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合家安康

  端午合家安康

  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chónɡ)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端五”即“初五”。《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龙舟节、天中节、女儿节、龙节、正阳节等。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来,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端午节便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有的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等说法。“端午安康”出自唐大中十年(856年)张敖的《新集吉凶书仪》中《端午相迎书》: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合家安康。

  ——编者

  □周小丽

  端午节民间不仅有赛龙舟、插艾草、戴荷包、挂香囊等习俗,还有“端午挂葫芦,越挂越福禄”的说法。关于端午挂葫芦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八仙之一吕洞宾神通广大、扶贫济弱,深受人们爱戴。有一年,他预测到农历五月将有疫病爆发。为了惩恶扬善,他便故意去考验人性的善恶。吕洞宾变成卖油郎,让大家根据自己放的钱打油。有的人故意少放钱多打油,引得一个小孩也效仿,并沾沾自喜。小孩的母亲得知后大怒,责令孩子如实返回钱数,向吕洞宾道歉。

  吕洞宾见其善良,便嘱咐娘俩:端午节前门口挂葫芦,保家宅平安,免除灾病。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们都在自家门前挂上葫芦,避免了疫病。

  虽然这只是个美丽的传说,但端午前后天气湿热,确实是疫病高发的季节。清代宫廷为防暑避疫大量制作锭子药。锭子药不是某种特定的药材,而是紫金锭、蟾酥锭、离宫锭、盐水锭、万应锭等多种药品的统称,通常由朱砂、雄黄、麝香、沉香等20多种中药制成,其药用价值为预防时疫、防止蓄积中毒。除了这些外,还可用其他芳香馥郁的药物如白芷、丁香等具有驱蚊辟秽功效的药材制作,在端午节这天分发给文武百官随身佩戴,达到防疫消暑的功效。

  文中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嵌螺钿大喜纹葫芦式紫金锭佩,兼具装饰与防疫功能,极为精美珍贵。这枚紫金锭佩以盘金绣大吉葫芦,里面插着艾草和菖蒲。葫芦谐音“福禄”,端阳之日阳气最盛,葫芦有厌火之意。清代《燕京岁时记》有载:“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药锭上,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5种毒物环绕四周,旁边象征着“暗八仙”的葫芦、团扇、鱼鼓、宝剑、莲花、花篮、横笛和阴阳板将这些毒虫斩杀殆尽。同时,还以螺钿装嵌“大喜”纹饰,金线闪烁其间,缀以绿松石和平安结。它既是预防中暑的良药,也是制作考究、独具匠心的工艺品,华美雅致,令人爱不释手。

  值得一提的是,正如清代宫廷的美食由御膳房提供,大部分药物原本应该由御药房配制,而锭子药却很特别,由造办处的能工巧匠把配好的药品放进模子制作成型,再经过彩画、镶嵌、连缀丝线、编结穗子等工艺,一枚药锭方制作完成。

  龙节话龙舟

  □朱卫东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的词句描述了端午时节的诸多习俗,虎符缠臂、门前艾草、菖蒲之剑、风筝飘飞、饮雄黄酒、吟诗凭吊屈原等,其中赛龙舟是最热闹、最受百姓欢迎的一项。传世的各种器物上,往往也有一些展现昔日端午节锣鼓喧天、群舟竞渡热闹场景的画面,其中以龙舟为造型的瓷器更是独具特色。

  这件晚清楼阁人物反瓷龙舟摆件珍藏于浙江省温州市博物馆。龙首高昂,龙目炯炯,龙须舞动,龙身为船舱。龙腹自下而上,由大渐小,楼阁略呈长方形,盘龙柱,花窗格、玉砌雕栏,四角向上反翘的飞檐。一楼空间开阔,神话传说里“八仙”中的蓝采和、铁拐李在船头凝望。透过两侧装饰精美的帷幔,隐隐可见内有一张酒桌,吕洞宾和张果老对饮正欢。卷曲的龙尾上,一只面目狰狞的巡海夜叉正在值守。韩湘子呆立一旁,手执玉笛,似在观赏远处海天一色的绝妙景象。

  二楼露台上,福禄寿三星神态各异,相谈甚欢。曹国舅独立楼阁一侧,衣袖随风飘飞。船身周遭布满龙鳞,白云深处,浪花朵朵,尽显驾云行海,云随龙舞的动感。整件龙舟,造型精美,工艺兼具模制、堆塑、手捏、刀刻等多种技法。楼阁大小错落,浑然一体,规整中透着神秘感,大有“人为之妙,有似天成”的雅趣。

  反瓷又名“生瓷”,是一种以瓷土作胎,胎上雕琢纹饰,素胎生烧的瓷器。反瓷最早出现于明代万历时期的景德镇窑,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盛行,以烧造文房用具为主。反瓷胎选用高岭土制成,因含有多量石英和云母,胎质细密,有滑腻感,色泽类玉似雪,相比传统白瓷,更具天然野趣,深受名人雅士追捧,名震一时。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最大的灵兽,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件反瓷龙舟摆件选用传说中的仙界人物题材,寓意深远。福禄寿是民间信仰的三位神仙,象征幸福、吉利、长寿。端午佳节之际,端详这件集龙、仙人、福禄寿这些吉祥元素于一身的瓷器,不仅赏心悦目更有年年吉祥、岁岁安康的祈福。

