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承财经本色 提升学科水平

在服务“五大任务”中勇担当善作为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园。
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合作交流。
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草原丝绸之路特色书库。
内蒙古财经大学图书馆。
  □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 金桩

  新时代波澜壮阔,新征程使命光荣。站在新的起点,内蒙古财经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扛起政治责任。

  以自治区高等教育晋位升级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牵引,学校全面聚焦主责主业,彰显经管学科特色、努力做强做优主干学科,全方位提升学科整体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力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着力打造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为助推自治区完成“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积极力量。

  面向经济社会需求  全面优化学科布局

  紧密对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学校明确提出,重点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的经管学科,增加经管学科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

  近5年来,学校立足经管学科特色优势,积极拓展硕士学位授权点,优化学科布局。紧密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经管学科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学校新增审计、法律、资产评估、税务、国际商务、电子信息等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呈现出“生源充足,就业质量和一次性就业去向率双高”的特征。新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联合共建博士学位授权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对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有力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下一轮学位授权点审核中,学校将继续优先建设和申报契合服务“五大任务”“四大支柱产业”的授权点,强调突出基础学科专业的支撑引领作用。针对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紧紧围绕“五大任务”,面向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尤其是自治区重大需求,按照学校《学科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设任务,实施学科布局优化工程,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停招或取消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严格控制就业率较低、专业布点较多的专业,避免同质化竞争、结构性过剩,着力形成更适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学校在保持传统财经优势学科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理、法、工、文学科与经管重点学科交叉的总体设计,推动经管学科之间、经管学科与理、法、工、文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主动服务国家和地区软实力提升和文化繁荣发展。通过大力推进现有学科专业数字化改造,深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着力形成学科专业教育的“内财大”模式。

  为助推自治区完成“五大任务”,聚焦内蒙古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以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相互协同的学科专业集群,开展协同攻关和交叉创新研究。更好地发挥应用学科连接基础理论创新和产业应用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快理论研究的应用延伸。充分发挥基础学科优势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孕育前沿科技的突破抓好源头创新。特别是在新兴学科建设过程中,既要激励和引导新兴学科遵循自身规律稳步发展,也要把握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有机衔接的需要,通过完善学术评价、教师评价等体系,为学科融合发展、紧密对接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形成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学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相关学科,鼓励以跨学科、跨学院组建团队的方式进行新兴学科方向的凝练和研究,高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课程育人培根铸魂,积极服务“五大任务”勇担使命。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意识形态领域“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在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方面,集中力量攻关,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学校拥有3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是教育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项目建设单位,是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主动服务国家和自治区战略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坚持“五育并举”“问题导向”“分类培养”“规范课程设置”等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对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契合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服务“五大任务”的贡献度,造就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财经类高层次人才,对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疆稳固的良好局面起到积极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数智化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积极探索数智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新增数字经济专业,培育建设适应数字经济的新兴学科专业,建构各学科专业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的协同建设体系与机制。通过进一步夯实学科基础建设,积极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学科领域,主动适应“新财经”“新商科”“新文科”建设,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在构建数智化财经人才培养基础平台方面,开展了大量务实而有效的工作。成立了自治区经济数据分析与挖掘重点实验室,发挥跨部门和跨学科研究的综合优势,对区域经济以及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大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为政府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成立了大数据应用服务中心,整合和协调校内各学科学术研究力量,为全校师生科学研究尤其是跨学科研究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

  在建设数智化财经人才培养研究基地方面,充分发挥经管学科特别是统计学的学科优势,在区内率先成立内蒙古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学会和大数据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主动承担国家和地方大数据应用研究、应用实践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重任。以上平台产出了系列研究成果,在服务区域重大战略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以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牵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着力推动优长学科提档升级。统计学博士点建设以应用统计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统计学一流学科硕士点为基础,紧密结合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改革需求,聚焦国民经济统计与核算、高维数据与复杂数据分析、精算与风险管理等方向,促进大数据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打造统计学一流学科群,实现自治区统计学博士学位点的突破。工商管理学博士点建设以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基础,以数智化管理人才培养为特色,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打造工商管理一流学科群,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填补自治区工商管理学博士学位点的空白。应用经济学博士点建设以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基础,聚焦服务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打造应用经济学一流学科群,加强学科专业和平台载体之间的协同融合,全面提升学科影响力。

  聚力教师梯队建设 夯实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学校坚持学科、学术、人才联动发展思路,强化学科引领,大力引进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注重发挥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引才、育才、用才并举,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持续推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为助力自治区完成好“五大任务”提供坚实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5年来,学校引进博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128人,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由2018年的27.58%增加到目前的42.81%。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积极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围绕学科建设目标,培养和积聚一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学科研骨干,构建以学科需求为导向的育人引人机制,打造目标明确、协同合作的创新团队。发挥一流学科的平台优势和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形成具有一流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具有重要示范效应的教学团队,带动其他学科师资队伍发展,实现师资队伍质量的整体性提升。学校拥有13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是“西部智库联盟”成员单位。近年来,学校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开展数字人才梯队建设。加快本地数字化人才培养,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动的人才需求对接和定向培养机制,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领域学科带头人、技术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高新技术园区等为依托,集群式引入人才团队。

  打造科研创新平台 擦亮财经特色名片

  加强科学研究,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以内涵建设为导向,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凝练特色研究方向,打造知识创新与转化平台,推进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在全国高校排120名左右,数项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填补了内蒙古经管学科该级别项目的空白。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统计研究》等期刊上年均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在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列内蒙古高校第2位,在校友会2023年中国财经类大学学术排名(人文社会科学)列第18位。获教育部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是内蒙古经管学科中首次获得的国家级奖项。建成了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等15个省级科研平台、13个省级创新团队。牵头完成众多地方发展规划编制项目,被自治区领导批示以及委办厅局采纳的咨询报告年均20项以上。

  服务国家战略,打造高端智库。致力于高水平科研平台搭建,为国家和内蒙古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撑,积极打造相关领域的高端智库。着力开展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开展校地、校际、校内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决策参考、决策支撑、决策依据等诸多方面的智库水平。持续建设好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深化中俄蒙教育与科技交流合作,解决科研前沿与发展方向问题,科研成果与教学提升互通融合,丰富科研与教学成果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产出,打造优秀教学和科研团队。持续建设好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积极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助力我区打造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依托内蒙古对俄、蒙两国交流合作的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和产业优势,立足学校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优势,全面深化国际合作交流,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学校将聚焦自治区重大需求,建设五大知识创新与转化平台,全面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为助推自治区完成“五大任务”提供保障。一是依托中蒙俄经济走廊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向北开放研究平台。加强中蒙俄经贸合作、金融投资、资源环境、旅游文化、法律制度以及内蒙古兴边富民行动等方面研究,为打造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提供智力支持。二是依托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机制、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实现路径、碳(碳中和)监测等方面研究,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内蒙古农畜产品流通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村牧区金融研究中心、内蒙古农村牧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基地等平台力量,打造内蒙古农村牧区现代化研究院,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四是依托自治区经济数据挖掘与分析重点实验室,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经济管理学科,打造自治区财经大数据平台,为自治区宏观经济决策和产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五是发挥学校学科、专业、课程、师资等资源优势,打造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再教育基地。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征程上,学校将秉承“崇德、尚学、明理、包容”的校训精神,创新“传承财经本色、强化融合底色、打造数字特色”人才培养理念,根植内蒙古、建设内蒙古,以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展现新时代财经院校的担当作为。(本版图片均由内蒙古财经大学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传承财经本色 提升学科水平~~~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第05版:要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通辽
   第08版:影像力
在服务“五大任务”中勇担当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