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着陆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坐标点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之后,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来自内蒙古包头的北奔重汽集团的北奔重卡,作为指挥调度车和工程运输车在回收中担负重要职责。
在回收现场的内外围,很多人和中国航天事业有着深厚的缘分。有的人是从1999年神舟一号飞船就开始和神舟结缘,有的人和神舟飞船有着特殊奇妙的缘分,有的人默默在人们看不到的岗位上为神舟起落服务。赛汉陶来意为“美丽胡杨”,美丽胡杨见证着这些神奇相遇。
神舟起落是吾乡
卫其勒格其:“神十五”返回舱是降落在我家草场的第三艘飞船返回舱
“我早晨4点就出发了,说不出来的激动,‘神十五’返回舱是降落在我家草场的第三艘飞船返回舱了。落点这么准,在‘神十五’落点远远都能看到神舟十二号着陆点的牌子,神舟十四号落点也不远,就在附近。中国航天事业特别伟大,我太骄傲了!”在神舟十五号回收现场,卫其勒格其兴奋地说。
神舟飞船返回舱三次降落到他家草场,他两次现场观看,觉得自己非常幸运。“神舟从我家乡起飞,在我家乡落地,这是国家大事,我们都感到光荣。现在,我的草场上已经有三块神舟着陆点的牌子了,十二号、十四号、十五号着陆点,期待着神舟十六号能再着陆在我家的草场上。”他说。
神舟起落是吾乡。“神十五”返回舱成功着陆骄傲的不只是卫其勒格其。
东风镇额很嘎查牧民吴吉日嘎拉在家里看“神十五”回收直播一样激动到不行,信号花了一段都急得跺脚。他曾在“神六”返回后作为牧民代表去北京航天员大队慰问航天员,和航天员合了影,还收到赠书《出征太空》。书上有时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负责人、也是本书作者吴川生的签名,也有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的亲笔签名。“神十五”返回,和他合过影的费俊龙出舱,他感觉航天事业和他更近了。他还在直播画面中找到了很多额济纳的熟人。
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东风镇,是额济纳旗距离东风航天城最近的苏木镇,距离航天城只有四五十公里,每到发射回收任务,东风镇都会全力配合疏散群众、回收残骸等工作。
今年75岁的吴吉日嘎拉就出生在东风航天城所在的地方,1958年,国家建设发射中心,额济纳牧民三易旗府为航天,吴吉日嘎拉一家就是其中普通的一户搬迁牧民,当时他只有10岁。他们腾出的地方,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也称东风航天城。
吴吉日嘎拉说,搬迁的时候,我还小,就记得搬了好几次,后来长大一点,听父亲说起来,为了国家大事,把最好的牧场腾出给祖国的航天事业,这都是应该的。父亲无怨无悔,我们也是,我们离航天城这么近,支持祖国的航天事业义不容辞。我就出生在那里,现在每每望着那里有飞行器升起,每每看到飞行器在额济纳返回,都觉得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神舟起落在吾肩
梁国斌:为了等待这激动人心的一刻,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已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
梁国斌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赛汉陶来边境派出所的政治教导员,其所在的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自1980年建队以来,戍边民警一直承担着护航东风航天城各项发射任务的重任。
他说,从1999年神舟一号载人飞船升空开始,到前不久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多次被表彰为支持载人航天工程先进单位。用于神舟飞船回收的东风着陆场就位于该支队赛汉陶来边境派出所辖区,2021年以来,东风着陆场相继完成了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飞船返回舱着陆搜救任务,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也成为全国移民管理系统中唯一同时承担神舟飞船发射及返回舱着陆安保工作的单位。他们还成立了“航天护卫队”。
梁国斌说:“为了等待着陆回收这激动人心的一刻,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已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在辖区发传单、贴通告、办讲座,掌握流动外来人口动态,叮嘱牧民不要让牛羊骆驼靠近落区。神舟起落责任在肩,不敢懈怠,外围安保,必须严之又严慎之又慎。我们10个点位,有流动工位和固定卡点,大家执勤在不同点位。这次是清晨返回,光线很好,能够在执行任务时目睹飞船返回现场,这是我们全体民警的荣幸!”
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的护边员也参与了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着陆的安保执勤工作。今年58岁的呼木吉勒是阿拉善边境管理支队马鬃山边境派出所的护边员,被抽调到点位执勤,6月1日以来,他连续几天坚守在点位,不敢懈怠。
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副书记张治军说:“我已经参与了4次神舟飞船返回舱回收任务,每次的执勤点位虽然都是在外围,离落点直线距离大概三四十公里,看不到返回舱降落,但还是很兴奋。我们会一直开着手机看直播配合观测,我们每个点位都由苏木乡镇干部、摩托旅人员、公安、交警组成,感觉能够参与到这么大的国家大事中,肩头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非常自豪!”
神舟起落在吾心
李涛:16艘神舟飞船的任务我全部参与了,感觉中国的航天事业从工程到搜救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神舟一号开始就在空中搜救分队的李涛,发射时在飞机上待命,回收时是空中分队搜救队员。这次他作为现场通信和救援处置技术指导,同样从飞机上目视了飞船下降全过程。
李涛说:“16艘神舟飞船的任务我全部参与了,也做了11次开舱手,感觉中国的航天事业从工程到搜救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任务发展看,从无人到载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再到太空出舱、交会对接、女航天员进入太空、突破中期驻留,到神舟十二号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再到神舟十六号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发展进步飞速。从搜救来讲,测控、无线电等技术有了全新的进步,神舟十五号落点偏差只有1.2公里,可以说是相当精准,就在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落点包围中。我们搜救分队在空中也像是在看科技大片,清晰度太好了,完全是舱落、机临、人到,搜救速度越来越快。”
谈到对内蒙古的感受,李涛说,从内蒙古中部草原到东风着陆场,一直能够深刻感受到内蒙古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大力支持。民兵参与、自治区领导慰问、当地牧民支持,处处都能感受到这种支持的力度和与有荣焉的态度。飞船从这里起飞又在这里着陆,这里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温暖母港。
在“神七”发射任务中担任0号指挥员的包头人郭忠来,在此次神舟十五号回收任务中担任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
多次回收,内蒙古都是不惜一切代价帮助搜救队搜寻返回舱、搜寻散落的器件,对方也赠送了飞行器回收相关物品给自治区作为永久纪念,现在这些珍贵的礼物在内蒙古博物院可以看到。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六号还在太空遨游。历史由无数个瞬间组成,由无数个任务细节组成,任务中的人们见证着飞行器的起落,不含糊每一份肩头的责任和每一个任务的细节。神舟起落在他们心里。
飞船从内蒙古升空,航天员在内蒙古着陆,这是伟大祖国赋予内蒙古无上光荣的责任,作为中国航天器起飞着陆的温暖母港,茫茫戈壁、苍苍草原,诉说着祖国北疆内蒙古对中国力量的责任与担当。
包头稀土研究院蒙稀磁业有限公司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研制生产了大量稀土钐钴永磁元器件;内蒙古有企业为航天员提供乳制品和肉制品;内蒙古的农作物种子搭载神舟飞船在太空飞行……
内蒙古,一直是我国飞天梦的参与者和守护者。
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60多年,也形成了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发射场格局,取得了以卫星上天、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为代表的巨大成就。伴随着航天事业的脚步,内蒙古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飞天梦贡献力量,并一次次见证着祖国航天事业的飞跃。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从未停歇,中国的星际探索正在走向更浩渺的星空,内蒙古作为许多航天器起飞着陆的温暖母港,会继续守护和见证中国航天事业走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