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头市昆都仑区——

各民族守望相助 共建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蔡冬梅  

  昆都仑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含笑

  “赶紧走吧,今儿晚上有‘围炉夜话’,听说还有大‘明星’呢!”不久前的一个傍晚,在包头市友谊十九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近百名社区居民聚在一起,围绕榜样的力量开展了一场热烈又感人的分享会。

  “我参加志愿服务有20多年了,感触最深的就是两个字——团结。从过去的‘齐心协力建包钢’到后来的疫情防控、老旧小区改造,我们社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没有谁在乎回报多少,就是一股劲、一条心一定要干成,所以才有了今天。”被评选为“民族团结之星”的杨桂芳动情地说。

  “设施维护之星”郭荣绥说:“年轻人可能不太了解,咱们社区大烟囱上画的就是当年全国各地支援包钢的火热场景,从风沙和严寒中建起来的包钢,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

  友谊十九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包钢集团为员工准备的福利房,是目前全区单体面积最大、居住人口最多的小区。这里居住着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十多个民族的居民,许多都是当年随父辈从五湖四海来到包头的包钢建设者。

  当那个火红的年代已成为历史,“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却依然在流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深深扎根在昆都仑区各族人民心中。

  “社区党委借助去年老旧小区改造,将原有废弃的锅炉房和大烟囱、运煤传输带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建成社区居民活动中心,打造了‘红石榴家园’,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契机、搭建平台、创造场景。”友谊十九四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吴秀凤说。

  今年以来,友谊十九四社区依托“红石榴家园”已开展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直播等群众性活动百余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截至目前,除友谊十九四社区“红石榴家园”示范点外,昆都仑区还打造了其他9个“红石榴家园”示范点、102个“红石榴家园”、内蒙古科技大学实验学校等18个示范观摩点、阿尔丁大街等3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精品路线;■下转第4版

  ■上接第3版  还与内蒙古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实践和经验研究》等5个研究课题。此外,昆都仑区在白云路街道联合第三社区建设了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在市府东路街道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心。

  “做直播、讲党课、开展‘红石榴’志愿服务、开设非遗课堂,我们旨在通过有声有色、有形有感的文化活动和阵地建设,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昆都仑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贺青说。

  “1960年,来自上海、安徽等地保育院的3000多名孤儿坐上火车来到广袤的内蒙古,这些‘国家的孩子’在‘草原母亲’的细心呵护下茁壮成长,这是爱国、团结、奉献、牺牲精神,更是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人间真情。”在钢铁大街第三小学五年级一班思政课堂上,王艺朴老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员参与让昆都仑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有形有感有效。2022年,昆都仑区获评第八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包头市府东路街道办事处阿一社区获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钢铁大街第三小学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还有7个集体获评“包头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9名个人获评“包头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奋楫笃行再谱新篇
“自由极客”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承
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航天育种研究院成立
感受科技魅力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自治区宣讲团走进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电力集团和伊利集团
各民族守望相助 共建美好家园
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我的生活更便捷”
“通道经济”与“落地经济”并行
2023年全国青年女子冰球锦标赛圆满落幕