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商代亚醜钺 北斗之尊

  □马莉

  藏品:亚醜(chǒu)钺(yuè)。

  年代:商代。

  质地:青铜。

  规格: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

  特点:亚醜钺呈长方形,两肩有棱,弧形刃,器身透雕人面纹,眉、瞳、鼻凸起,口中露出城墙垛口似的牙齿,尽显威严。在人面形口部正、背面两侧,各有一个“亚醜”铭记,铭文左为正写,右为反书,故称亚醜钺。

  渊源:商代青铜器上一般都有铭文,“亚”字在商代的意义很重要,带有“亚”字形的青铜器都是重器,是主人尊贵身份的象征。

  亚醜钺1965年出土于山东青州苏埠屯。“亚醜”铭文证明了亚醜部族的存在。专家推测,亚醜一族可能生活在商王朝的东方,也就是如今山东青州一带,在苏埠屯遗址发现的亚醜钺证明了这一点。作为殷商时期东方的主要盟国之一,亚醜族经济繁荣、实力强大,文化与商代晚期文化相近,在商代的版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于钺的功能,目前学术界大概有兵器说、王权象征说、军事指挥权说、刑具说几种。兵器说是源于钺似大斧,在古代短兵相接的战争中,可以作为武器使用。还有,钺表面大多有“狰狞”或“威严”的面目纹饰,凸显“利兵”的肃杀之气,令敌人望而生畏,所以有“钺源于兵器”之说。

  钺作为王权的象征始于夏代,之后这一礼制被商和周承袭。在古代文献中,钺被称为“王斧”或“天钺”,考古发掘的形制巨大的青铜钺多出自帝王之墓,古籍中描述商王和周王列朝、出征时都有“执钺”“把钺”的描述。

  钺还代表军事指挥权。古代天子赐给诸侯或者大臣斧钺,意思就是授给他们征战杀伐的权力。《史记·周本纪》里记载了商帝纣曾经册封当时还未称王的周文王为西伯,并赐钺给他用来征伐,同时还记载了周夷王曾赐钺给虢季子,让他用来征伐蛮方。钺的大小代表着权力的大小。《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辅佐周武王的周公和召公的形象,周公拿的是大钺,召公拿的是小钺。

  钺在古代还是行刑的法器。《史记·周本纪》里记载,周武王攻克商都朝歌,纣王虽已自焚,但是武王仍旧用黄钺斩下纣王的头,又用玄钺斩下纣王宠妾的头。由此推测,当钺是刑具时,也只有像纣和他的妻妾这种身份的人才会用到,并且还有区别。

  点评:无论是代表王权、军权,还是用作行刑法器,钺在古代确实拥有非凡的地位。

  藏所:山东省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牢记嘱托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特别策划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科技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收藏
   第12版:公益广告
西汉翔鹭纹铜鼓 弥足珍贵
商代亚醜钺 北斗之尊
战国案座 龙飞凤舞
明代金镶宝石冠 富丽华贵
西晋青釉神兽 八面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