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实乡村“微治理” 释放振兴“长效能”

  □本报记者  李国萍

  “有问题找村支书咨询,有矛盾就到乡村振兴警务室处理。”这是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兴建村村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由于纠纷调解效果好,乡村振兴警务室已成为附近村民的“解忧杂货店”,群众学法知法的“小课堂”。

  “村支书,是她先出口骂人的。”“村支书,您可得帮我做主啊……”这些常见的“警情”,虽然都是琐碎的小事,却和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4月以来,杭锦旗巴拉贡派出所积极打造乡村振兴警务室,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小小警务室累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件,调解成功率100%,在赢得群众赞誉的同时,也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乡村治,百姓安。

  没有乡村的有效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在统筹推进引领、典型示范带动下,涌现出一大批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而且全面吹响了乡村振兴的新号角。

  走进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永兴村的“双星”积分兑换超市,只见货架上摆放着洗衣粉、保温瓶、电饭煲等各类生活用品,不同的是货物并没有标明价格,而是注明了分值。前来“采购”的村民不用付款,仅凭手里的“积分卡”就能兑换货物。

  “孝敬老人、帮助他人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村里还给奖励,让我更有动力了,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多做好人好事,争取更多积分。”村民陈常亮拎着用20个积分兑换的大米高兴地说。

  扎赉特旗好力保镇推行的“双星”体系,将人居环境整治、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村屯治理任务分解到村民,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从根上激发出乡村治理“大能量”。

  好力保镇以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积极推行“双星积分制”管理机制,围绕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社会公益、生态环保、诚实守信、崇尚新风等10个正向方面及大操大办、违法违纪、破坏生态、寻衅滋事等10个反向方面进行细化赋分,对全镇9000多户常住家庭进行量化评比,以积分量化善举,用积分记录美德。同时推行积分奖励模式,让群众用付出得积分、兑商品、赢肯定,形成崇德向善的村风民风。

  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三驾马车”之一,近年来,乌海市海勃湾区巧用“智慧门牌”,激发了乡村治理新活力。扫一扫家门口的“智慧门牌”,缴纳水电费便可轻松解决;平日里生活遇到困难,一扫码一打电话,村里的网格员会第一时间上门服务。这是海勃湾区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依托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将“治理+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的一个生动实践。

  “智慧门牌”二维码汇集办事服务、生活缴费、百姓热点等3大类、22条信息指南于一体。村民只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便民服务事项的受理范围、办理流程、所需资料等内容,全程办事“零跑腿”。网格员扫描“智慧门牌”二维码,可实现人房信息的实时更新、动态掌握,快速精准解决群众诉求,通过线上线下层级处理、联动发力,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智慧门牌”二维码真正打通了基层服务“最后一米”。

  乡村治理工作抓的是举措,务的是实功。

  今年4月份,包头市专门召开乡村治理现场观摩调度会,从乡村治理的堵点、痛点、难点出发,带动各部门形成合力,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整体水平。

  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通过创新矛盾化解多元体系,构建基层共治大格局;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走出了一条“党建赋能、法治保障、信息支撑、创新驱动”的基层治理新路子;兴安盟阿尔山市五岔沟镇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创新“一核双网三圈”社会治理新模式;通辽市库伦旗先进苏木的“1+3+5”多元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

  “小村规”撬动“大治理”,“小积分”成为“大账本”,“小清单”绘就“大蓝图”,“小数字”带来“大便捷”,越来越多的好经验、好做法以适宜的方式在内蒙古各地生根发芽。随着乡村治理的深入推进,每个村落都将带着“各美其美”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理论特刊
   第06版:先锋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乡村振兴
〖看台〗
做实乡村“微治理” 释放振兴“长效能”
带村民走上“羊奶飘香”致富路
“通辽肥牛”连续25年稳供港澳市场
〖速读〗
稻鱼共生 鱼粮双赢
奶酪小镇秀出特色产业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