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鄂尔多斯造林总场展旦召分场——

坚守初心 治沙播绿

  □本报记者  王玉琢  通讯员  张芳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从点点新绿到绿染大漠,从大漠植绿到“心中播绿”,从生态意识的觉醒到生态文明思想的树立,这是一代代林场人40多年如一日耕耘奉献的成果,更是40多年如一日的初心守护。

  走进鄂尔多斯造林总场展旦召分场银肯沙作业区,登上银肯塔拉旅游景区的敖包,那满眼的绿色着实让游客们惊叹不已。不远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里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尽情欣赏大漠苍穹美景,体验沙漠旅游的无穷魅力。谁能想到,曾经令人谈沙色变的库布其沙漠不仅披上了绿装,还带动了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1979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立足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的战略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库布其沙漠因生态恶化、环境恶劣被纳入了治理范围。为有效治理库布其沙漠,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鄂尔多斯造林总场应运而生。自此,鄂尔多斯造林总场展旦召分场的第一代林场人扎根库布其沙漠,踏上了植绿治沙的漫长旅途。

  位于达拉特旗的展旦召分场共有银肯沙、七里沙和沙母花3个作业区,其中银肯沙作业区地处库布其沙漠腹地。作为治理库布其沙漠的主力军和先锋队,1984年,经过老一辈林场人3次踏查,决定向28万亩银肯沙进军,打一场绿色攻坚战。

  一代又一代的展旦召分场人接续奋斗,从人工造林到封沙育林、飞播造林、工程固沙,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14.1万亩,工程固沙5.5万亩,作业区70%以上的沙区得到治理,森林覆盖度由不足3%提高到48%,动植物种类由原来的20余种增加到了160余种,荒漠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成果显著,生态系统更趋健康稳定。

  如今,展旦召分场人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种下的一片片绿犹如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有效遏制了库布其沙漠北侵、南移、东扩,保护了生产粮基地。治理区域粮食亩产量较建场初期增长了9.5倍,达到了570公斤。当地农牧民的人均年收入较建场初期更是增长了139倍,年收入达到了16618元。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地方发展林沙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灌木资源为原料的加工业得到发展,区域内5A级响沙湾旅游有限公司、4A级银肯塔拉等旅游业蓬勃兴起,仅响沙湾旅游有限公司,平均年内就为当地创造税收4000多万元,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40多年来,展旦召分场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再到“人沙和谐”的历史性转变,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铸就了“守初心、担使命、能吃苦、讲奉献”的林场精神。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展旦召分场作业区接受了195个缔约方国家代表的检阅。这是展旦召分场作业区第一次迎来这样高规格的检验,向世界展示展旦召几代林场人的治沙成果与智慧。

  40多年来,展旦召分场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伊盟科技成果二等奖”“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盟沙柳种植先进集体”“科技事业档案管理二级单位”“实绩突出单位”和“先进生产单位”“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不忘初心、赓续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扎实推进‘三北’防护林六期工程建设,为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林场力量。”展旦召分场场长刘志勇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孙绍骋会见中宣部副部长张建春
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交流活动在呼伦贝尔举办
中国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蒙古·和林格尔云中 盛乐度假区项目启动
第二届内蒙古西部国际商贸展洽会开幕
中欧班列“赤峰号”已开行23列
奔着问题去 盯着问题改
呼和浩特市发布引人留人18条措施
坚守初心 治沙播绿
7盟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面积227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