  心正药自真

  □张宝清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这天,民间有家门口挂艾枝驱虫除腐、祈求安康之俗。说起艾,浑身是宝,不仅全草可入药,艾叶晒干捣碎还可制作艾绒、艾条,用于艾灸。艾灸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通过加热艾绒、艾条刺激人体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文中是宋代李唐的《灸艾图》,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设色,长68.8厘米,宽58.7厘米。此图描绘的是走方郎中为百姓艾灸治病的情形,又称《村医图》。树荫下,一患者袒露着上身,双臂被一妇人和一少年紧紧地抓着,还有一位妇人牢牢地按着他的身子。患者双目圆瞪、张着嘴,似乎在叫喊,一条因挣扎而伸出的腿被人努力固定,郎中用艾火熏灼患者的后背。患者绷紧的肌肉、散乱的衣服、紧皱的眉头,说明非常痛苦。妇人竭力想让他安静,脸上显露着心疼和焦急。少年把脸藏到妇人背后,却显然不敢看又不放心地眯着一只眼关心治疗过程。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郎中驼着背,衣衫破旧,从容不迫地为患者艾灸。他的身后,一个小学徒守着行医家什,捧着一大帖膏药,向上呵着气,随时准备为患者贴上去。整个画面栩栩如生。

  作者李唐(1066-1150)河阳三城(今河南省孟县)人,开启南宋山水画一代新风,与刘松年、马远、夏圭共创南宋“院体”,被画史并称“南宋四家”。

  《灸艾图》,作者用清淡的笔墨描绘了特定场景:远处一座小木桥、一排村舍的土墙,说明画中是农村的一角。两株粗壮荫翳的大树占据了几乎一半画面,树根附近有几块石头和几丛花草,这是农村景象的生动写照,给人一种静谧、安宁、朴实无华的感觉。画的艺术表现手法纤巧清秀,人物描绘用笔细劲精致,毛发晕染一丝不苟,土坡草叶等处以细笔碎点,疏密安排有致,树木表现稍见粗犷,大笔挥写枝干,密点层层合成茂叶,顺应风势有微风舞动之感。

  《灸艾图》是唯一传世的中国针灸医疗史图证,是中医史上弥足珍贵的史料。

  艾旗招百福

  □程磊磊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古人认为艾草有驱虫避邪可以护佑人们的健康和平安,所以端午节这天在门口挂艾草寓意为招百福、避百害。

  文中是清代道光御窑青花洋彩艾叶灵符纹膳碗,直径约15厘米,高6.5厘米,撇口,深弧腹,下承圈足,胎质细腻洁白,制作精细,现藏上海博物馆。碗内壁饰青花折枝花果艾叶灵符纹,碗心绘花篮。外壁以胭脂红为地,锥剔凤尾形卷草纹轧道,轧道上勾绘各式西洋花蔓纹饰,色彩斑斓。四个开光内里装饰四季花卉,内绘寿桃、枇杷、石榴、蜀葵、芙蓉等花果,妍丽而精巧,充满吉祥纳福之喜庆氛围。外底心以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膳碗,即皇帝吃饭时用的碗。清宫御茶膳房每年需要配备大量餐饮用瓷,且器用规格十分讲究,用途不同尺寸不同。以碗类而言,口径11.5 厘米左右的为茶碗,13.5 厘米左右的为汤碗,15厘米左右的才是膳碗。清代宫碗延续了明代宫碗的经典式样,撇口、深弧腹、圈足。与宫中其他膳碗的不同之处在于,节令膳碗的装饰纹样具有浓郁的节令特征,只在相应的节令之日使用,故更显珍贵。

  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载:“初九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御用青花白地膳碗一件,传旨:着交唐英烧造,其碗大小、厚薄、深浅样式俱照此膳碗,花样各按时令分别吉祥花样,碗内仍照外面花样,俱要青花白地。年节用三羊开泰、上元节用五谷丰登、端阳节用艾叶灵符……”。此条记录为节令膳碗最早之清宫烧造记录。由此可知,节令膳碗在乾隆初年洋彩瓷器烧造最为兴盛的时期应运而生,是由皇帝参与设计的御用瓷器,共有八种样式,分别使用于八个节令,极富情趣。嘉庆与道光两朝续烧造,又以道光朝最为兴盛,成一代名品。

  九子粽争新

  □鱼子涵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端午节体现的是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又是一年粽香飘,让我们一起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博物馆,欣赏这对749年前南宋时期的粽子。粽子呈菱角形,长6厘米、宽3厘米,如拳头般大小,外皮为粽叶,以芦苇叶麻线捆扎。这对粽子发现于当地一座宋墓中,墓主人右手拿一根长40厘米的桃枝,桃枝上吊着这两只粽子。

  南宋周氏墓于1988年被发现,碑文记载,墓主周氏为宁国府通判国史溪园先生周应合之女,葬于公元1274年。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以双数为吉祥,因此用2个粽子随葬象征吉祥,希望墓主在另外一个世界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这对粽子的制作手法和材料与我们现在的粽子非常相近。粽子在古代主要用于祭祀,端午节与夏至时间相近,又逢黍米成熟,因此便将其包成粽子祭祖, 直到汉代后,粽子才融入端午节,并与纪念屈原相联系。 民俗学家黄石在《端午礼俗史》说:吃粽子最早是古人的“荐新之礼”,意思是农民收获夏初的粮食后,为了感谢神明庇佑而做粽子祭献。

  糯米粽从唐代开始,当时的粽子样式也相当多。唐玄宗非常喜欢过节,他曾在端午宴会写下《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诗:“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其中的“九子”指九子粽,就是将9颗粽子绑在一起,这种粽子很娇小,外面还要绑9条不同颜色的丝线,寓意多子多福。

  宋代吃粽子已经十分流行,苏轼的“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可见当时的古人脑洞大开,竟然制作杨梅粽。除此之外,宋代还流行蜜饯粽,即将桃子干、李子干或者枣子干等干果包入粽子。

  文中这对粽子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粽子实物,也是目前世界上考古发现最古老的粽子实物。通过这对古老的粽子,让我们对古人的生活又多了一分了解。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收藏
端午合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