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理念,也正在内蒙古大地上付诸实践。
——编者
天蓝、水清、山绿、草原美,8月的内蒙古大地,处处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水草丰美的乌拉盖草原,绿草与鲜花为伴,蓝天和白云相衬,牛羊悠然漫步,河流蜿蜒流淌;漫步在乌兰浩特市神骏湾生态体验度假区,清澈的湖面上偶尔有飞鸟掠过,昔日废弃沙坑如今变身秀丽湖泊,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大兴安岭深处,驯鹿随风奔跑,灰鹤带着幼崽在湿地闲庭信步,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这里安家。
一条河、一座园、一片草原,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这是内蒙古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北疆儿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硕成果。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牢记嘱托,勇毅前行,内蒙古扛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坚持不懈保生态、治污染、促转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让广袤草原“带薪休假”,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23%和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
今天的内蒙古,不仅给我国北方地区披上了风沙的“防护服”,还为全国人民打造了超级“碳库”和纯净“氧吧”,京津的“风沙源”也变成了首都的“后花园”。
勤劳智慧的内蒙古人民破解“点绿成金”的密码,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同时实现双向转化。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青山披翠,碧水蜿蜒,万里绿色长城在祖国北疆巍然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