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强调:“从全国来看,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的任务在一些边疆民族地区。这些边疆民族地区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能掉队。”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让全区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

  从内蒙古的情况看,这些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效很大,但横向上比还有不小差距。特别是农村牧区、边境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群众眼下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抓起,力求每年都有新进展新成效。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我们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培训服务,精准有效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要开拓就业渠道,加强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困难人员就业兜底帮扶。要改进资源开发模式,让群众多参与其中,在“增收”中促进“共富”。要通过完善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机制,吸引群众参与到农田水利、防沙治沙等各项建设中来,从中更多地分享收益。要结合推进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舍饲圈养,把这块的收入提上来。

  持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必须抓紧抓实教育、医疗、养老三件事。现在我区高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供给严重不足,解决这个问题,要舍得在引进高端人才上下血本,要多在“互联网+”、合作共建上找出路。要加大力度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加快把养老服务质量提上来。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参保扩面,加大社会救助、医疗救助、低保和困难家庭保障扶持措施。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是保障民生最起码的要求,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保障。我们要保障好受灾群众、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精准落实各项救助政策,防止出现“揭不开锅”、租不起房、供不上暖、看不起病、拿不到工资的情况。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把制度完善起来,把责任落实下去,尽最大努力防范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细之又细、实之又实地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孙绍骋主持并讲话
~~~——六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指示重要讲话精神
~~~
~~~
~~~
~~~——我区各部门各单位以高质量读书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内蒙古努力创造防沙治沙新奇迹系列报道之一
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要闻
   第06版:乌兰察布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乡村振兴
习近平复信比利时知名友好人士董博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抓实 以学正风和弘扬蒙古马精神举行集体学习
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总书记与河套人民的深情相约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题 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自治区财政1725万元 补助乡村支教教师
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 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
乌兰布和沙漠的绿色传奇
察实情解难题 提升审判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