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夯实防返贫监测帮扶基础。一是建立“两监测、两排查”闭环机制。编印《内蒙古自治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操作规程》,按照“早、宽、简、实、准”五字要求,从工作对象、监测内容、监测方式、认定条件和程序、帮扶和风险消除等方面,建立“风险日常监控+重点人群监测+农户全面排查”的立体化风险监测体系,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二是建立数据预警机制。在与民政、医保等部门实现常态化协调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点人群预警数据交换制度,定期推送新增低保、特困、自付医疗支出超过1万元等重点人群数据,防止因病出现返贫致贫。在赤峰市巴林左旗探索实行农户住院信息前置预警,每周一、三、五推送旗域内新发生住院农牧户信息,乡村振兴局反馈给基层干部逐户核实、提前预判,对因预估医疗支出负担重出现返贫致贫风险,事实清楚、群众认可的,通过“绿色通道”先行落实临时救急措施。
强化顶层设计,提高帮扶针对性和成效性。制定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若干措施》,从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方面制定了26条具体增收措施,为带动监测对象增收提供政策保障。一是抓牢特色产业帮扶。通过产业奖补、产业指导、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大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监测对象的产业帮扶力度。二是抓牢稳岗就业帮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扶持帮扶车间等手段,帮助监测对象通过就业实现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共为0.7万户落实公益性岗位帮扶,为0.37万户落实就业帮扶,监测对象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21年的2327元增加到2022年的2683元,同比增长15.3%。三是抓牢兜底保障帮扶。通过低保、特困供养、社会救助等综合兜底保障措施,进一步兜牢返贫致贫底线。截至目前,共为3.7万户监测对象落实综合兜底保障帮扶措施。
(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