刊刻。这本书上的印记,有“传是楼”“健庵收藏图书”“徐乾学印”“黄金满籯(yíng)不如一经”等,这是清代初期学者徐乾学传是楼的印章,说明徐乾学曾经收藏过这本书。乾隆年间,这本书又传到了藏书家励守谦手里。后来乾隆皇帝组织编修《四库全书》,向全国征集书籍。励守谦作为当时的大藏书家,也献上了不少书,这部《长短经》就在其中。《四库全书》编修结束后,征集的善本大多归还了原藏者。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在他喜欢的善本上亲笔题诗。这部《长短经》的开头,就有乾隆甲午春御题的七言四首。

  到了近代,这部书流传常熟翁氏手中,也就是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家族手中。常熟翁氏自翁心存起,到翁万戈止,六代都是藏书大家,《长短经》一直是翁氏所藏的珍本之一。直至2000年春,上海图书馆以450万美元从美国购回翁氏藏书80种,《长短经》才正式成为上海图书馆的馆藏。

  《揭子宣先生兵法百言》  古代兵书瑰宝

  □冯丽丽

  明朝是继唐宋以后古代兵法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兵学著作数量较之前代明显增加,多数为文人所作。明亡之际,社会动荡使得军事问题更加突出,伴随着实学思潮的兴起,文人论兵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如《草庐经略》《揭子兵经》等便是其中典型代表。

  《揭子兵经》亦称《兵经百篇》《兵镜百篇》《兵法百言》《兵法圆机》等,该书思想内容比较丰富,且不杂抄硬拼,语言较为简练,为明清之际一部重要兵书,具有一定军事、学术价值,在清朝后期影响较大。作者揭暄,字子宣,号韦纶,别名半斋,江西广昌人,明末清初著名军事理论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明亡后隐居,康熙帝屡召不赴,潜心研究,致力于论著,著述涉及军事、天文、历史、地理、哲学等诸多领域,有《揭子兵经》《璇玑遗述》《兵法纪略》等著作传世。

  《揭子兵经》分为智、法、术三卷,智部28篇,法部44篇,术部28篇,共100篇,每篇以一个字命名。智部讲战争谋略,法部讲选兵选将、指挥作战之方法,术部讲作战中应注意的各种事项和问题。其凡例中云:“七子之言,破碎杂出;百将之行,各师异智。予乃撰百字以经之……此则补其缺,破其拘,遂成全书”,由此可知,此兵书糅合了《武经七书》的军事思想,并有所改变和扩充。

  该书理论性很强,不仅继承了前代优秀军事思想,如克敌寡杀、兵以利动的战争观;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治军观;先发制人、虚实相间的战术观;知己知彼、有备无患的谋略观;有勇有谋、仁爱士兵的将领观等,在此基础上,揭暄又有其独特的见解,结合明末清初军事实践,用当时较为通俗的语言进行了阐述,否定了古代兵学家们推崇的“因粮于敌”的筹粮之法,创造性地提出“人字阵”,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解释古代的天文术数。反对观天意,主张观天象而用兵。反对以占卜的结果决定军事行动,认为战争胜负与术数无关。由于融合古代诸兵家之长,贴近实战,其内容简明扼要更容易被掌握,对于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孙子兵法》《武经七书》等同为我国兵书之瑰宝。

  此书最初以抄本形式流传,现有咸丰、光绪年间抄本传世。道光六年(1826年)被收入贺长龄、魏源所编《皇朝经世文编》“兵政门”中,题为《兵法百言》,后又收入李鸿章所编《兵法七种》。光绪年间,浙江武备学堂教员侯荣对《兵法百言》进行释义、引证,经齐国璜整理而成《揭子宣先生兵法百言》三卷本,铅印发行。民国年间又有多种铅印本行世。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揭子宣先生兵法百言》三卷,清揭暄撰,清侯荣释证,清末铅印本,一册。版框高13.2厘米,宽8.8厘米;开本高17.2厘米,宽10.2厘米;半叶9行、行26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版心依次为“兵法百言”、鱼尾、卷数、页码。卷前首列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齐国璜序,次列目录、释义,封面题《兵法百言释义》,书后有跋。

  据该书齐国璜序称“(侯荣)尝据《文编》本为之释义,缀以引证。”可知侯荣所据底本为《皇朝经世文编》本。书后跋又称“自光绪戊戌年七月初一日起至十月三十日止,共一百二十日。除星期及小建外,约每日一字。已将揭先生兵法百言解释完竣”。光绪戊戌年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应为侯荣本的成书时间。该本成书十年后侯荣去世,齐国璜恐该书久而湮没“亟为检校付梓,并举他本之所异者略加臆断。”整理而成《揭子宣先生兵法百言》付印传世。该书每卷首列篇名,次列释义。正文每字下首列解字,低一格列原文,释义、引证再低一格附后。《揭子宣先生兵法百言》对研究《揭子兵经》的版本流变及清末军事思想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容斋随笔》  南宋史料笔记

  □朱卫东

  《容斋笔记》是南宋时期的一本史料笔记,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5集74卷,1220则,50多万字,内容博大精深,涉及文学历史,典章物产、哲学艺术等,具有资料丰富、考证确切、评论精粹等特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其“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焉。”意思是说,《容斋笔记》是南宋笔记小说之冠。

  著作者洪迈(1123年——1202年),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出身于诗礼传家的士大夫家庭,自幼勤学好读,学识渊博,著有文集《野处类稿》、志怪(古典小说的一类,记述怪异之事。)笔记小说《夷坚志》、史料笔记《容斋随笔》,编撰有诗集《万首唐人绝句》等。其中《容斋随笔》写作时间近40年,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炉,是洪迈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是他成就最高的代表作。

