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瓷华美典雅相得益彰

  唐代是我国陶瓷工艺蓬勃发展的时期,瓷器制作达到成熟境界,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南青”指浙江的越窑青瓷,“北白”指河北的邢窑白瓷。

  唐代越窑青瓷,瓷器上的花纹线条简洁流畅,寥寥数笔便描绘出当时人们喜爱的荷花、牡丹花等,被茶圣陆羽形容为“类玉”“类冰”。在陆羽心里,越窑青瓷是当时最完美的瓷器。邢窑白瓷在唐代也已形成规模,产品类雪似银,与越窑平分秋色。唐代不仅烧出成熟的黑、黄、花瓷,还创烧出中外闻名的唐三彩,为中国陶瓷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代以前,中国的瓷器最多两种色釉并用。到了唐代,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可在同一器物上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中透着典雅的艺术效果。华美与典雅,在唐代时期的瓷器艺术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编者

  以假乱真三彩瓜

  □周小丽

  西汉时中国开设了与非洲大陆之间的海上通道,自非洲大陆起,途经斯里兰卡及南洋诸岛,最终从福建沿海登陆。西瓜沿着这条线路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皇室成员和王公贵族的专用水果,当时叫寒瓜。

  在中国,“西瓜”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胡峤所著《陷虏记》一书。胡峤原本是宣武军节度使萧翰的书记,跟随萧翰进入契丹,后来萧翰被杀,胡峤无法归国成为俘虏,在契丹生活了7年才回到中原。回来后,根据在契丹的见闻写成《陷虏记》一书,其中这样记载:“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

  唐代虽然没有关于西瓜的文字记载,但有唐三彩西瓜,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该“西瓜”高13.5厘米,直径14厘米,整体呈圆形,上端略小,立在一个敞口浅腹的盘内,瓜与盘连体。绿釉绘制的瓜皮纹路逼真、自然,瓜顶端还有一截弯曲的蒂,蒂为环钮状,做工精美,几乎可以假乱真。面对这颗圆滚滚的绿皮“西瓜”,令人不由想起文天祥在《西瓜吟》中的诗句“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铝的氧化物作熔剂,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矿物质作着色剂,其釉色呈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唐三彩被誉为唐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器类包罗了各种生活用具、人物俑、动物俑及建筑家具等模型,式样繁多,再现了唐代社会生活风貌。它不仅作为当时的生活之用,而且还远销国外,为中西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邢窑白瓷双鱼榼

  □鱼子涵

  我国古代烧造白瓷的窑址数量众多,邢窑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其窑址在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县,因唐代时期隶属于邢州,故名“邢窑”。邢窑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烧造白瓷的瓷窑,创烧于北朝时期,唐代得到飞跃式发展。如今,邢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邢窑白瓷的制作工艺经专家研究试验已仿制成功,千年名瓷重新绽放迷人光彩。

  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馆的白釉双鱼背瓶生动展示了邢瓷之美。双鱼背瓶为盛酒器,高21厘米,口径4.9厘米,底径9.5厘米,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鱼头为瓶口,腹部扁圆,圈足外撇。瓶身饰满鱼鳞纹,两侧堆塑双排鱼鳍纹,上下均有环形系,圈足置孔,便于穿系提携。鱼身鳞片、鱼目生动传神,一侧鱼身有泪痕,这是邢窑的典型特征之一。

  这件双鱼背瓶无论从釉色还是造型装饰来看,皆符合邢窑器物特征。尤其双鱼纹饰,在唐代的铜镜以及瓷器上多有体现。双鱼讲究雌雄,在唐代,鱼纹作为传统吉祥寓意纹样,是皇家和百姓崇尚的纹饰。器物上面的鱼鳞纹都是通过戳印而成,就是用不同形状的戳子在未干的土坯上印出纹样,充分体现出邢窑匠人的高超技艺。

  白瓷双鱼背瓶又叫“双鱼榼”。榼[kē]是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诗人白居易曾对其多有吟咏,其中在《家园三绝》中说“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说明了“榼”的双鱼造型以及作为酒器的用途。

  邢窑白瓷给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带来了惊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把瓷器的惊人成就推向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高度。

  隐中见秀凤首壶

  □胡胜盼

  凤首壶是带有浓厚异域风格的三彩器,细长颈,扁圆腹,矮圈足,花蒂形柄,口颈衔接处饰凤首是唐三彩凤首壶的基本形态特征。文中唐三彩凤首壶1972年出土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杨家庄村。该壶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凤首壶高31厘米,壶胎呈白色,椭圆腹,高圈足,直口,细颈,口颈相交处是一只凤首,凤眼圆睁,喙张噙珠,神姿英发。凤冠伸至壶腹为柄,壶腹两面中央雕塑着凸起四瓣形团花,圈形器座上雕塑着垂莲瓣纹。器身各部位交错施绘鲜亮的赭红、黄、青三种釉色,壶体上色彩纷呈,由浓到淡层次分明,尽显雍容华贵,再配以绚丽的光泽,称得上“明灿华丽珠翠色”。

