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对于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乌梁素海治理和保护的方向是明确的,要用心治理、精心呵护,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
黄河河湖相连,奔流东下,造就了富饶的河套平原。在“几字弯”的顶端,草原、大漠与大河相遇,草原文明与农业文明在此相逢。奔腾不息的黄河以其雄浑的节拍,演绎了河套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辉煌历史。
黄河故道
大河孕育的湖泊湿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自古以来,黄河“善淤、善决、善徙”。下游由于决口,主流迁徙,并在较长时期内放弃旧道,改走新道。历史上它不仅在下游的黄、淮、海平原上迁徙无常,而且在上游的银川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中游自禹门口至潼关的河段也都发生过变动。
据《黄河志》统计,历史上,黄河有多次重大改道。其中,黄河流域在内蒙古最大的湿地——乌梁素海因黄河两次改道而形成。
乌梁素海,意为“红柳湖”,原为黄河故道。据《水经》记载,古代黄河河道在今天黄河河道的北部,沿着狼山南麓流过,后因山体的抬高、泥沙的堆积,使河床不断抬升,在清代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终于致使黄河南移至现在的黄河河道上,留下的黄河故道成为乌梁素海前身。当时水面并不大,后因河套地区的农业开发,水渠大量修筑和灌溉,使得乌梁素海水面不断上升,水面最宽广时面积曾达到700余平方公里,后逐渐降至今天水域面积293平方公里,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
黄河古称河水,据《水经注》记载,河水入套,南北分流,史称“南河”“北河”。南河是支流(即现今之河道),由今磴口县哈腾套海林场以北一带的黄河分流出后,向东流去。北河是主流,与南河分开后,流经现磴口县、杭锦后旗至狼山前,然后折向东流,并沿狼山流经杭锦后旗、临河区、五原县、乌拉特前旗,出西山咀与南河汇流。
从《水经·河水》和《水经·河水注》的记载看,北河河道畅通无阻。1976年秋,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今乌梁素海东畔陈二壕发掘了一座唐王逆修墓,清理中出土墓志铭一方。墓志记载的周围山川形势是:“阴山北面,横岗插河”,天德军城(当地称“土城子”,1933年被黄河洪水所淹没)在其北五里。也就是说,墓地处在天德军城以南,阴山(指今乌拉山)以北,且有山岗横出,直插大河。由此看来,唐时北河是自天德军城之右,直趋南下的,其所经正是今乌梁素海的中部和南部。据《秦边纪略》记载,今乌梁素海一带仍是黄河河道,为黄河北河所流经。
《河套人》中记载:“河套东南有一条河,河水由西向东流,直到鄂尔多斯南部一个村子叫‘小桥畔’”。河槽中提取的物品经C14测算,达到2万年之久。因鄂尔多斯西面没有河流,只能是南黄河。由此可证明最早的南黄河分成多个叉道流淌。
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研究项目负责人康建国说:“黄河在河套地区很早就是南北两支,最初主河道在乌加河,现在是在原来的南河。”
天赋河套
大漠深处的“粮仓”
九曲黄河十八弯,最大一弯在河套。河套,因黄河得名,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黄河沿着贺兰山向北,遇到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形,形似套状,故称“河套”。
黄河在河套地区蜿蜒而过,由于特殊的地形原因,流经区域土壤肥沃,灌溉系统发达,适合种植小麦、水稻、谷子、高粱、大豆、玉米、甜菜等作物,成为肥沃的灌溉区,此时大批农业为主的中原居民迁入内蒙古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有了较快发展。
《中国边疆经略史》中记载,在北方地区,移民屯田是此时期边地开发与治理的主要形式,从东至西包括今河套至新疆地区。
《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中写道:“开垦以前,这一带原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根据在三封废墟附近采集到的大约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核各一件来推测,远在汉代以前,这里就已有人类居住过。在历史的进程中,垦区也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成果揭示,内蒙古黄河流域出现了大量农业生产工具,其中有部分是由官方从中原地区运入。随着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在当地也出现了自行生产制作铁农具的作坊。
李锐、崔思朋所著《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一书中介绍:战国及秦汉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冶铁遗址在秦汉广衍故城和呼和浩特郊区二十家子古城中都有发现。其中秦汉广衍故城位于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川掌公社,在紧接古城东墙的断崖上露出的灰土中发现有坩埚、铜渣、铁渣及多种泥范、石范等。考古工作者试掘了古城周边18座墓葬,随葬品中亦有农具铁器。
此外,在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考古发现一处大规模的冶炼厂遗址。遗址中出土了较多的铁农具、铁车马具和铁武器,还发现有铁器铸模、坩埚、铁矿石、铁渣、焦渣、柴炭灰、泥范等物。1960年秋,该处发现一具完整的铁铠甲,经过鉴定,甲片是一种含碳约0.1%-0.15%的低碳钢,其可能是海绵铁渗碳后经过反复锻打后形成的低碳钢。
《内蒙古地区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农具研究》中表述:由此可见当时冶铁技术取得了较快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并促进了当地的土地开垦与农业生产,带动了当地农业文化的繁荣兴盛。
因水而兴
底蕴深厚的河套灌区
自古以来,先人们便知“因天时,就地利”,修水库、开渠道,引水浇灌干渴的土地,从而开辟出物阜民丰的新天地。
据《内蒙古自治区志·水利志》记载:“自治区境内农垦水利开发历史悠久,《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入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后设置九原,治所在九原(今包头市西)。并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移民屯垦,发展农垦水利。”可以发现,秦代在推行移民及土地开垦时,就已开始关注河套地区的水利建设,并取得了初步发展。
西汉时期,对内蒙古黄河流域农垦水利的管理也高度重视,并官方组织开展了水利建设。据史料记载,从开辟朔方郡之后,“自朔方以西至令居,设置了专门管理开田种地和农田水利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志·水利志》中记载:在西河郡内(今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霍洛柴登附近)的一个古城,曾出土“西河农令”官印一方,是汉武帝前期专门掌管该地农业及屯田水利的官印。由此可见,在西汉时期,河套地区农业就获得了极大发展,并逐渐成为汉朝重要的农垦区和塞上边郡的重要粮仓。
由于屯田水利事业的较快发展,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农业在汉代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农业的发展也一度改变了“转漕辽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的运输军粮的局面。据《后汉书》记载:至东汉顺帝时,《禹贡·壅州》之域……北阻山河,乘阸据险,因渠以溉,水春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及光武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
水利建设不仅是高效利用当地水资源以发展农业,同时也是疏通黄河上游过剩水资源以减少中下游地区水患的关键举措。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游牧文明、农耕文明等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积淀了河套灌区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乌梁素海这颗“塞外明珠”也越来越美丽。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郭伟伟)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