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头市:“五抓”工作法推进乡风文明渲染鹿城大地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近年来,包头市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以“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办事”为主题,坚持宣传教育、实践养成、制度约束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采用“五抓”工作法,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大力倡导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已渲染鹿城大地。

  抓宣传引导,转变群众观念。包头市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形式,全面组织发动移风易俗工作。各村镇依托道德讲堂、宣传栏、文化墙、文艺演出队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发放致农牧民群众的一封信、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婚丧嫁娶观念。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对“移风易俗”活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对一些不正之风和不良现象进行严格曝光和通报,把不良风气贬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因势利导,利用文化大院等文化教育阵地,积极编演反映移风易俗的文艺作品,面向群众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群众观念。特别是今年,创新举办包头市首届“文化大院擂台赛”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文化文艺展演活动,真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移风易俗,展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牧区落地生根。

  抓设施建设,占领思想阵地。不断加大对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和城镇文化资源配送农村、服务农牧民的力度,广泛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等援建工程,为丰富农牧民群众文化生活提供阵地、创造条件,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目前,全市建成一定规模、作用明显的文化站(室)864个,全市40%的文化站(室)初步达到综合文化服务场所标准。建成挂牌标准化文化大院180多个,建成“草原书屋”634家,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书屋全覆盖,建成“万村书库”40多家,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90多所。积极推进重点文化建设项目,全市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5%。

  抓建章立制,实现村民自治。在前期抓好宣传引导和设施建设工作,牢牢占领思想阵地和群众观念转变的基础上,从2022年开始,包头市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制定《包头市农村牧区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方案》和《在全市农村牧区倡导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三年规划》,以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高价彩礼等陋习为重点,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教育引导广大农牧民摒弃陈规陋习,提升农牧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牧区文明程度。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嘎查村“一约四会”制度的通知》《推动移风易俗 倡导婚事新办》《推动移风易俗 倡导丧事简办》,将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实现自我规范、自我约束。

  抓重点人群,做好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当地威望高、有经验、能力强的党员、干部、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乡贤人士等重点人群的影响和带头作用,为群众树榜样、作表率。苏木乡镇、嘎查村党员干部带头就反“五风”作出公开承诺,带头监督制止歪风邪气,积极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省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神事杜绝办等新风,自觉接受群众批评和社会监督,深入持久地开展反邪教和反封建迷信警示教育,引导农牧民崇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推动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新时尚、新潮流。 

  抓传统节日,弘扬文明风尚。依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发挥嘎查村文艺队伍和文艺人才的作用,以“移风易俗”的典型案例为内容,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用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和引导农村干部群众树立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形成与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文明风尚,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挖掘整理本地传统乡贤文化资源,汲取精华,赋予时代内涵,用其丰富的道德资源和人文价值影响人们移风易俗的言行。

  目前,包头市移风易俗工作已形成了委办局、旗县区、乡镇村横纵向联通、点线面结合的工作推进网络;以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陋习为重点的移风易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移风易俗管理制度机制基本健全,全市50%的村(嘎查)达到示范村标准;乡村婚丧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节俭养德、文明理事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农牧民人情支出负担明显减轻,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办事”成为群众共识和行为习惯,农牧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县级以上文明镇40个、文明村419个,其中国家级文明镇3个、国家级文明村12个、自治区级文明镇3个、自治区级文明村39个、市级文明镇33个、市级文明村245个、县级文明镇1个、县级文明村123个,县级以上文明镇覆盖率达100%、县级以上文明村覆盖率达79%。

  同时,包头市各旗县区各苏木乡镇各嘎查村也涌现了一大批移风易俗优秀典型,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新风进万家”移风易俗优秀典型案例评审中,包头市21篇案例获奖,《月月有‘村晚’ 周周‘欢乐颂’——包头市昆都仑区昆河镇和平村‘村晚’润泽百姓美好生活活动案例》《爱上草原 马上结婚——包头市达茂联合旗集体婚礼案例》等17篇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百例,获奖数和入册数均居自治区第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包头市持续打造“道德之城”“志愿之城”“诚信之城”~~~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要闻
   第06版:包头
   第08版:论道
文明花开 爱上一座城
包头市:“五抓”工作法推进乡风文明渲染鹿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