  凤鸟是我国古代艺术重要的表现题材。唐代陶瓷凤首壶有两种不同形态:一种壶盖为拱状凤头形,盖合后与壶口吻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凤首;另一种则是在壶口与壶颈衔接处塑一立体凤首,为装饰构件。

  唐三彩凤首壶的价值在于其造型、色彩、线条乃至塑造手段都在显示一种内在的精神,彰显隐中见秀、形神兼备、气韵俱佳之风。

  唐三彩凤首壶出土于甘谷县也有着特殊意义。甘谷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汉代的“丝绸之路”中段经过这里,唐代时期其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凤首壶自公元6世纪前后沿丝绸之路传入内地,在之后的金银、陶瓷等工艺品中多有体现,其原初的造型意蕴也多有改动,一直持续到公元12世纪或更晚。唐三彩凤首壶的出土,不但可以佐证当时“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繁荣景象,更从侧面反映了唐代时中西方文化的密切交流,为研究唐代经济文化交流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初唐白釉双龙瓶

  □程磊磊

  这是一件烧制于初唐时期的白釉双龙柄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瓶高42.5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9.4厘米,盘口、高颈、溜肩、鼓腹、平底内凹、底缘微侈,颈部刻饰多圈弦纹,口、肩处连以捏塑的双龙形长柄,龙首低垂,深咬瓶口,肩部对称贴塑两组宝相花纹。胎体坚实厚重,白釉发黄,施釉不到底,有流釉现象。

  双龙瓶为唐代流行瓶式,初创于隋代,盛行于初唐。器型演变自南北朝时期的单柄鸡首壶、隋代的双龙柄双联瓶,又结合西域的胡瓶,东西交融,风格独具。从目前资料看,双龙瓶主要出现在高宗及武则天时期,且多见于洛阳、西安地区。品种有白釉、青釉、三彩、黄釉等,尺寸不一。双龙瓶多见素身器,带有模印贴塑花纹者品级更高,较为少见。

  唐代白瓷按胎、釉的质地分为粗、细两大类。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胎色灰白,细胎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初唐时期的白瓷胎质较粗,胎色为青灰色,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已烧结,器物内壁施满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润,积釉处呈灰色。文中双龙柄瓶的胎釉特征完全符合初唐时白瓷的特点。整器典雅大方,刚健挺拔中见秀美,浑厚沉稳中显灵动,尽显大唐之风韵。

  鲁山窑花瓷腰鼓

  □马小江

  唐代经济繁荣,文教昌明,社会开放,为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唐代花瓷腰鼓长58.9厘米,鼓面直径22.2厘米,鼓身凸起七道弦纹。腰鼓通体以花釉为饰,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泼洒出块块蓝白色斑点,宛如黑色绸缎上的彩饰,优美典雅。

  腰鼓由西域传入中原,历经两晋、南北朝,到了隋唐,不仅被吸收进唐乐,而且又以陶瓷烧制鼓腔,别具特色。文中腰鼓为花瓷制品。“花瓷”之名来源于唐人南卓编撰的音乐史料《羯鼓录》中的“鲁山花瓷”一语。《羯鼓录》成书于唐宣宗时,书中既已提到“鲁山花瓷”,证明鲁山窑烧制花瓷的时间应早于宣宗时期。

  花釉瓷器的出现是唐代北方陶瓷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成就,其艺术特色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的斑点。这种釉上彩斑点是用与底色不同的釉料随意洒刷上的,有的是有规则的排列,有的则纹样不定形,烧成后自然流淌、变幻多端。由于装饰在深色釉上,更衬托出另一种色彩的斑块,显得格外醒目。

  花釉瓷器的烧制成功,说明唐代制瓷艺人已掌握了调配釉料和复杂的施釉技术,为宋代钧瓷的出现及花釉制品的烧制打下了技术基础。河南省的禹县、郏县、鲁山窑等在唐代均产花釉瓷,其中以鲁山窑腰鼓最为有名。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与河南省博物馆的文物工作人员根据《羯鼓录》中有关“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的记载,再次调查鲁山窑址,发现了黑釉斑点腰鼓残片,其特征与传世腰鼓完全一致,证实了文中这件黑釉花瓷腰鼓确系河南省鲁山窑制品。此鼓造型规整,线条柔和,纹饰奔放,漆黑明亮的黑釉与变幻多姿的月白色釉相衬托,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如云霞飘渺,似水墨相融,装饰效果极强,是唐代瓷器的传世精品。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北国风光
   第08版:文艺评论
   第09版:收藏
   第10版:市场监管
   第12版:出彩
唐瓷华美典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