  《容斋随笔》学术价值颇高。南宋大臣何异在《容斋随笔》中的总序写道:“此书可以稽典故,可以广见闻,可以证讹谬,可以膏笔端。”特别是书中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辨伪与订误,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极具历史文献价值。《容斋随笔》包罗万象,除正史外,还记录大量文坛趣事、名人珍闻等。如著名的《得意诗》“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就记录于该书的《四笔》卷八中。

  《容斋随笔》一经刊印,便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皇帝宋孝宗当面夸赞洪迈:“此书很有好的议论。”明代河南巡抚、监察御史李瀚在《容斋随笔旧序》称其:“可喜可憎,可以广见闻,可以证讹谬,可以祛疑贰,其于世教未尝无所弥补。”一代伟人毛泽东更是对这本书爱不释手,无论在延安还是建国后外出考察,随身携带的必有《容斋随笔》,这也是他临终前阅读的最后一本书,由此可见此书的魅力。

  《容斋随笔》书成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初刊于婺州,史称淳熙本。宋刊本还有赣州本、建宁本、绍定本、临安本等,均已佚失。现存明清版本较多,国家图书馆藏有明代弘治十一年李瀚刻本,序文署“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沁水李瀚书”,(人称“李本”),现存69卷,《随笔》《续笔》《三笔》《四笔》齐全,《五笔》仅有6至10卷。

  《阳羡茗壶系》  首部陶瓷专著

  □朱海燕

  中国有一万多年的制陶史和两千多年的制瓷史,历史悠久。但从现有陶瓷文献整理的成果来看,中国古代陶瓷文献不仅编撰数量整体稀少,而且在陶瓷史料分布上也比较零散,成系统的陶瓷专论更少。因为古人重经史,轻理艺,文人不屑于从事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更不愿编撰相关著述,而手工艺人又大多不识字,无法将自己的技艺和思想笔之成书。所以,直到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第一部真正独立成书的陶瓷专著《阳羡茗壶系》才得以完成。阳羡为今江苏宜兴古称。

  《阳羡茗壶系》的作者是当时的收藏名家周高起。这部书的诞生有四个条件:明代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明代后期饮茶风尚的普及和饮茶方式的转变;明代后期紫砂茶器制作的繁盛、艺人名家的辈出以及古董收藏风的高涨;周高起的兴趣和深度介入。明代后期,紫砂茶器的制作十分繁盛,名品逸作迭出,制作者当时已有强烈的精品意识和传世意识,加上当时试新茶、赏茗壶、玩古董等成为文人增长见识、愉悦心情、缓解压力的生活时尚。

  明代后期,文人不仅关注鉴藏紫砂茶器,还直接参与到紫砂制作中。周高起生于明末,江苏江阴人,自幼聪明好学,博学广闻,尤工古文辞,喜好校书,痴迷茗壶,著有《阳羡茗壶系》《洞山岕茶系》等。

  作为中国第一部陶瓷专著和紫砂茶器专著,《阳羡茗壶系》尽管全文仅有4000多字,但是言简意赅,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是古今紫砂茶器研究者的必备查考文献,在中国陶瓷文献编撰史和茶文化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阳羡茗壶系》专记阳羡茗壶制作及名家,分为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数则,又记时大彬等十余位著名陶工的不同特点,并考证“宜兴壶泡茶过夜不馊”说法不实。周高起认为,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砥,在陶瓷工艺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茶经》  开创品茗风尚

  □郑学富

  四川省图书馆藏宋刻本《茶经》是唐代“茶圣”陆羽撰写的关于茶的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书中记载了茶叶生产历史、茶的形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法及用具等,是中国茶学的奠基之作,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将普通茶事升格为美妙的文化艺术,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陆羽是唐代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自幼好学,学问渊博,诗文亦佳,他为人清高,淡泊功名,21岁时开始了对茶的游历考察。历经10余年,实地考察32个州,每到一处,即与当地村老讨论茶事,将各种茶叶制成标本,记录途中了解的茶闻轶事,做了大量的“茶记”。陆羽最后隐居苕溪(今浙江湖州),历时5年写成《茶经》初稿,又用了5年增补修订,才正式定稿。此时陆羽已47岁,前后共历时26年,才最终完成这部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的巨作《茶经》。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在唐朝以前,茶多用于药,仅少数地区以茶做饮料。自陆羽后,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饮茶品茗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茶经》记载,当时煮茶的器具有24件之多,除了炉具以外,先要焚香备器,茶客们坐在一旁,闻着优雅的檀香,听着音乐,静心养神。第二步是用木炭烤茶饼,点炉、炙茶,将烤炙有小疙瘩的茶团敲碎、碾末,再用纸袋封好,藏于金龟之中,然后才是煮水。煮水很讲究,听到釜中的水微微沸出声音,方投入茶末。“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说的就是煮茶“三沸”要恰到好处,煮过了,茶味就不好了。要想掌握好煮茶火候,需选择好燃料。陆羽说:“其火,用炭,次用劲薪。”

  《茶经》历来流传极广,自宋代至民国, 相传的《茶经》刊本约有60余种( 包括日本翻刻本)。南宋以前诸本今皆不存,现存最早《茶经》之版本系左圭编南宋咸淳九年刊百川学海本, 此后《茶经》的刊刻、抄写多从这里展开, 几为现存所有《茶经》版本之祖本。四川省图书馆所藏的这部《茶经》即为宋刻百川学海本,版本价值非常高,曾先后被程邃、金农、张大千等书画大家和唐岳等藏书名家收藏,书页上有张大千等人钤印,是一部递藏清晰、传承有序的传世之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赤峰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青春号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打开中华典籍 汲取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